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节(1/2)

傅秋芳本就有底子,天赋也不错,虽然最近几年荒废了一些,但时间尚短,捡起来也容易。

所以在女学没有学多久,她的成绩就突飞猛进,很快就达到了秀才的水平——

女学的校长亲口说的。

傅秋芳还是很相信校长的话的,于是毫不犹豫报名了的府试,并成功拿下了一个秀才功名。

虽然名次不算好,但对傅秋芳来说意义完全不一样。

考中秀才之后,她便再不用受到兄长的辖制了。

女学的人本来对考上秀才没有太大的希望,但傅秋芳进入女学不到一年,便成功考取了秀才功名,实在鼓舞人心。

不少原本还找不到目标的姑娘们,立刻确定了目标,开始认真地朝着考秀才这个目标努力。

不少姑娘对傅秋芳仰慕非常,身边就没有少过前来问问题的姑娘。

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很长,因为学校的校长宋玟在征求过傅秋芳的意见,确定她考中秀才之后还想往下走后,便直接将她调到了另一所学校,开始进行系统性地学习科举相关的知识。

比如史书、杂书、九章算术与其他一些科举可能会考,也可能不会考的书籍。

因为傅秋芳是这所学校的第一个学生,且暂时很可能没有第二个学生,所以她几乎是受到了全校所有老师的关注与优待。

而这些关注与优待,又全都体现在了……

对她学业上的关注与考较。

第二所学校的校长简惠贞,她的性子本就强势,以前也曾感叹过自己恨不生做男儿身,所以对于林柳想要改变女子地位的想法,她是一万个赞成。

简惠贞完全算得上是,林柳的忠实拥趸。

因为朝堂大事了解更多,也曾在权利中心挣扎求存,所以简惠贞对权力的理解比其他女人,包括盛蔓等之前在恩科得到了优秀成绩的姑娘们都要深刻得多。

对于林柳将提升女子地位的重点,直接放在入朝为官的女性官员数量,以及女子教育上的做法,她更是拍案叫绝。

所以,当得知自己成为学校校长的时候,简惠贞是最想要做出成绩的那个人。

可惜女子参加科举的时间尚短,考中秀才功名的姑娘不是没有,只是数目非常少而已——

其他地方倒是传出消息,说是每个地方都有那么一两个考中秀才的姑娘,不过这样的姑娘大多家世不错,自然不会为来上学就离开家人来到京城;京城这边虽然有三四个,但进入女学学习的同样只有傅秋芳一个人而已。

所以简惠贞的满腔热情,便只能放在傅秋芳一个人身上了。

若说在第一所学校的时候,傅秋芳过得还算轻松地话,当她进入第二所学校开始,她就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学习地狱。

她几乎是从早上睁眼开始,一直学到晚上睡觉为止。

中途除了吃饭更衣,几乎没有玩耍的时间。

唯一的放松时间,就只剩下学习君子六艺的时候了。她也只有在这种之后,才能暂时地放下紧绷的神经。

若是其他不缺衣少食的姑娘乍然经历这样的学习强度,只怕早已经哭了无数次,甚至极可能就此退学,直接放弃科举这条路。

傅秋芳却咬牙撑了下来,因为……

她年纪大了。

今年二十四岁的傅秋芳,若是不能在明年考中举人,她就要被强制婚配了。

“强制婚配”这四个字就像是悬浮在她头上的一柄铡刀,只要她稍有松懈,就仿佛将自己往地狱推了一把,只要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她就觉得自己距离被强制婚配,更近了一步。

傅秋芳在学得最累的时候,不是没有想过就此放弃,回到家里任由兄长安排直接嫁人。

不管是嫁给脑满肠肥,年纪一大把的男人做填房,还是被兄长送给权贵做妾,都比如今的日子轻松多了。

但每次在快要放弃的时候,她心里就涌出一股不甘心的劲儿来。

凭什么她就只能嫁给这样的人?

凭什么她就只能给人做妾?

凭什么她就只能听从哥哥的安排,他让自己嫁谁就只能嫁谁?

就因为她年纪大吗?可她年纪大,不正是被兄长给耽误了吗?她当初风华正茂的时候,不说一家有女百家求,上门提亲的媒人也有十好几个,其中不乏真正的好人家。

可就因为对方的家世不符合兄长的预期,他便全都拒绝了。

后来,她年纪越来越大,名声越来越坏,在婚恋市场上可以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低。

可就算到了这个时候,她的兄长竟然还没有放弃让她嫁入高门的想法。

傅秋芳只觉得窒息。

她不想要如了兄长的愿,哪怕这股不甘心会让自己过得很累。

凭着这股不甘心的劲儿,傅秋芳愣是挺过了开始那段最艰难的时间,成功适应了学校的节奏,学习也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而在这个时候,学校的第二位学生,也来报名了。

姑苏甄家,甄英莲。

甄士隐在得知林柳当了皇帝之后,心情其实相当复杂,一来对这样的行为不算赞同,二来也担心这个时候凑上去,会让人误会自己借着以前的关系要好处。

所以不管是恩科还是第一次科举,甄士隐都没有让英竹参加。

但他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两个孩子可没有。

英竹听闻猫寿考中状元之后,整个人都有些不高兴了。他与猫寿的学习进度向来相差不大,猫寿考中了状元,他觉得自己若是参加这次科举,就算拿不到前三,一个传胪之位还是绰绰有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