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节(1/2)

她不知道前程如何,就是中国公府求,她也不知道想求什么……

不和离?儿子不改姓?她连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都不知道。

叶老太太也跟着掉泪,道:“就是改了姓,哥儿仍然是叶家的子孙,叶家不会不……”

“祖母!”叶景怡直接打断叶老太太的话,他知道叶老太太的脾气,这样慈祥的祖母当然好,只是有些事情,真不是慈祥善良就够了的。

叶家不会不管?叶家要怎么管,抗旨去管吗?一家老小的命还要不要了。

章雨柔长叹口气,起身把地上跪在地上发怔的宋氏扶了起来,温声道:“宋姑奶奶有嫁妆傍身,不管是将来再嫁还是归家在家都可以安然度日。三叔并不是无情的人,将来哥儿要读书科举,要进京了,只管打发人寄信来,懿旨上说的无召不得入京,并没有把前路掐死。”

宋氏是嫡出长女,虽然降侯为伯,宋家仍然是有爵位的人家,其父承爵,她仍然是伯府的嫡长女。哪怕是被赶出京城的,在地上仍然可以称王称霸,平常官员绝对不敢惹。宋氏出嫁之时十里红妆,只是嫁妆就足够宋氏吃一辈子。

宋氏是被陈太后下旨和离的,再嫁……很不容易,但有儿子在身边,父母嫁妆都在。若是能想开了,吃花嫁妆,好好抚养儿子,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

关键就是,宋氏自己怎么想……

章雨柔说到这里时,不禁看向叶景霰。虽然都是叶家的儿孙,但以血缘关系来说,要为哥儿负起直接责任是叶景霰。入学还无所谓,科举上有没有前途,国子监很重要。每人身上都是一摊子事,指望着旁人能记得这孩子不太可能,就是叶老太太,都是曾祖母了,儿孙这么多了,也记不住的。

叶景霰有心能记住,还能想起来这个儿子,进宫求个恩旨,完全就是小意思。就是将来进国子监捐官,肯定也是叶景霰去操作。虽然是改姓了,出身只能说是有点尴尬,孩子本身并没有犯错,与仕途并没有影响。

进门之后叶景霰就是一言不发,他对宋氏是有点绝望,觉得和她说话太费劲,宋家人太难缠,一句不好就要吵起来。但儿子总是他亲生的,要是不在意也不会抱到宫中给安宁长公主抚养。当爹的都希望儿子成材,他也不例外。

结果现在……

他并不想宋氏与哥儿得到这样的结果,但已经由不得他去想,连过程都没必要去深究谁对谁错,要做的就是面对这样的结果。

“等哥儿到了十三岁,我自有办法让他进京。不管是前程还是婚事,我都会操办。这期间哥儿有任何事,宋姑奶奶只管写信进京,我不会置之不理。”叶景霰说着。

十三岁,就是九年之后,时间间隔足够久,至少这段八卦已经过期。宋家是伯府之家,就宋氏的才情,只是小孩子启蒙没有问题。

十三岁之后再找大儒细心教导,送国子监念书是必然的,捐官,婚事,他都会管到底。就是注定认不回来了,儿子总是他亲生的。

宋氏人被章雨柔扶着,似乎还在怔忡之中,听叶景霰如此说。要说刚才还在想,事情还有回转余地,那现在就彻底绝望了。

愤怒,伤心,失落,茫然,让宋氏显得极为迷茫,盯着叶景霰道:“那我呢,我要怎么办……”

她才二十岁,她的前程,她的将来呢。以前叶景霰就是冷淡她,总是夫妻,如此和离之后,她还有什么……

叶景霰看着宋氏茫然的脸,心中十分不忍,却是道:“与宋姑奶奶夫妻几年,最后闹得如此,也是我对不起你。只是事已至此,还望你自家珍重。若是有合适人家,把哥儿交与我,只管另嫁。”

夫妻缘尽,各自珍重。

☆、193

叶荞的婚期定在半个月之后,不只是媒婆跑断腿,叶宗山和叶茜也跟着忙疯了,蔡二奶奶顾氏更是不必说,还想让叶茜帮她忙呢,后来看到叶家更忙碌,这才打消了主意。婚事简办,婆家少操许多心,而且成亲之后,小夫妻先回老家,新房不用很收拾。

蔡盛文国子监已经辞了,官也已经捐了,外放却不会这么快。京官还无所谓,外放的讲究就多了,地方好不好,有没有钱,实在是大事了。当然这样的好缺,不会马上就有,以孟昭的意思,年底就是官员调任的日子,那还不如等一等,等上大半年,然后寻个好地方,这一呆弄不好就是六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