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 第169节(1/2)

这次文会之前,和雪莹找了历年的题材对比分析,提前押题。

没想到,还真叫她压中了。

和雪莹早就准备了好几首诗词,不但如此,她还帮夏侯熙抄了一些。

既然三皇子有当太子的野心,文官的支持自然是他需要的。

如果夏侯熙能在重阳文会上一鸣惊人,传出才名,一定会得到读书人的支持,肯定会有不少人来投靠他。

本来夏侯熙不打算露面,他左脸的伤口不知道是何故,迟迟不见好。

太医说可能是莲池里的湖水不怎么干净,伤口感染发炎了,所以恢复很慢。

夏侯熙十分担心留下疤痕,影响自己的大事,最近一直在找消除疤痕的办法,不怎么愿意出来见人。

还是和雪莹劝他说重阳文会难得。

她分析了参加文会的好处,可以扬名,遇到人才也可以收为己用。再说,别的皇子都去了,他不去岂不是落后别人了?

和雪莹说动了夏侯熙,特别是打听到皇兄皇弟们都会去,他立刻答应下来。

至于和雪莹做的那几首诗,他也早早背诵下来,还抄写了好几遍。

此时,听到文相宣布的题目,夏侯熙觉得和雪莹简直就是自己的幸运星。

她准备的诗词正好用得上!

这一回,终于到了他大显身手了!

除了他们俩,这次五皇子夏侯杰也报了名。

夏侯杰是贵妃之子,贵妃和夏侯熙的母妃德妃是死对头,因为这个缘故,他们的关系从小就不好。

看到五皇子胸有成竹的样子,似乎也是找人操刀了,夏侯熙忍不住冷笑。

论诗词的才华,这场上哪一个能比得上和雪莹呢?

这次,他一定能死死踩着夏侯杰!

“开始!”

一根香被点燃,不少人开始低头沉思,也有人提笔开始写写改改。

比赛的时间充沛,足够他们精雕细琢。

其他的人,有赏菊的,有在园林游玩的,男人们多在一起谈天说地聊国事,年长夫人们边闲聊边听戏,年轻的少女们凑一块儿聊着服饰和衣裳。

和坤邀请表哥高锐过来坐。

高家是书香门第,高锐年少就一鼓作气地考上了举人。因为年纪轻,他父亲叫他出去游学,好好沉淀几年再战科举。

高锐听从父亲的建议,打算成亲后明年出门游学。

本来高家和信王府完全没有交集,高锐跟明庭也没有聊过。

既然表弟有心引荐,他也不是扭捏的人,落落大方地打招呼后坐下,加入了他们闲聊。

边聊天,高锐边观察众人口中的信王世子。

他的确很瘦,脸色苍白没什么血色,但气色看着还好,并不是大家说的那样命不久矣。

而且撇开身体不谈,明庭从容的气度,非凡的眼界,宽阔的胸襟,和高锐脑子里病恹恹的形象完全不同,他极为欣赏,两人越聊越投机。

表哥和明庭一见如故,和坤非但没有觉得自己被抢戏,反而非常高兴。

时间很快过去,两炷香都烧完,和坤连忙喊明庭。

“你说的好戏呢?”

“沉不住气。”明庭倒是很能理解和坤,毕竟他才18岁,还没有学会官场上的油滑,“等着瞧吧!”

高锐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哑谜,倒也没问。

场上的佳作已经被收起来。

按规矩,先由场上观众欣赏,选出20篇,再由一些比较有声望有学问的读书人选出10篇,最后才是两位大儒和文相来定夺。

这些诗词被打乱了顺序,作者也没有留名,只写了书桌上的编号,而书桌编号也是打乱的。

这样就防止观众不看作品只看作者,对没有名气的人公平一些。

一篇篇诗词被重新被摆开,放在长桌上,大家纷纷离席,走上前欣赏。

明庭三人也在其中,他很快就发现了熟悉的诗词。

看来女主没有放过这个成名的机会,叫明庭觉得有趣的是,她还真是贴心,成名也不忘拉着三皇子一起。

可惜啊!他们遇到了自己!

特别是看到明显是男人笔迹写的一首黄巢的《题菊花》,明庭提前给夏侯熙点了一支蜡。

黄巢是谁?唐末农民起义的头领。

在统治者看来,这就是个造反的头头,这诗自然也是反诗。

巧的是,明庭再给文相准备的《诗词精选》里,考虑到了重阳节文会,只要和这时候相关的诗词,他都加里面,包括这首《题菊花》。

甚至在诗人的介绍里,他特地写了黄巢的生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