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山村的婶子(4)(2/2)

当同学们笑我像个泥猴时,刘婷总是向我投来同情的眼光。

于是有些人就津津乐道地传说我和刘婷在谈恋爱。

尽管没有人发现我们两人传过纸条,或单独约过会,因为我们平时几乎不说话。

但说我们谈恋爱好像也不是空穴来风,大体有两个说法。

第一个说法是:有一天放学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刘婷看到我没带伞,主动把家里送来的伞借给了我。

有人就传说我故意不带伞,然后趁着还伞之机到刘婷家约会,甚至还有鼻子有眼地说我在刘婷家里待了多长时间,刘婷送我出家门时还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样子。

其实第二天我还伞的时候就在教室里,只不过没有大声嚷嚷,就是轻轻地将伞放在她课桌的边上,然后向她点了一下头。

第二个说法是:刘婷到芦山村的小姨家和我一路同行。

当然这个说法也是杜撰的,因为的家在村的西北,刘婷小姨家在村的东北,从高山乡往北要各自走两条相隔一公里多的乡路。

后来这个版本传到了我的耳中,真使我有些想入非非,我有时躺在被窝里设想出与刘婷单独会面的多个场景,其中不少就是在回家的乡路上,遗憾的是,这样的会面一次没碰到过。

细细想来,倒是有一次单独见面的机会,那是初三上学期学校举行元旦联欢晚会,我和刘婷也正好坐在一起,晚会开始时,有几个调皮的男生朝我挤眉弄眼。

我自然知道他们的意思,也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与刘婷说几句话。

遗憾的是,晚会的时间安排紧,难得有几个空隙的可以说句话,又因为我的紧张,反而一句话都没说成。

我一直为自己的笨嘴拙舌后悔莫及……

今天我到学校去看看,这个学校建于八十年代初,是五六间瓦房的教室加上一间红砖瓦房做的办公室。

校长姓陆,是个四十多岁的农村妇女,她从十八岁开始做代课老师起,一干就是二十几年,丈夫也是我们村的。

我该叫她婶婶了。

她倒也乐意认我这个侄儿。

因为临近开学,我们把学校清理了一遍。

等我们清理完之后,已经是傍晚了,刘婷干活回来看见我没在家,就出来找我,来到学校附近,看见我在里面清理学校,也走进来帮忙。

我和刘婷一起回家吃晚饭。

走进厨房,桌上已放着几个菜,有一个炒青菜,一个炒鸡蛋,一个葱炒螺蛳,还有一个酱黄瓜。

刘婷看到桌上的菜,就大叫起来:“今天的菜真好!”

李婶盛饭,我和刘婷都想去打饭,两人的手碰到了一起,刘婷的手赶紧缩了回来,我们两人都有点脸红。

刘婷显得大方些,轻声说:“我来吧。”

看到刘婷坐到北面的椅子上,李婶说:“你和我坐长凳。”

刘婷撅起嘴说:“不是还有一把椅子吗,为什么要我让。”

我赶紧对刘婷说:“你坐南面这把椅子吧。”

我估计南面这把椅子是刘婷平时坐的,就说:“我坐这长凳挺好的,我在家也坐长凳的。”

李婶横了刘婷一眼说:“你真不懂事。”

刘婷坐在椅子上没起来。

吃饭时,李婶对我说:“我们乡下实在没什么可吃的,你不要嫌弃。”

我估计他们平时吃得很简单,就说:“这已经很好了,你们不要太麻烦了,我在家时吃得也简单,以后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刘婷只是闷头吃饭,然后一边嘬螺蛳一边说:“真鲜!平时娘让爹去摸螺蛳,爹总是不太乐意,前天娘没说,爹倒自己去摸了。”

李婶有些尴尬地说:“你吃你的,胡说什么。”

刘婷对李婶做了个鬼脸。

我问:“明天干什么活?”

李婶说:“年轻人都是割稻子,你如果吃不消,先去干点轻活,就跟刘婷摘棉花。”

我说:“我接受锻炼!就去割稻子吧。”

刘婷对我有点刮目相看了。

晚饭后,李婶就去屋西北面的小溪边磨镰刀,家里只有三把镰刀,平时他只磨两把,上下午各用一把。

明天我也要去割稻子,她就把三把全磨了,她打算把一把给我,一把给刘婷,一把留给自己,到了下午自己再磨一下。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今天,李婶磨得格外认真。其实平时磨刀不是李婶的,因为有李宝田在家,他有的是力气。

李宝田不在家了,我初次干这样重的农活,镰刀不磨快,肯定不行,所以,李婶先在粗磨刀石上磨好,又在细磨刀砖上磨快,用右手大拇指在刀刃上轻轻一摩,发出“哧”的一声,确实感到很锋利了,才收了镰刀。

又决定将那把柄较粗糙的镰刀留给自己,将把柄光滑的两把镰刀给我和刘婷。

不知为什么,在做这一切时,李婶的心里非常痛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