第119章 余威犹在(2)(2/2)

“孩他娘,我现在寻思着,要是这事办不成可咋整哩?”

“该咋整还咋整,又不是给咱家办事,看把你急的,咱家银角的事你也没这么急过,何必呢?睡吧,啊?”

“咋能睡着呢?嗨,你呀,还是先睡吧,让我再想想。”

“瞧你,让你早别当这村长,你偏不听,穷乡僻壤的,一年就那几百块钱的工资,生活上要是仅仅靠你,早把我们娘两个给饿死了。就这咱不说了,为了公家的事,你这么折腾自已已经折腾出病来了,人家关心理解过你吗?地浇上浇不上关你什么事,你还是丢了这个村长吧!”

李力没有再说话,赵春奇见没人理,也便不再言语,伸了一个懒腰,迷迷糊糊睡着了。

他听着旁边的鼾声,觉得挺对不起她娘俩的,这几年可苦了他们了,跟着自己福没多享,苦却受了不少呀!

第二天一大早,村长李力就来找李向东,将昨夜自己的决定跟他又重述了一番。

让村委会主任李帆和他一起去。

李向东吃完早饭就和李帆骑着自行车朝县城走去。

这两天,夏季的活较忙,农人们正在田里收拾稻谷,特别忙碌。

两人一路上没说一句话,后来李帆与李向东聊起了李向东入党一事。

“东子,你入党一事,跟你老婆说了没,她同意不?”

“管她呐,有你和村长当介绍人,她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那事,主任,你不用操心,那工作,我来办。”

“东子,镇党委可能近些日子要考察你,村长也帮你交入党申请书一年多了吧,按时间应该转成预备党员了吧!”

“太好了,主任,我入党,就想跟你好好干。”李向东那股乐劲就甭提了,“还有,主任啊!怎样考察呀?”

“人家要问你一些有关党章的内容,你可得提前翻阅一下。更主要的是人家可能还要让你说说你这一年来都做了些啥事?”

“那好说,我不会给大塘村人丢脸。党章,你那有吗?有时间我得瞧瞧。”

“有呀!今个回来,我让你婶给你找找,找到就拿给你。”

接着两人又陷入长时间的沉默,到了县城。

李向东觉得自已今个儿仿佛已经成长为一名党员了,他也坐在李主任的旁边,与大伙儿一道正在讨论大塘村的大事呢!

县城内,永安街刚刚拓宽完毕,显得特别干净整洁。

由于是赶集的日子,路上的行人特别多,人声鼎沸,再加上街边店铺内的叫卖声,李向东和李帆觉得这才叫活法。

李向东动心了,让李帆先去买东西,自已便四处闲逛起来,走进一家精品屋,里面那些时新的东西把李向东看得眼花缭乱。

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花花绿绿的手饰、耳环,还有那些缀着宝石的精美饰品,李向东有点恨了,若是刘春花也在这里,那该多好呀!

可惜的是今天囊中羞涩,只有二十多块钱,想要买的东西又都很贵。

末了,李向东只好从这些物品中挑了一支粉红色的发卡,揣在怀里,急匆匆朝和李帆预定的地点走去。

李向东边走边想,刘春花戴在头上是个什么样子呢!

刘春花皮肤白,虽然不能跟孔芳比,但戴上这个发卡,一定特别漂亮,心里不觉美滋滋的。

李帆就在前面十字路口等着,手里拎着两大包东西,靠在那街口广告牌上,正东张西望寻找李向东。

李帆尽管才是四十多岁的人,但额头上皱纹像那老黄牛犁过的地一样,两鬓的发丝也有斑白的了,可一脸的笑容,让村上所有的人感觉特别亲切。

李向东自从在在这个村子里住下来后,最喜欢和李帆交往。

除此之外就是村长李力的娃银角,他们是同年生的,银角初中毕业后,去了广东,在外面已经好些年了,去年年底回家,在家结了婚,媳妇是个东北女子,名叫蒙妞,长得特别粗壮,而且还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嗓门奇大,这在大塘村是少有的事情。

银角可算出尽了风头。

不过,李向东从与银角的交谈中,他感觉出的却是一种无奈。

蒙妞娘家特别有钱,父母都是在外职工,在当地工作。

父亲是个小学校长,母亲在国有企业工作,城里有住房,老家还是二层水泥钢筋楼。

蒙妞初中毕业没考上,就随着下海的风波顺流到了广东,银角和蒙妞是同一年去的广东,同在一家电脑厂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