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村姑(1)(2/2)

来的时候,村长杨秋已经把伙食费交给了李婶。

我看到,昨天晚上一盆炒鸡蛋起码炒掉了四个鸡蛋,今天早上又是两个,这样下去怎么行?

这时,刘婷一起进来吃早饭,她盯上鸡蛋时,李婶就说:“今天你和少宽要去割稻子,这是专门给他俩煎的,你们干重体力活。”

吃完早饭,我和刘婷就出发了。

我拿着李婶磨好的禾镰,刘婷背着一个竹筐,竹筐里放着禾镰和小水桶。

不讲究的人家,水桶里装着井水,讲究的人家水桶里装着石山茶,是一种既便宜,又解渴。

李婶是个特别细心的人,她让刘婷带了一个竹壳热水瓶,里面装着槿稼茶,是热的,怕喝凉茶伤了胃,当然更主要的是为我准备的。

八月的早上,天气除了晚上已有了一些凉意,但白天还是那么闷热。

路边的小草叶片刚刚沐浴了晨雾,每一片都新生似的湿润可爱。

今天又是晴好天气,东方一轮旭日刚刚跃上地平线,在人们的身上照出一片红光,微风中空气湿润而清新。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到早上走在乡路上其实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刘婷家的稻田很快到了,

割稻的行数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每行在自己的范围内往前割。

可以横着一棵一棵从右往左割,割完一把往右甩放在前面一人割过的稻茬上,也可以前后两棵一起割,割完再往右边甩放,如果手握得下,还可以前后三棵一起割。

还有,割稻留下的稻茬要短要齐。

过去我在家的时候早就割过稻子。

我先试了一棵一棵割,割完一小把,往右一甩较省力,但每割就要甩一下,无形中就比每次前后割多一个动作。

我就试每次割两棵,正好一大把往右甩,比每次割一棵少了一个动作。而每次割三棵,我是抓不下那特别大的一把,反而要误事。

年轻人是有活力的,谁也不甘心落后。

我们都在埋头往前割,每人前后只相差一米多距离。

谁要是被后面的人追成平行了就要让位,那是很没面子的事。

我这时才感到刘婷让我在最后割的好处,就是割得再慢,也不会后面有人超过她。

割了十多分钟,我感到有些跟不上了,累的虚脱。

这时我感到手好像不听使唤似的,本来每次割多少都是一样的,现在变得一会儿多割几棵,一会儿又少割几棵。也难怪,一个漂亮的美眉在自己前面,突然要来到眼前,并要进入自己的生活,怎么不让我心慌意乱呢。

到下午四点多,我们就才割完了这块一亩多的稻田。

到中午休息和下午收工时,我看着周边那些还没割完的稻子的农民,几个年轻人在田埂上唱着轻快的歌收工了。

这时,我和刘婷也受到了他们的感染,忘了一天的劳累,和着别人的歌一起轻轻地唱起来。

经过五天的劳动,我度过了劳累期,虽然头天晚上很疲惫,但倒下就能睡着,毕竟又年轻,第二天醒来,又有力气了。

干农活虽然累点,但并不复杂,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多干就习惯了,而干农活心情是愉快的。

虽然我是老师,但这里谁也没把我当外人看,且有李婶一家的处处照顾,自己又用心学,学会了水稻收割脱粒、摘棉花、拔棉秆、种油菜等农活。

入夜,吃过饭,天已经黑了。

小村里一片寂静,几点昏黄的灯光映着天上的繁星点点,几只夜游的狗在打架,不时的叫声传来,一下从城市来到这个安静的村庄,我最终还是有些不知所措,恍若隔世。

李宝田回来拿生活用品。

刘婷和李婶在亲热的说话,尽是些什么生活之类的无聊话题。

李宝田在一旁抽烟袋,听着,不时看一看李婶,插上两句。

小屋里透出一种温馨的气氛,这让我很舒服惬意。

过了一会儿,一天的疲惫让我忘记了去洗澡的愿望,他很快回到房间,倒着就睡。睡到一半,他醒了,听见隔壁有声音,我警觉起来。

正好墙上有洞,他忙凑上去一看,这一下,我看见最让他惊心动魄的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