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 第57节(1/2)

不少人纷纷去官府请愿,请明庭赶快去研究鉴别血缘的办法。

当然,在他研究出来之前,还是对妻子好一点。

毕竟当娘肯定知道孩子的亲爹是谁,爹却未必知道孩子是不是亲生的。

三年多后,苏令仪18岁生日过去没多久,明庭将她娶回家。

他们的婚事办的热热闹闹,厉帝赏赐了一堆好东西,又写了“天作之合”赐给他们。

婚礼的时候,太子亲自到场。有他在,没人敢灌明庭喝酒,小两口度过了一个幸福甜蜜的新婚夜。

王治和蒋小娥带着儿子去了西南的贫困县当县令。

这是明庭的建议,去困难的地方更容易干出成绩来,而且有他这个小舅子当金手指,必定会帮着姐夫。

大雅留在京城,由明庭牵线,和一个积极上进的举人订了亲。

本来镇国公很想和明庭攀亲,想叫小孙子娶大雅,可是被明庭拒绝了。

公府大,不宜居。

大雅从小在山野长大,哪怕现在读书绘画十分精通,淑女了很多,到底是没有高门大户培养出来的千金厉害。

豪门规矩多。

与其头上几道婆婆,周围亲戚妯娌一大堆,还不如找个简单清白的人家,过轻松舒服的小日子。

明庭将两种选择交给了大雅,大雅自己挑了家里只有一个寡母的举人。

她看着小舅舅和父亲靠着读书,一步步从小乡村里走出来,并不觉得举人有什么不好。

明庭也详细调查了,举人的母亲很能干,在纺织厂是骨干。

她拿月钱供儿子读书,还是扫盲班的学习标兵,那位母亲不是尖酸刻薄的人,也支持女子外出做事。

这下,大雅就更满意了。

能娶到忠毅伯的外甥女,对年轻举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而且,忠毅伯还是他的偶像。

明庭发明了纺纱机,让他们孤儿寡母家有了收入,更别提他还无偿地将制白糖的技术,和酒精提炼技术交给朝廷。

这种忠君爱国的人,是读书人的楷模。

举人的母亲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她一直视明庭为恩人,若不是进纺织厂工作,月月收入有保障,她也没法供儿子读书考科举。

两方很快订了亲。

明庭唯一的要求是大雅18岁后才出嫁,举人也答应,还说争取考中进士,娶大雅过门。

就这样,一年,三年,五年。

只等纺织厂开遍了全国,普通百姓也吃得起白糖,丝绸棉布一船船运出去,南洋的大米和甘蔗一船一船被拖回来,普法已经扩散到了县,明庭的亲子鉴定还没弄出来。

不少人开始急了,他们不方便催明庭,只能找厉帝诉苦。

不是说研究亲子鉴定很耗费时间么?

忠毅伯既然有钱有时间弄什么女子学校,让妻子和外甥女去学校教书,还能早晚接送妻子,给众人撒狗粮,甚至出算术的书,收了一群学生,要搞格物学……

他为什么不能争分夺秒地去搞研究?!

能不能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放下,先解决大家最关心最在乎的问题?!

据说现在女人们每个月需要的卫生巾,婴孩用的尿不湿,表面上是苏令仪发明的,其实是明庭娶妻当爹,知道女人不容易,因为疼爱妻子,特地弄出来的。

还有老太医手里拿着的《孕期一本通》、《如何坐月子》、《科学优生优育》……这些都有明庭的影子。

你说你一个伯爵,整天研究这些女人们的东西干什么!

能不能好好干点儿正经的事情!

我们知道你爱老婆,宠女儿,但是一个老爷们,可不可以眼界放宽一点,别盯着女人那一亩三分地!

这些怨言没人敢当面跟明庭说。

大家怕他日后发明出亲子鉴定,把他们拉黑名单,或者在检测的时候动手脚,那就真是没地方哭。

结果是,厉帝不得不天天听臣子的哭诉,连看的折子里,也有很多人会直接或者含蓄提这件事情。

“你到底是怎么个想法?”厉帝也被吵得头疼,只好找来当事人。

“现在女子可以学文化,可以出门做工挣钱,女婴比例大幅度提高,女性在家里的地位也提升了很多,你能不能稍稍体谅一下朕?!”

当皇帝也很辛苦,虽然国库充盈,国家强大,人口也越来越多,这些让厉帝很有成就感,可他真的是被吵得头疼。

“义父,这是我最近研究出来的耳塞,降噪隔音效果很好,你可以试试。”

明庭给厉帝用上耳塞。

嘿,别说,真的什么都听不见了,好安静啊!

厉帝刚准备高兴,可一想到不能让明庭得意,脸再次垮下来。

“不要以为朕会被你的小恩小惠收买!朕是一个有原则的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