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1/2)

匈奴人的骑兵是厉害,但粮草总不可能都用马匹运,他们的人数原本就不如明军,明军不图大捷,给他们造成些许麻烦还是可以的。

呼韩邪接到细作传来消息的时候,果然心中大喜,几乎按捏不住想要立刻出兵,好歹她是个谨慎的人,生怕自己中计,到底还是忍住了这冲动。

随着明军游击战的爆发,偶尔被劫掠的粮草,几乎再一次证明明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这段时间匈奴人损失不大,但对方的战术确实是让许多人烦不胜烦,夜夜不能歇息,士兵们也变得更加疲惫。

呼韩邪自以为识破了明军的战术,他们没了粮草,用这样的游击战术,一来是想要从自己手中夺得粮草,二来怕也是频频骚扰,让他们的将士疲乏,无暇顾及。想通了这一点,呼韩邪终于下定决心,不再龟缩不出,亲自带兵痛击明军。

☆、第75章 政变

呼韩邪穿着简单的盔甲,事实上匈奴人的身上,穿着盔甲的都是少数,她们向来以彪悍的体格和骑兵取胜,不重视也找不到那么多的铠甲。作为匈奴人大单于的呼韩邪,不同于明朝的郡主能够稳坐后方,若是她常年不征战,不彰显她的武力值,这个战斗名族很快会对她生出不满。

被明军摆了一道之后,呼韩邪一直龟缩在前门关不出,已经引得下属们的非议,如今大好的机会,她自然要亲自上阵,震慑名下的人。不得不说,比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匈奴人,呼韩邪其实更像是明朝人,她的智慧让她在短短十几年内,将匈奴统一,并且占据了明朝重要的喉舌城镇,但这事儿有利也有弊。

匈奴内部并不像明军以为的那般铁板一块,呼韩邪崛起的太快,以至于并不能将所有的部落收拾的服服帖帖,这些年的顺风顺水,让她的脚步控制不住的越走越快,而现在她便只能吞下这块苦果,若不是那些部落的异动,呼韩邪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冒险亲自上阵。

明军内部有呼韩邪的细作,匈奴人那边怎么可能没有,一开始的时候,这些人排不上用场,但如今战事陷入胶着的状态,赵旭自然是要用这些人大做文章。

在听见呼韩邪终于抵抗不住压力,决定亲自带兵袭击明军的时候,赵旭才露出一个放心的笑容。

简单的盔甲挡不住刀剑,充其量只能起到些许防护作用,但呼韩邪并不是那种软脚虾,骑在马上挎着金刀的女人也是战功赫赫。一刀斩断身边明军的脖子,要是再不知道自己陷入了敌军的陷阱,那她就不是呼韩邪了。

但即使知道又能如何,赵旭亲自带领围剿,呼韩邪大意之下,居然陷入了明军的包围圈,更可怕的是,明军兵分几路,各处匈奴军营受袭,她等待的援军迟迟不来。

鲜血的浇盖,倒是激起了匈奴人的凶性,一时之间双方都是杀红了眼。

两军对峙勇者胜,明军虽然不到缺衣短食的程度,但为了拖延军粮耗损的时间,这段时间也不能够完全吃饱,体力上先是略逊一筹,再加上她们之中许多人不适应边疆的气候,身体更是多多少少有些问题。

匈奴人则不然,固然被包围其中,但一个个身强马壮,凶性一起,尽是不顾性命也要冲破重围。

呼韩邪深知,若是己方士气一弱,肯定成了明军的鱼肉,那她便只有死路一条,为此,自然是拼尽所能。

眼看着匈奴人悍不畏死的杀戮,渐渐的明军似乎有些害怕起来,虽然还是将匈奴人包围其中,但包围的圈子却在扩大。这显然不是个好消息,若是这一次再让那呼韩邪逃走,即使她没有能力立刻再攻打明朝,但放虎归山留后患,将来必有许多麻烦。

赵旭眼神一冷,亲自提刀往前,却被孔尚瑾一把拦住,虽然都是在战场上,但跟匈奴人短兵相接的地方最为危险,刀剑无眼,赵旭本不是多么武功高强之人,若是在混战之中受伤的话,怕到时候明军会乱成一团。

赵旭皱了皱眉头,她显然也冷静下来,知道自己若是真的过去,那匈奴人怕是会把她当做靶子,当时候明军更是投鼠忌器。赵旭可不是那等爱面子的人,想了一下,便让下属猛将出击。

孔尚瑾远远看着战场皱起了眉头,这战事若是持续下去,匈奴人固然损失惨重,但明军也讨不到好处,将士的命也是命!

蓦地,她低头说了两句,身后士兵很快送来一把弓箭,居然要几个人才能抬着送上来。

赵旭眼神一动,孔尚瑾却笑着说道:“这把弓箭乃是当年祖奶奶所用,自她过世之后,便再也无人可以拉开,今日若能派上用场,也不辱没了永宁候的威名。”

说完这话,孔尚瑾一把将弓箭挽起,那几个搬着弓箭过来的士兵眼中满是震惊,要知道方才他们几个人抬着过来,还觉得吃力呢。

孔尚瑾在家训练的时候,倒是也用过这把弓箭,不过更多的时候最多用的是三石的弓箭,如今从这里到那呼韩邪的距离,三石的弓箭也超出了射程,只能试试看这把传说中的四石弓了!

明史-前门之战

时匈奴袭边,晟帝率军迎击,双方交战数年,死伤无数。

单于呼韩邪受围前门关,血战突围,孔四挽神弓射之,战乃止。

忽如其来的重箭,呼韩邪闪避不及,只堪堪躲开要害部位,还不等她庆幸,下一支弓箭已在眼前,直直的刺中了她的心脏。

临死之前,呼韩邪恍然记起,似乎京中传来的消息,永宁候的后人也出现了个天生神力的,那是只以为是明军的噱头,并不放在心上,而现在,她的疏忽大意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单于死了!单于死了!”呼韩邪突如其来的死亡,直接击破了匈奴人原本的气势如虹,很快败落成一片散发,明军却是士气大振,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立功机会,不管不顾的穷追猛打起来。

孔尚瑾这一手不但震惊了匈奴人,明军这头也大为吃惊,若是千里之外取敌人首级的事儿这么简单,世界上哪里还有这么多的战事胶着,这一切,永宁候的名声再次响彻军营,在她们的眼中,孔尚瑾这才是战神孔金牛的后人。

“好,很好。”赵旭拍了拍自家师妹的肩头,猛地举起长剑喝道,“将士们,随我杀敌。”

随着一声应喝,赵旭冲入了匈奴人中,孔尚瑾这一次却没有跟上去,倒不是她愿意放过这般大好立功机会,而是那四石弓实在不是好用的,放出两箭已经超过了她的极限,如今右手一阵酸痛,恐怕已经造成了拉伤。

这时候孔尚瑾倒是佩服起自己从未见过面的祖奶奶来,那位可是将这把弓箭当做随身武器使用的,力气绝对比自己再大上许多。

孔尚瑾倒是也不想想,孔金牛征战多年,又是成年的女子,自然比她一个娇生惯养的未成年少女力气大。

呼韩邪战死,边疆战局已成定势,因受手伤,孔尚瑾之后也没能上阵杀敌,老老实实的当了一个吉祥物,不过她直接射杀了呼韩邪单于,这样的战功已经是无人可比的。

边疆战局稳定,朝中这段时间却大乱不止,甚至还有愈来愈乱的倾向。

事情的起源正是因为那批被人替换了的粮草,谁都知道,原本送往军中的不可能是这样的货色,以次充好放到其他的地方,不过是小事儿,但在军中,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罪名,更别说如今还是战乱年间,那分分钟就是要诛九族的趋势。

二皇女大意失荆州,死了一个镇国大将军,直接将自己大好的局势弄砸了,心中怎么能不恨。在前方传来军粮的消息时,就狠狠的抓住这件事攻击三皇女一派,似真似假的证据放到了皇帝的御案上,若是只看那些奏章的话,三皇女那通敌叛国的罪名都可以直接定下来了。

皇帝一开始还按压不动,但挡不住二皇女因为镇国大将军一事失了分寸,甚至在朝堂之上直接攻击三皇女,粮草问题震惊朝野,皇帝只好先把三皇女关了禁闭,又让刑部立刻破案,势必要找出罪魁祸首。

刑部查来查去,真的证据没找出多少,似真似假的消息倒是不少,直接将一群皇女都囊括了进去,除了远在边疆的十二皇女,居然一个不剩。

二皇女豁出去,一副要把三皇女咬死的节奏,但三皇女一派也不是好惹的,她却是缺少一份军中力量,但朝中暗地里支持三皇女的可实在是不少,渐渐的,还是三皇女占据了上风。

朝堂热闹的厉害,不是二皇女一派针对三皇女,就是三皇女一派弹劾二皇女,八皇女和十皇女虽然暂时隐而不发,但暗地里的小动作比谁都多。

在前朝的时候,皇帝得面对一群乱斗的朝臣,回到后宫,还得听一群妃子们似真似假的哭诉,心火上头,连带着身体更加不好了。

就是这样的大乱之中,历史上称为三王之乱的宫变发生了,二皇女屡次被皇帝斥责,深知没有镇国大将军这个姑姑的支持,自己想要登上皇位的可能性大大减低,居然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兵谋反。

二皇女手底下的精兵包围紫禁城,与御林军发生乱战,而禁宫之内,徐妃戎装出现在人前,手底下一群宫侍居然个个武功高强,将一群后宫嫔妃控制住,其中三皇女生父德妃,八皇女,十皇女的生父荣嫔,都在第一时间被斩杀。这位娘娘显然也没有个自己留余地,若不是皇女们都在御书房中,恐怕以这位的心狠手辣,也得直接一锅端。

徐妃手段狠辣,二皇女也是不遑多让,在带兵谋反的那一刻开始,她便知道自己没有回头路,不过作为皇女,从她们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似乎就不存在回头路。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二皇女深刻的明白这一点,在冲进御书房的时候,就迅速的控制住几位皇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