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村姑(2)(2/2)

杨建一语双关地逗他说:“少许兄弟,你的地别人帮养种了这么久,侍弄得土松底肥厚,你接茬再种,就省事多了。”

张少许很清楚他的指向,就一笑说道:“要我吃人家的剩饭?我才不十呢!”

一连几天,张少许蛰伏在家里没露而,只是躺在炕上望着房顶。

本来他买了一挂十几响的鞭炮,想曲意表达一下不战而胜的欢悦之情,想想杨球和赵茹毕竟不同,相当于歹徒和人质的关系,就把鞭炮收起来。

最后,反倒拿出一千块钱,让傻四送过去聊表心意,芦山村里风俗向来如此,她要是没有表示,就显得狭隘了。

怕赵茹拒绝,又附了一张纸条:“亲爱的茹,我俩至少还是乡亲,就当是为你的不幸,送上一点安慰吧。”

据说,赵茹的感情被搅动得波斓万丈,趴在床上大哭起来。

有人就偷偷向杨秋打了小报告。

杨秋觉得,问题很严重了,如果任其发展,唯恐两个老情人死灰复燃,到了熊熊燃烧的时候,想扑都扑不灭了。

那段日子,杨秋为这事儿颇费思量,又加上县里防汛抗洪指挥部一再敦促堤防安全问题,百事缠身,杨秋很上火,于是嘴起泡,撒黄尿,烂眼边子腿打颤,农民焦虑综合症一咕噜体现出来。

  杨秋也是不痞的,否则他也当不了村长,经过一番冥思苦想,终于有了一石三鸟的高招,虽说是一步险棋,却是借刀杀人。

那天他把赵茹找来,神情庄严公事公办地说:“赵茹啊,组织上考验你的时刻到户”

听得赵茹莫名其妙,眨养水灵灵的眼睛说:”抗洪救灾还没开始呢,有什么事要考验了?”

杨村长说道:“你也知道,张少许回来了,你知道吗?”

赵茹答道:“芦山村的人都知道了,我哪能不知道。”

杨村长又问:“实际上,你们见过面了吗?”

赵茹答道:“躲还躲不及呢!”

杨村长又问道:“他回来容易,可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

赵茹就凄惨一笑,答道:“知道那么长远的事?”

杨村长又说:“我们这些做村干部的,得关心每一个村民,不能让一个人掉队。小康社会的指标,不但要脱贫致富,还要成家立业。

赵茹说:“我这种情况,还能帮助谁?自己的梦还圆不过来呢。”

杨村长说:“张少许长年在外而散逛,成了新生的盲流一族,不但给国家添乱,也丢咱玉河村的人。我们得帮他成个家,把他锚定了,从此安居乐业,这才是首要任务。”

赵茹听了,就有些扭捏起来,为难地说:“这个怎么办啊,难道要我重新再嫁给他?再说,要我自己送上门去么?”

杨村长说:“你这个想法是很好的。我是让你给他介绍个对象,事情成了,口自村也就安定团结了。”

从表而上看,杨秋的策划是善意的,而且充满阳光;但涉及到了张少许,赵茹就不好办了,就苦笑着,推辞道:“谁去也不能让我去。我们俩有过那么一段,见而互相都别扭,还咋给他介绍对象?法庭上还有回避一说呢。还是让李大姐去吧,她比我有能耐!”

提起这现任妇联主任助理李大姐,杨秋的眉头就皱起来了。

李大姐以大胆泼辣著称。

有一个大龄青年,婚姻一直没解决,成了村里的老大难,群众都私下说他生理有毛病。

作为妇女主任,杨欣想当媒人又怕做了夹生饭,就非要敲钟问响,亲身尝试。

之后,果然是好家伙。

这才喜滋滋地向女方邀功说:“我替你试过了,根木就没病,狗撵鸭子呱呱叫,你就放心嫁过去吧。”

这桩婚姻居然很成功,夫妻_人都很感谢她这位大媒人。

后来这事儿作为先进事迹报到了县上,意思是:“妇女干部改进作风求细从严,对群众的基木诉求认真负责,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敢于亲口尝试梨子的滋味”,掌握第一手材料。

领导们哭笑不得,就撇了材料说:“这哪行,这也太不像话了。”

就把功过颠倒过来,给刷了勺子,杨欣便在这个节骨眼上顶上去了。

杨村长既是村长又是弟弟,双重身份,领导起来就很有力度了。

他语重心长地说:“赵茹姐啊,你怎么这么不开窍啊?李大姐己经只是一个助理了,死耗子一只,哪里还能指望她?婚姻恋爱,计划生育,止是你们妇联分内之事,你还往哪推?更何况,外面都议论纷纷的,都说你是靠关系上来的,你咋也应该有所建树,证明你这个村干部不白给呀!杨欣也跟你一起去的。”

赵茹说:“又不是我愿意干的,还不是你强扭瓜!”

杨村长有点生气了,说道:“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再说,你欠了人家一个老婆,尽早还上,大家就都踏实户”

赵茹看看实在绕不过去了,才说:“既然是我分内的工作,那我就去试试看,行与不行,就算尽到责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