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余火 第854节(1/2)

这么写的好处是,可以把一条线需要的关键信息放在另一条线里,在交汇时产生冲击感、震撼感和惊愕感。

说实在的,给第六部命名“惊愕”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怎么让人惊愕,达不到这个效果,就意味着这一部没有写好。

在有本章说的年代,很多朋友又喜欢脑洞大开,后续经常会被猜中,而被猜中的剧情必然不可能制造出惊愕感。

而强行转折,没有任何铺垫的神转折,百分之九十会造成故事的崩塌,一旦失去了情节的地基,后面只能靠脑洞靠继续神转折来维持,就像是脱轨的列车,极少数会有好下场。

所以啊,讲故事某些时候也是在和读者斗智斗勇,要么草灰伏线,擅于隐藏,要么敢于干读者不敢猜的事情,并且想好干完之后的发展。

据我个人经验,想要隐藏谜团,达到震撼或者惊愕的效果,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把线索放在看似无关紧要的描述里,细节里,藏得深深的,最后再贯通起来。

第二种是一直把大家往另一个方向误导,让大家忽略掉某些重要的提示。

第三种就是关键点藏在另一条线里,等最后并轨的时候,才一下爆发出来。

这次我用的是第三种,因为大老板是司命这件事情,虽然也算是意料之外,但还是有不少朋友猜中,达不到我想要的惊愕效果,所以需要再转那么一下,托这么一下,这种时候,从原本的线里再扯出读者猜不到的东西相当难,只能考虑将另外的线并入,交汇,爆发。

好了,这一部写的还算满意,无论卷名,还是卷首语,都呈现于意蕴之中,第七部叫《幻想》,来源于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第七部 幻想

第一章 雪地

新历49年,二月某日。

春节虽过,黑沼荒野的北部却一点没有冬季即将结束的感觉,皑皑白雪覆盖于地上,一眼望去,举世皆寒,茫茫一片。

“这可比我们在野草城看到的雪景震撼多了。”龙悦红脸近车窗,望着外面,由衷感慨道。

与此同时,驾驶员商见曜的右手边,那台蓝底黑面的小音箱正播放着一首歌曲: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天地一片苍茫……”(注1)

“就不能放点喜庆的音乐吗?才过完年没多久。”副驾位置的蒋白棉嘟囔了起来,“你在年终汇报表演上唱的那首歌就很好嘛。”

商见曜一本正经地叹了口气:

“都到了外面,还沉浸在喜悦欢乐的气氛里,很容易出现疏漏。

“虽然我们这只是一次野外拉练,但也得认真对待,不能太过松懈,那样就起不到锻炼的作用了。”

为了之后寻找最后一处佛门圣地、前往冰原探索商见曜父亲失踪的那座城市和锁定第八研究院的真实位置,蒋白棉特意组织了这么一次野外拉练,免得过年过得心都野了的组员们正式外出执行任务时,迟迟进不了状态。

而且,她还特意挑选了气候接近冰原边缘的黑沼荒野北部,让组员们提前适应一下冰天雪地的艰难。

这样一来,在冰原遭遇极端天气时,“旧调小组”不至于手足无措,慌乱失序。

本来蒋白棉是想年前就做这件事情的,可考虑到龙悦红和白晨新婚未久,强行组织野外拉练实在太不合时宜,于是等过了年,才正式提出申请,给悉虞部长打了报告。

“嚯,你这话说的,你是组长,还是我是组长啊?”蒋白棉白了商见曜一眼。

她随即叮嘱起龙悦红:

“等等下了车,别看太久的雪景,或者提前戴上墨镜。

“我记得之前给你们讲过什么是雪盲。”

“好的。”龙悦红向来听得进人话,拿出黑色的墨镜,架到了鼻梁上。

依旧留着短发的白晨望向了副驾位置:

“要找地方休息了?”

现在这片,不只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连大块的石头和显眼的树木都没有,一望无际,一片白茫。

“是啊,时间差不多了,得吃饭了。”蒋白棉解释道,“这样的气候,这样的环境下,必须保证身体能量充足,有应对意外和风险的余裕。”

哔!哔!哔!

商见曜用拍喇叭的方式鼓起了掌。

蒋白棉还没来得及回应,吉普就沿覆盖着一层白雪的道路往侧方滑了好长一截,制造出刺啦的声音。

还好,这里没有别的车,也没有沟壑和障碍物,吉普最终稳稳停了下来。

“小心一点。”蒋白棉没有责怪商见曜分心去拍喇叭,因为就算他不拍,该滑还是得滑。

龙悦红舒了口气道:

“我们不是已经换了防滑轮胎吗?”

既然野外拉练的计划里有雪地生存,那他们肯定不会忘记携带防滑轮胎,提前换上。

“防滑轮胎又不是万能的。”商见曜笑了起来,“就像你在家里,也不可能小白说什么就是什么,没一点变数。”

龙悦红一时语塞,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我们都是谁有道理听谁的。”白晨帮忙解了围。

“是啊是啊。”龙悦红连忙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