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1/2)

桌上的蜡烛已然燃尽,许是没了烛光,方琳发现,屋子里的器具大多是就地取材,柳条编制的藤箱,桌子下面的石凳,甚至墙上挂着的麻绳,隐隐约约透着一股不加修饰的粗犷美,就像段南山其人。她的衣衫叠得整整齐齐放在炕头的箱子上,仔细一瞧,却不是昨天那一身,方琳笑了笑,伸手把衣服勾过来穿上。

里里外外转悠了一遍,方琳这才发现,日头根本不像她以为的那样刚从东边升起,而是早就挂在中空,暖洋洋的照着山洞外头的空地,更重要的是,段南山不在家。

厨房里温着饭食,瞧着是专门盛出来的,锅碗都洗刷干净了,方琳便知道这是特意给自己留的,她确实有些饿,便也没客气,一边吃一边寻思着段南山到底去哪儿了。

直到吃完饭也没见段南山的踪影,方琳收拾了碗碟,闲着无事,便把段南山的旧衣裳翻出来准备看有没有要打补丁的。

要说段南山这衣服,除了下聘和定亲时穿的那两件,还真没一件是完整的,方琳挑挑拣拣,终于寻出一件破的不能再穿的,是件胸口上开了大洞的短衣。

方琳纳闷,上衣寻常磨损的大多是胳膊肘和胳肢窝,这个地方还是头一回见,莫非猎户跟庄户有什么不一样的?像是忽然想到什么,方琳将那衣裳在炕上铺平,仔细瞧了瞧破损的地方,脑海中那些跳脱的思绪瞬间静了下来,这破的地方,跟段南山胸口上那道疤的位置一模一样,这么大的洞,想必那时伤得很严重吧。

她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拿过剪刀,将这件衣裳剪成各种大小的碎片,心里暗暗下了决定,不管怎么样,哪怕日子苦一点,也不会再叫他去冒险了。

方琳针线好,山洞外头又暖和,没多久就把衣裳补完了,瞧了瞧日头,该准备晌午饭了,可也不知道段南山何时回来,正踌躇着,就看见远处有有人往过走。

是沈平安,他走得急,不一会儿就到了方琳跟前,“琳表姐,就你一个在家?姐夫呢?”

“他出去了。”方琳知道沈平安来是为了啥,她心底也一直搁着这件事呢,忙问道,“叫你打听的事儿如何了?”

沈平安在铺了草垫子的石凳上坐了下来,喘了口气道,“问清楚了,石头说敏姐儿年前收的那些肉只卖出去一点儿,还有好些在他家放着呢,他们问了好几个村子,割年肉这事就跟我爹糊灯笼似的,是早就商量好的,所以没卖出去。”

方琳也没想到这一茬,愣了一下道,“那他们现在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现在天冷,还能放一段时间,久了肯定要坏,哪怕是赔本,也得赶快处理了。”这事沈平安原先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方敏一直在卖年货,被亲近之人瞒着,虽说不是故意的,但他心里还是有点生气,可生气也没用,当务之急得先把手头的肉卖出去。

方琳皱了皱眉,这大过年的,该割肉的人家早就割好了,做生意的也回家过年去了,对了!做生意!方琳猛地想起庆祥楼的掌柜来,兴许能把肉卖给他也说不定呢,“你回去跟敏姐儿说,叫她先别卖,我去庆祥楼想想法子,等有信儿了再说。”

上回卖货沈平安是跟着去了的,听了这话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笑意,“肯定行,那吴掌柜不是让你有肉就往他那送嘛。”

方琳笑,“但愿如此,姐正准备做饭呢,先进屋吧,总不能老站在门口。”

沈平安却还是站在原地,冲方琳道,“姐,你瞧,那是不是我姐夫?”

☆、第23章 困局

来的可不就是段南山,他一大早就醒来了,趴在炕头看着睡得香甜的媳妇傻乐了好半天,这才起来生火做饭,本来想着叫醒方琳一起吃的,转念一想昨天折腾的太晚,还是决定让媳妇多睡一会儿。

他还体贴的给方琳留了饭,特意用水温着,这才拎着礼物去李叔家给他们拜年,原本李婶打算留饭的,可段南山哪能坐得住,陪李叔说了会儿话就赶忙往家走。

方琳郁卒,她以前怎么没发现段南山这家伙还是个傻子,自己爬不起床这事是能跟外人说的嘛,这下可好,李叔一家恐怕暗暗地笑话她呢。

段南山犹不自知,还笑呵呵的看着她,一副求表扬的模样。

方琳哼了声,故意踩了他一脚,转身朝家里走。

搞不明白媳妇为何这样对他,段南山纳闷地看向沈平安,却发现对方正捂着嘴偷着笑呢,问了两句问不出什么,他只好跟在方琳后边进了山洞。

幸好方琳心宽,气了一会儿便想开了,她给随后进来的沈平安倒了杯水,接着又把方敏的事跟段南山说了一遍。

“这丫头,怎么不早说,旁的咱们没那些能耐,但能出力也不会看着不管,她要是早说,哪怕是咱们成亲来得客人不多,可席面上要用的肉也不少……”段南山知道说这个没用,也只是随口一提,虽说方敏是他小姨子,但识得这么长时间了,就是往昔,心底也是把她当妹妹看的。

“这不是赶上你们成亲的日子,敏姐儿也是不想给你们添麻烦。”沈平安道,“她也就是心急了些,事情没想全乎。”

这事山里头的猎户是得了利的,段南山也不好说什么,便问道,“现在打算怎么办?有法子了没?”

“办法倒是有一个。”方琳接话,“先前儿,我不是跟你说把那些聘礼卖了么,就是卖给了镇上的一家酒楼,那掌柜说,要是再有新鲜肉,就给他送过去,我打算去问问,若是能解决,自然最好了,要是不行,咱们再另外想想法子。”

段南山点头,有门路当然好,他觉着事情宜早不宜迟,又瞧着日头还早,便道,“不若现下就去问问,也好早点了了这事,安心过年。”

“急不得。今天是大年初一,你忘了,镇上的铺子,过了除夕夜就关门了,得到初三才重新开张呢。”

段南山是真不知道这事儿,往年过年,他都是一个人在山上,李叔李婶包了饺子会送一些过来,他初一十五各吃一顿就算是过了年了,山下镇上的那些习俗是不明白的,但听方琳这么一说,点头道,“成,听你的。”

方琳留了沈平安吃饭,把他们俩赶到堂屋,自己一个人去厨房忙活,可她也是第一次在这厨房里生火做饭,东西摆放的方位都是陌生的,一会儿就得喊段南山问上一回,问了几次段南山就干脆待到厨房给她打下手,沈平安是客人,当然不能把人家干晾着,于是段南山将自己的弓箭从墙上取了下来,指了指外头,叫他在外头耍弄去。

沈平安跃跃欲试,可玩了一会儿就没了兴趣,这周围没有小动物出没,对于没拉过弓的人来说,弓弦又勒手勒得厉害,加上太阳逐渐往西移了去,他在外头吹了会儿冷风,郁闷地回了山洞里头,左瞧瞧,右瞧瞧,显然对这山洞很深好奇。

其实山民并非都是住山洞的,譬如李叔一家,就寻了块地势平缓的地方盖了房子,段南山小时候住的是茅草屋,就在山洞旁边的空地上,可有一年下大雨,屋子塌了,他又是一个人,就没有重新盖,搬到山洞里头,冬暖夏凉更舒坦。

方琳之前不知道这事,三人在厨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她才晓得这山洞是天然形成的,后来段南山又朝里挖了不少,才是如今看到这么大的地方。

“要不咱们也盖房子吧?”段南山道,李叔老早就提过这事,说姑娘家不可能跟着他住山洞,盖了房子才好娶媳妇,方琳虽然嘴上没说,可心底里说不定觉得委屈呢,他可不想叫媳妇受委屈。

方琳闻言笑了笑,“不着急,咱们手里头也没多少银子,有个安身的地方就行,先把日子过好了再说。”

嘿嘿。段南山笑,李叔说得也不全对嘛,他媳妇就跟别的姑娘家不一样,愿意跟他住山洞。

就在一番忙活中,方琳成为段家媳妇做的第一顿饭终于上桌了。

因为是过年,家里存了不少肉,段南山又在山下买了些青菜,这一顿饭可谓是丰盛异常,焖烧煮炸,加上清爽可口的小菜,面面俱到,就连段南山这个寻常吃惯了肉食的人,也觉得食指大动,甚至在厨房的时候,还趁方琳不注意,偷吃了两口。

有了好吃的,沈平安的好话是不住的往外冒,一会儿夸方琳手巧,一会儿又夸段南山眼光独到,娶了这么贤惠的媳妇,段南山心里喜滋滋的,夸他媳妇可不就是夸他嘛,什么叫与有荣焉,这就叫与有荣焉。

转眼就到了正月初三,方琳选了这一天去舅舅家拜年,她寻思着可以顺道带方敏去庆祥楼问问情况。

孙氏心底里直叨咕,方琳这丫头嫁了人就死精死精的,明明初二是给娘家拜年的日子,初三才是回门的日子,推到一天可不就是为了省份礼嘛。虽然心里不待见,可大过年的,她也没摆脸色,让沈媛媛把年礼拿到西屋里去,这才招呼方琳两口子去沈老太太屋里。

老太太脸上喜气洋洋的,见着方琳问了不少话,她是打心眼里心疼这个外孙女,好不容易嫁了人,自然是希望她过的和和美美。“待你好就成,你啊,旁的也别管,专心养好身子,等来年生个胖娃娃,这下半辈子啊就有了依靠了。”

方琳给这话闹了个大红脸,这才刚成亲,她还没想到那儿去呢。倒是段南山,忙不迭的应了沈老太太的话,“听姥娘的,这事我们都上心着呢。”娃娃多可爱呀,要是个男孩子就教他打猎,要是女孩子就娇养着,绝对不叫娘俩受苦。

八字还没一撇的事,不过方琳看大家都乐呵呵的,也不愿意扫兴,便换了个话题,“媛姐儿过了年就该嫁人了吧,大舅母准备的如何了?要是有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吭声。”

“还真别说,陈家那边说是要让人抬轿子来呢,你说人家这么大阵仗,咱也不能丢份不是,我们家媛姐儿啊,肯定是要嫁得风风光光的,倒是你可要来搭把手。”一提到女儿的婚事,孙氏可真是笑开了花,方琳成亲那天又是驴子又是牛车的,比卷了小包袱就到男方家里去的姑娘可要体面多了,但他们家闺女更好,这么风光的迎亲礼在小庙村可不多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