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1/2)

沉默了一会儿,他转移话题道,“既然家里银钱还富足,等夏天过去,咱们就准备盖房子吧,青砖大瓦房,跟镇上那些好看的房子一样。”打从成亲之后,这件事他一直都在念叨,就为了不让媳妇受委屈。

方琳住山洞已经住习惯了,冬天有火炕,夏天也不热,就是下雨天麻烦些,洞口地势低,下雨天很容易进水,可这种情况,在段南山挖土将洞口垫高了之后就不存在了,她低下头想了会儿,这才点了点头,“行,入了秋咱们先收玉米,等收完了咱们再盖房子。”

山洞虽好,可到底还是潮湿了一些,肉干腊肠这些东西可以绑着绳子挂起来,但玉米这一类粮食不行,必须在干燥的地方才能贮存。再者说,山洞里光线不好,平日里想要缝缝补补,即便点着蜡,还是有些费眼睛。家里赚得钱,即便是盖房子也有剩余,她并不担心。

段南山笑,“菜不是刚收了一茬么,这几天我就不去打猎了,多放几个陷阱也够吃了,河里头那边有不少石头,我先去弄一些,到时候好铺家门口的台阶。”

“你这么着急做什么,现在离秋天还早呢。”方琳笑话他听风就是雨。

其实也不能全怪段南山,他一直念叨着盖房子这事,可方琳每回要不说不着急,要不就说等有了孩子再说,这次好不容易松了口,他哪能不兴奋,心里已经开始构划,房子盖几层,留几个房子给孩子住,想着想着,就想到到底该生几个孩子上去了。

方琳瞧他一个人傻笑,无奈地摇了摇头,出门将晌午洗好的衣服收了回来。

“盖房子有什么可高兴的,瞧你那嘴,都快咧到后槽牙了。”方琳这嘴皮子,越发不饶人,当然,也只有在段南山面前才会这样,她还不知道段南山心里想的那些,要是知道了,指不定会说出什么话呢。

见段南山没搭话,方琳一边叠衣服一边道,“前两天收菜的时候,我看地里的豆荚已经变黑了,这几天天气好,明儿咱们去看看能不能摘了,要是能摘,熬个绿豆汤,蒸个绿豆糕,还能发豆芽……”

她这边念叨完了绿豆对身体的好处,又说这块地的绿豆秧子等入了秋直接晒干了留在地里,肥了田明年好种麦子,可段南山那头还是没一点反应,气得方琳哼哼了两声直接去拧他的耳朵,“我说话你全当了耳旁风是不是?”

“媳妇,轻点轻点。”段南山回过神,赔着笑连忙道,“我听见了听见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媳妇现如今脾气见长,他可不敢轻易得罪,否则晚上那顿肉就飞了。

方琳哼了声,支使着段南山把衣服放到柜子里,又打扫了一遍屋子,总算是放过了他。

☆、第57章 满月酒

钰哥儿满月那天一大早,段南山就起来开始拾掇,先是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紧接着又在锅里热了水,待方琳起来洗漱好,两人皆换了新置的衣衫,给孩子的礼物早早的装好了,段南山牵着赶集时买回来的驴子,方琳稳稳当当的坐在上头,慢慢悠悠的往赵家走去。

驴子驮了好几回货物,还是头一回驮人,下山路不大好走,一摇一晃颠簸的厉害,段南山微微皱眉,“我怎么觉着买回来这畜生没多大用处?”

方琳笑,“说什么呢,怕是我坐在驴子身上,它有些害怕吧,你走慢些,咱们出门早,路上不用急,等到了山下就好些了。”

段南山点头,“好,那你可得抓稳些,小心别掉下来。”

方琳无语道,“我又不是三岁小孩,走吧走吧,丽姐儿他们家亲戚本就不多,咱们去早点显得热闹,省得旁人又胡乱说道些什么。”

段南山低叹一声,他媳妇啊,好似总有那操不完的心。

四条腿的脚程到底比两条腿快的多,日头还未高高挂起,他们便已经到了赵家窝子。

成亲两载有余,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赵大武喜不自胜,说什么儿子的满月酒也得大办一回。鸡鸭鱼肉,瓜果副食,样样都少不了,方丽说了两句浪费银钱,奈何老太太这回站在儿子那边帮腔,也只得由了他们去。

说是大办,赵方两家都没什么亲戚,加上村中邻里,满打满算也才凑了三五桌人。

方丽才出了月子操劳不得,赵老太太眼睛又不好使,方琳早早赶来,也是为了帮着干些厨房里的活计。

许是这一个月好吃好喝的养着,方丽瞧着竟还胖了些,方琳笑着给赵老太太问了安,逗弄起她怀里的钰哥儿,小孩子长得快,原本皱巴巴的皮肤早就长开了,白白胖胖的,方琳一摸他的脸,竟然还咯咯地笑了起来。

众人都笑得开怀,方琳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打开,里面是之前在镇上托人打好的银饰,精雕细琢的长命锁,锁口一个小孔,摇一摇,摇出来一个长命百岁,再一摇,摇出来一个平安健康,里头全是些祝福话儿;银项圈和那一对小银镯是配套的,镯子上的扣设计成活的,孩子大了之后还能随意调整。

方琳笑意吟吟的往钰哥儿胳膊上套,方丽忙抱着孩子躲开,“姐,你这是做什么呢,钰哥儿这般小,哪值当这么贵重的礼。”

“钰哥儿是我外甥,我说值当就值当。”方琳板着脸,倒是能唬住旁人,方丽却不吃她这一套,笑着道,“我瞅这长命锁就好看的很,这个就留下了,不跟你客气,其他的你收起来,等你有了孩子留给他用。”

方琳不由分说,硬是将那对镯子和项圈给钰哥儿套上,末了还笑着握住他的小手摇了摇,“你瞧瞧,戴上多好看呀,钰哥儿可要记得姨母的好哟,别听你娘这个坏人的!”

方丽哭笑不得,拍了拍怀里的孩子,“听到没,好人全叫你姨母做了,我啊,就是个坏人。”

众人又是一番笑,方丽道,“怎么不见姐夫过来?”段南山到如今还适应不了山下男女有别的规矩,到哪都跟着方琳。

“我叫他去大武那儿了,后头全是妇道人家,平日里还成,今天可不光咱们家里人,总不能叫旁人看了笑话去。”方琳笑了笑,“对了,替我找身旧衣裳,我去厨房帮忙。”

赵老太太连忙道,“不用不用,大武请了外头的厨子,那人来带了两个徒弟呢,不用你忙。”

乡下人办红白喜事,大多会请乡间专门做席面的厨子来操持,可满月酒这样的小宴席,一般就是自家人做,方琳没想到赵大武还下了这样的本钱,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这样也好,来,叫我抱抱钰哥儿。”

逗弄了一会儿孩子,忽然听得外头传来了吵嚷声,一位邻家的嫂子从外头进来急急忙忙对方丽道,“大武媳妇,不好了,你娘家来人了,和你舅舅家在外头闹起来了。”

方丽站起身,“怎么回事?”

“就是……就是站在门口对骂,村里好些人都围过来看热闹呢,你……你快去瞧瞧吧”

那位邻家嫂子正是上回在厨房里帮忙的那位,方琳见她说的磕磕绊绊,忙道,“嫂子,丽姐儿不方便出门,劳烦你领我去,丽姐儿,你找人去把南山叫过来。”

方琳到了门口才知道方家来得人不少,除却方老三一家四口,大房二房竟也到的齐全,方老大的媳妇王氏正叉着腰,嘴里不干不净的骂着李氏。

李氏可不是个能忍的,当即指着王氏的鼻子就喷了回去,唾沫星子眼瞧都溅到了对方的脸上,“骂你!骂你还是轻的呢,你们方家真是亏了十八辈的祖宗,做些这么多糟践人的事,今儿竟然还有脸上门来,不对不对,老娘瞧着,你们那脸皮怕是比县里的城墙还厚上几分呢!”

“你骂谁不要脸呢!啊!丽姐儿是我们方家的血脉,她生了孩子我们当然得来瞧一眼,哪像你们这些穷酸!”王氏上下打量李氏,哼了一声,“怎么今儿跑来了,不怕叫你们家放血?”

王氏说得是沈氏当年死后,李氏为了不出那几两银子的丧葬费,而托病不来之事。

“你少拿当年的事在这儿胡说八道,要不是你们方家刻薄人,不肯给我那可怜的小姑子收尸,怎么会叫她埋在荒野之中,你们这些人杀千刀的,死了活就得下十八层地狱,叫阎王爷炸油锅!”李氏厉声道,说罢还想扑上去抓扯。

这阵仗吓得王氏忙退了两步,还待说什么,却被一旁的妯娌林氏拉住,“大嫂,咱们是来给孩子看满月的,不是来吵架的,你且少说两句吧。”

王氏哪肯善罢甘休,不服气得立刻要辩解,却听到方老大咳嗽了两声,“你消停些,折腾出这些幺蛾子作甚!”

“大哥说得对,大嫂,你就听我一句劝,以和为贵,和为贵啊。”胡氏冷眼瞧了半晌,适时的打起了圆场。

“娘!咱们赶紧进去坐坐吧,外头快热死了!”方娇左手遮住额头,生怕剧烈的日光将她晒黑,另一只手扯着胡氏的袖子催促。

“对对对,咱们快进去,走了这么远的路累得很,得好好喝点茶歇一歇。”方兰也跟着帮腔。

王氏闻言一拍脑门,也顾不上生气,一手扯着大儿媳妇文氏,一手扯着小儿子方文浩就往里走,奈何方文宝和方文安动作更快,一下子就冲进了院子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