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三、他还有个双胞胎兄弟(01) Ⓕαdí(2/2)

正逢夏天暑气最盛的时候,万里无云,日头高挂,外公骑着叁轮车带她们走柏油路,好不容易熬到港口时,薛夏早已经汗流浃背。

可她不喊累,只是沉默地跟在两老后面,经过浅滩,来到外公已经准备报废,破旧到漆都掉了大半,零件也生出厚厚一层铁锈来的船上。

那时候,外公脸上的表情,薛夏一辈子都记得清清楚楚。

是一种怅惘,也是一种认命。

叁人在船上吃了午餐。

是外婆亲手包的饭团,里面塞了满满的肉松和紫苏叶。

吃完后,薛夏走到甲板上。

她见到彷佛超人一样无坚不催的外公靠在外婆的肩膀,布满皱纹与晒斑的脸上有两行泪水,在酷暑的艳阳下,像是打在海面上的钻石。

亮极了也刺眼极了。

有什么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

当薛夏意识到这点,也是她第一次对离别生出惧怕。

望海镇是看不到海的。

夏天的时候就算把窗户打开也吹不到海风,尝不到咸咸的空气。

这点让薛夏很不习惯。

她失眠了大半个暑假才适应。

后来,薛夏才知道,其实外公和外婆在镇上是有房的。

只是那房,在自己的母亲薛琳失去下落后,两人便没有再踏足过一步。

关于母亲,外公和外婆从来没有提过,薛夏只能从街坊的闲言碎语,和邻居茶余饭后的八卦中,拼凑出一个模糊的母亲面貌。

漂亮、聪明,从小到大都很讨人喜欢……这些是正面的。

不孝、任性、不检点,勾叁搭四……这些是负面的。

薛夏有时候会疑惑,好像,小时候的母亲和长大后的母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父母含辛茹苦地将薛琳拉拔长大,从不因为她是个姑娘而嫌弃,甚至夫妻俩还怕女儿受委屈,坚持不再要一个孩子,在民风保守,观念相对守旧的小乡村,没有儿子传宗交代,是很容易招人闲话的。

然而薛夏的外婆和外公将这些都扛了下来,而薛琳也没有让两人失望,成绩一直很好,甚至连大学,拿的都是全额的奖助学金。

那时候,除了少数一些嘴硬的亲戚,多数邻里都夸他们有福气,把闺女养得这么好,好日子还在后头。

谁能想到,当初被全村风光送进大学的薛琳,有一天会突然大着肚子跑回家,关在屋里不肯见人,等把孩子生下了后,又一声不吭地跑了,全然不顾家中老父老母和嗷嗷待哺的女儿,不知所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