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 第109节(1/2)

哪怕昌帝没去过瑶州,但是通过明庭的书信,他对瑶州了如指掌。

哪些港口受害最严重,哪些港口小城的百姓过得最辛苦,他就让这些人去那些地方,体验生活。

这个词,还是昌帝跟明庭学会的。

多么文明的词语啊!

朕这可不是贬官,也不是不听劝,朕只是让你们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让你们下基层,脚踏实地地了解百姓是怎么想的。

当然,为了显示自己并不是小家子气,昌帝也派了自己信任的人去瑶州。

“终于不吵了,安逸――”

耳根子终于清净了,昌帝躺在躺椅上,继续欣赏图纸。

这船是两层,昌帝在梦里见到的船是三层。

三排火/炮,威武霸气。

昌帝盘算着,先造个两层的出来,以后有钱了,一定要造三层!

被弹劾这事儿在明庭的意料之中,消息传来,齐铭快急死了。

他来到韦府,看到明庭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差点儿被他气着。

“你啊你,怎么不告诉我说一声就跟陛下说造炮?现在好了,朝上天天骂你,你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齐铭刚把幼儿园的事情忙完,走上正轨,松了口气,觉得自己好歹没辜负明庭的信任,谁知道他在这头又捅了娄子。

武将就是这点儿不好,想的太少。

齐铭虽然迂腐不会拍马溜须,可他并不傻,官场上的事情看得真切。

明庭远离京城,肯定没多少人帮他说话。

有道是三人成虎,如果昌帝真的偏听偏信,最后吃亏的还是明庭。

“我就去给陛下上折子,不能叫那些小人中伤你!”

“齐兄,别急,先喝口茶――”

明庭泡了茶,让齐铭歇一会儿。

“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呢!陛下圣明,自有决断。万一他相信谗言,大不了我就不干了。”

“不行,你怎么能不干呢!”齐铭就盼着明庭把倭寇赶走,换一个人来,可不能会像他这么认真积极。

这么一想,齐铭更加坐不住了,又赶回府衙,开始写折子为明庭辩护。

明庭本来想告诉齐铭,昌帝肯定会答应,谁知道话还没来得及说,他就这么急匆匆地走了。

“齐大人真是个好人啊!”明庭跟蕙娘感叹道。

瞧瞧齐铭,不但做本职工作,还把管招兵、粮草,水泥也是他盯着,幼儿园他也帮忙弄好了。

造炮有兵部专门负责,可是造船的事情不出意外,又会落在他肩上……

这样的能臣,真的就是勤勤恳恳,像工蚁一样。

难怪以前厉帝那么喜欢压榨手下的官员,有这样的臣子,君王的确很省心。

“夫君,你怎么能说齐大人是蚂蚁呢!”蕙娘边笑边抚着大肚子,“要是齐大人听到,肯定会生气的。”

“你说得对,我以后不能这么说了,胎教不好。”

明庭觉得有一个齐铭还远远不够,他得多发展一些人,让他们都忙碌起来。

只有叫大家都有事情做,齐心协力地往一处使劲儿,他才能躺平当咸鱼啊……

幼儿园走上正规。

第一批进来六十多个小朋友,分了三个班,每个班有4个军士娘子看着,还有8个护卫,做饭的厨娘也是军嫂。

小环负责教识字和儿歌,教他们做游戏。

两个军士娘子年纪大也稳重,还识字,平时在军士娘子们中是领头,被聘请成为幼儿园的代理院长和主任。

与此同时,酒楼也开张营业。

刘程以前都是跟在刘永山身边历练,这回他独当一面,虽然一开始手忙脚乱,但有老爹在背后盯着,也没出什么大错。

总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相比起来,那些被昌帝拍下来的大人们,就没那么舒服了。

离京的时候,昌帝三令五申强调,这是下基层做调研,不能兴师动众,也不能打扰当地的官员。

这是他们代替皇帝,微服私访,一切都要保密。

十几个人被分散到了瑶州各地,两个人一组,去的都是不同的地方。

原本就大冬天,天气不好,路又难行。

等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一看这地方原来这么穷这么荒凉,这些在京城享福的大人们差点儿哭了。

哪怕大家在起义的时候也过了几年的穷日子,可是新朝建立,各个升官发财变富裕,猛地吃苦遭罪,还真有些受不了。

特别是瑶州是真穷,看到萧条的街道,百姓脸上的仓皇和麻木,有些人的心还是被触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