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林婉儿舌战群儒(2/2)

一面色如玉,举止优雅的文士站起身来,接话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等济南文人只需管好济南民众即可,无序越俎代庖,坏了规矩。若是如婉儿姑娘所,读书人要管天下事,那岂不天下大乱了嘛。”

“胡搅蛮缠,天下人管天下事,有气骨之人比应该以天下兴旺为己任,婉儿不信世间多些爱管闲事的读书人真会坏了规矩。”林婉儿双眼直视面前的文士,嘲笑一声,说道:“我还以为是哪位先贤,原来是刘成先生,因为喜爱竹子,便命人从江南运竹,花费不菲,都说竹有气节,宁折不弯,竹子周围还种了不少芦苇,婉儿虽然没见过,但是也能想象得到此间的风。可是刘先生可知道这世间最没有骨气的便是芦苇、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一群文人皆是甩袖气愤,骂林婉儿不知好歹,只有济南府尹陈和面露尴尬之色,微微低头。

一头戴纶巾的文人打开折扇,轻轻摇了摇,摇头说道:“婉儿姑娘说的在理,但是文人应该有文人怀,文人何以为文人,因为文人以写文章、写怀、做学问为主,若是整日接济天下,以天下为怀,怎么能写出锦绣文章?”

林婉儿也站起身来,将双手背到身后,摇摇头,说道:“婉儿不知心怀天下的文人能不能做出好的文章,但是婉儿知晓文人不心怀天下不配叫作文人。”

诸葛正我点头起身,脸上带着笑意反问道:“按照婉儿姑娘所,岂不是天下文人都不配叫文人?那么天下文人又将置于何地呢?“

林婉儿哈哈一笑,竟然用这种问题反驳,开口说道:“诸葛先生这话说的过了,天下当然有真正的文人、读书人,像是那工部侍郎宋应星写《天工开物》,将手工、水利描写详细,造福一方人民,翰林学士沈括著述《梦溪笔谈》,说开垦良田方法,写胆水炼铜之法,研究改革了浑仪、浮漏和影表,礼部尚书杨轩写《外训》,普及教育,教未开化、方外之人读书识字,兵部侍郎顾建堂著书《天下地理杂谈》,详细描述了天下州郡驻兵防线,特别是北方对抗匈奴的梁辽防线,综合一线,铜墙铁壁,为中原抵抗匈奴十余载。这群读书人虽然不能写出辞藻华丽的佳篇,但是一心装着天下,为民造福,婉儿佩服。”

林婉儿所说的几人在大魏国并不出名,远没有上了小文榜的众人来的更为家喻户晓,可能这群人自己都觉得不如能写出好文章的文人,但是在林婉儿心中却认为这群人才配得上读书人的称呼。

诸葛正我也动了真气,说道:“婉儿姑娘所之人,不过是水利、工商、农桑的细致末尾之道,哪能和文人相比较,无异于沙粒和皓月争辉,侮辱了天下文人。”

林婉儿毫不退让,反驳道:“衣食住行是需求根本,文章学问是井上添花,试问若无衣食,文人如何能挥毫泼墨,若无水利,田地如何灌溉,粮食如何丰收。”

诸葛正我打断林婉儿话语,责问道:“谬论,反若是手脚健全之人农桑水利皆能胜任,但是文人读书人才是天下繁荣的春风细雨,自是应该好好保护。古语云:君为重,社稷次之,民为轻。贱民之命怎能够和天下读书人相提并论。”

林婉儿呸了一声,说道:“诸葛先生话语更是无稽之谈,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皇帝尚且在民之后,你们这群读书人更应该靠后。”

“大胆林婉儿,竟然敢将陛下放于贱民之后。”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王皇帝,江山社稷是舟,天下百姓就是水,养育天下的是民众,能使天下繁荣的也只能是民众。”林婉儿话语一转,字字如刀,句句似箭,说道:“但是你们这群人,头顶着文人称呼,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全然不把百姓放在眼里,骄奢淫逸,整日做些酸腐腥臭的无聊文章,还能津津有味的回头品味一番,却不知道让他人读起来恶心作呕。大魏国有你们这群所谓的文人真是丢了大魏国的脸。”

群激奋,济南的读书人终于忍不住,讨骂之声此起彼伏。诸葛正我也是脸色铁青,重重一挥手,文人瞬间安静。

林婉儿又是一声冷哼,说道:“你们今天来不就是想和我林婉儿撕破了脸皮,好好羞辱我一番吗。既然想羞辱他人,也应该做好的被羞辱的准备,婆婆妈妈、唧唧歪歪算是什么男人。”

诸葛正我开口道:“既然婉儿姑娘小瞧我济南文人,那么敢不敢下笔写一写,看看你口中所的‘酸腐腥臭’的文章是不是很好写?”

林婉儿伸手指了指前面众人,说道:“狐狸尾巴漏出来了吧,不就是想逼迫我写文章嘛,然后极力诋毁,怪不得陈诺诺不愿意继续认你诸葛正我为师,原来是嫌弃你度量小,自己丢不起这人啊。”

诸葛正我像是被人戳中了心中隐疾,双手颤颤巍巍,嘴唇哆哆嗦嗦,双手指着林婉儿,却说不出话来。

林婉儿接着说道:“写篇文章有何难,若是在座诸位有一人说我林婉儿所作文章不好,挑出一丝瑕疵,婉儿自此不再作诗写赋。”

“狂妄!”

“自大!”

“自以为是!”

“夸夸其谈!”

……

林婉儿不为所动,迎着众人的目光,轻踱了几步,开口诵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