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2)

如今新朝初立,前朝皇室男丁虽然死的死,坐牢的坐牢,但女眷还是活下来了大半的。甚至还有几个公主留了下来,可你看,这些皇室公主郡主们的消息,可曾传出半分?

她们就跟消失了一样,低调得没有一丝存在感。

不但自己低调,她们以前的亲朋好友也都避她们如蛇蝎,完全不想与她们扯上半分联系。

偏偏,贾宝玉迎难而上,还想娶一个前朝郡主?

老太太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她以前就不愿意将妙玉接到大观园,是王氏听了王子腾的命令,下帖将人请进门的。

因为她也算是半个皇室中人,所以老太太对她还算恭敬。

但要说老太太多喜欢妙玉,又或者多欢迎妙玉与荣国府扯上关系?那可就真是笑话了。

贾母巴不得妙玉离荣国府远远的,就像现在,她巴不得妙玉离贾宝玉远远的一样。

贾宝玉自己身上还有衔玉而生的传言,如今又想娶一个前朝皇室中人?想什么呢?就算林家不计较,其他人难道不会多想?

老太太想要拆开贾宝玉的脑子,看看里面是不是真的装了稻草。

林柳也想拆开贾宝玉的脑子,看看里面到底装的什么东西。但想到原著里面,贾宝玉本也算是恋爱至上的人,倒也不觉得奇怪了。

但以贾宝玉的性子,只怕……

林柳摇摇头:“只要老太太不松口,这门婚事绝对成不了。道长何必担心?”

她眨眨眼,突然想到什么,“难道妙玉是警幻的人?”

不至于吧?若妙玉真的是警幻的人,原著怎可能落得那般下场?

跛足道士摇头:“是妙玉身边的丫鬟。一旦妙玉真的与宝玉成婚,那个丫鬟自然就成了宝玉的通房,自然也就……”

贾宝玉与妙玉之间的感情还没到那份儿上,不至于为了她守身如玉:哪怕是在原著中,贾宝玉为黛玉守身如玉也是在好几十回以后,因为受到贾蔷与龄官之间爱情的启发。

如今?

只怕没有这个机会。

林柳不解:“老太太又不会答应这门婚事。”

跛足道士看了林柳一眼,叹气:“荣国夫人答应了,因为庄子上有人看到了两人有了肌肤之亲。没有云雨,但做了一些比较亲密的事,消息走漏,这么婚事就是不成也得成了。”

林柳想了想,试探开口:“是警幻做的?”

跛足道士点头。

癞头和尚摸了摸自己的头,叹气:“我们倒是一直盯着宝玉,却没想到警幻这么不要脸皮,竟然在宝玉书房燃了催、情香。两人本就有意,在催、情香的驱使下,自然本能想要朝着对方靠近。”

林柳完全没料到这个结果:“那婚事,定了?”

癞头和尚点头。

“那你们二位想要我做什么呢?”林柳有些疑惑,“我虽然做了皇帝,也不能拆散人家一对有情人吧?”

宝玉与妙玉凑一对儿了,林柳还挺高兴,至少他不会再来祸害她家黛玉了。

无论是她的私心,还是从皇帝的角度出发,她都不可能下旨拆散恋人。毕竟当年,她第一次对皇帝生出不满,就是因为他给龟龄瞎指婚。

如今她做了皇帝,总不能去做自己讨厌的事情不是?

一僧一道不约而同地摇头。

跛足道士开口:“只是希望林姑娘可以将妙玉身边的丫鬟全换一遍,将警幻从妙玉身边赶走。”

林柳本来想要拒绝,但突然想到一个人,停顿片刻后点了点头。

一僧一道松了口气,直接离开了皇宫。

想要将警幻从妙玉身边赶走,林柳自己当然是不能出手的,毕竟她如今的身份皇帝,一个皇帝关注小姑娘身边的丫鬟本就足够奇怪了,她还非要将人身边的丫鬟全换一遍,只是想想就觉得其中有无数“阴谋”。

林柳当然不会去做这种授人话柄的事儿,于是直接让人去将原本的谷和长公主,如今的涂七娘给请进了皇宫。

一番跪拜之后,涂七娘起身,在宫女的指引下坐到一旁。

看着神情愈发威严的林柳,涂七娘只觉得恍如隔世:“当日一别,不想再见,竟然是陛下君临天下之后,这转变实在让人惊叹。”

林家造反之后,涂七娘不止一次庆幸,当初小女儿惹了林柳,她并未包庇,而是选择了与她直接划清界限,不然等皇家跌落泥潭,她又怎可能如今日一般,虽然没有往日富贵,却还能平静度日?

林柳笑笑:“朕当初也不曾想过,自己会坐上这个位置。”

涂七娘笑笑:“这说明这位置注定是陛下的,否则其他人抢得头破血流,怎么陛下如此轻而易举就得到了?”

林柳摇头,没有接话。

涂七娘也不尴尬,又与林柳说了会儿话,眼瞧着两人之间的气氛不像之前生疏僵硬了,她才开口问道:“陛下刚登基不久,想来事务繁忙,日理万机。今日召见民女,不知所为合适?”

林柳看着涂七娘,问道:“你在涂家辈分如何?”

涂七娘眨眨眼,疑惑开口:“回陛下,民女以前辈分不算高,但因为涂家有不少人查出犯罪,死的死关的关,民女在涂家的辈分三级跳,如今也算得上是长辈了。加之皇上之前曾与民女做交易,然民女约束涂家女眷,民女在涂家也还算说得上话。”

林柳松了口气,点头:“我有一件事要吩咐你去做。”

涂七娘神一振:“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前朝义忠亲王有一个流落在外的女儿,你应当知道吧?你让人将其认回涂家,然后以长辈的名义为她安排陪嫁丫鬟,将她身边的几个丫鬟全都换掉。”

“义忠亲王的流落在外的沧海遗珠?那个叫妙玉的小姑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