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后画风与众不同 第29节(2/2)

保姆把孩子们带回去,皇上心中做了决定。他拟旨定下诏书,由三皇子玄烨继承皇位。

天花传染性强,皇上为了确定继承人,冒险让孩子们来了一趟。

其他人皇上不打算见了,这辈子他给很多人都添了烦恼,他都快死了,没必要再麻烦他们了。

太后陪儿子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皇上拉着母亲的手念叨着:“我年轻气盛,废后一事是我草率了。待我死后,找个时机把静妃送回草原,她还年轻。对琪琪格说声对不起,我耽误了她的青春。若是她也想回草原,就跟静妃一起回去吧!皇子公主和宫妃们也很可怜,我不是一个好父亲,不是一个好丈夫。”

他瞪着无神的眼睛叹道:“我最对不起额娘,我不是一个好儿子。”

太后捂着嘴呜咽,“不!你是个好儿子,你是!”

正月初七,皇上驾崩,宫里宫外一片哀声。

乾清宫的消息封锁地很严,宫妃们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前一天宫妃们还在缝制口罩,谁能想到后一天就收到这样的消息?

皇宫换下过年时候的喜庆摆设,全部换成素色,宫妃和皇子公主们也换上素服。

太后和琪琪格顾不上难过,现在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她们处理。

皇位继承人已经定下,但玄烨年幼,不能处理朝政。现在这种情况要么宗室王爷辅政,要么是太后垂帘听政,要么是大臣辅政。

宗室王爷辅政很容易重复多尔衮的故事,太后不愿垂帘听政,最后只剩一种选择,由大臣辅政。

皇上在病中精神很差,经常昏睡过去,他虽然想把万事安排周全,但有心无力。太后假借皇上名义,定下四位辅政大臣,他们互相牵制,互相扶持,在玄烨亲政前一同处理朝政。

太后在前朝不容易,琪琪格在后宫也很难办。

不仅是皇上,宫中许多人都染上了天花。她要预防天花传染,又要准备皇上的丧葬事宜,这两件事根本就是冲突的。预防天花必须严禁宫人各处走动,但准备葬礼必须有太监宫女各处布置。

除了这些,琪琪格还要安抚众妃,派人制作玄烨的朝服和朝冠,制作佟佳氏的吉服。

婆媳俩忙了两个多月,总算把前朝后宫的事理清楚了。天花的传播被抑制住,幸好没有出大问题。

慈宁宫里,琪琪格磨墨,太后一边看奏本,一边给玄烨讲奏本里的玄机。

“这几个奏本都是四位辅政大臣推辞不敢辅政的奏本。”

琪琪格忍不住问道:“太后,这两个月里辅政大臣把该做的都做了,为什么还要递奏折推辞呢?”

太后问玄烨,“你给你皇额娘解释一下。”

玄烨解释道:“朝中势力此消彼长,现在有三股势力。第一为皇权,就是儿臣的权利。第二为宗室,太祖时候四贝勒五大臣共同议事,一直到现在宗室的权利都很大。第三是大臣们的权利,也就是四位辅政大臣。这四位大人是很想辅政的,可是万一他们定下的事情,宗室冒出来反对,他们的权利就受到了挑衅和威胁。所以他们上书推辞,想逼宗室表态。”

太后欣慰地点头,“说得很好。你可知道为什么要选这四位大臣辅政吗?”

玄烨想了想说道:“他们资历老,功勋卓着,都是上三旗的人,而且都是皇亲国戚。”

太后听了更高兴了,玄烨果然有天赋。

“你年纪还小,现在最要紧的是好好读书,增长见识才干。你父亲十四岁亲政,你也要像他一样。”

玄烨郑重地答应下来,小孩今年虚岁八岁,这个年纪在现代刚上小学。小小年纪的他,要承担起一个国家的责任,失去父亲的他连伤心的时间都没有。

看过了奏折,太后以皇上的名义把奏折发回去。苏麻喇姑送玄烨回去,他还有许多学习任务没有完成。

琪琪格叹道:“玄烨太可怜了,这么小的年纪,活得好累啊!”

太后说道:“天底下所有人都说他幸运当了皇帝,只有你说他可怜。”

“他还是个孩子啊!”

琪琪格知道太后吸取顺治朝的教训,不想让宗室权力过大致使皇权旁落,可是辅政大臣也不保险,后来不是出了个鳌拜吗?

琪琪格说道:“太后,现在有许多大臣上书请您垂帘听政,要不您就答应下来吧!等玄烨亲政还有六年,万一辅政大臣不想把朝政还给他怎么办?您是他亲祖母,您总不会害他。”

太后摇头说道:“咱们满人的规矩,后宫不得干政,我不能带头坏了规矩!我年纪大了,不知还能活几年。佟佳氏还年轻,假设我垂帘听政,万一哪天我突然死了,佟佳氏想垂帘听政怎么办?有我这个先例在,皇上拦得住她吗?你拦得住她吗?”

琪琪格对自己挺有信心,“佟佳氏身娇体弱的,我当然能拦得住!”

太后:“佟佳氏不值一提,那下一任皇帝的额娘,再下一任皇帝的额娘,你能拦得住她们吗?你能活到那么久吗?”

琪琪格这回不吭声了,到底是太后,想事情真长远。

太后叹道:“我只是一个普通女人,没有垂帘听政的才干,只盼着玄烨能早日扛起这副重担。”

琪琪格:这是什么高级凡尔赛?您是普通女人?那我就是野生奥特曼!

第34章

正月初九,玄烨在乾清宫举行简单的即位仪式,三个月后,举行登基大典。

这是大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登基,先皇登基的时候紫禁城多处损毁,条件简陋。经过十多年的经营,此时国家稳定,太后不愿委屈孙儿,所以玄烨的登基大典极为盛大隆重。

登基大典前,皇上派官员去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向天地祖宗禀报自己即将登基的消息。大典当天,太和殿外早早地布置仪仗,太和殿里的桌案上摆放着玉玺诏书等物。

玄烨去先帝灵位前三跪九叩,然后换上朝服去慈宁宫行礼,最后去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叩拜。登基大典结束,代表新帝正式登基。

四月十七举行了先皇火化仪式,火化后骨灰安葬于孝陵。随着新帝登基,先皇下葬,顺治的时代似乎彻底过去了,现在是玄烨的新时代了。

宫妃们变成了太妃,虽然还没有举行册封太后太妃的典礼,但是宫女太监们已经改口了。不然玄烨和琪琪格站在一起多尴尬,一个是皇上,一个是皇后,他们只差十三岁,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俩是两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