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余火 第915节(1/2)

空气雾蒙蒙的,玻璃上有大量的污迹,外面的窗台上满是尘埃,其中不乏点点煤灰。

行人们都穿得比较简朴,颜色相对低调,这正是“白骑士团”的风格。

这个时候,从火车站那边过来了一群人。

他们基本是红河人,大部分面有菜色,衣物破破烂烂,在靠近冰原的春天皆有点瑟瑟发抖,其中少量甚至存在肉瘤等畸变情况,相当于半个次人。

为首者裹着皮毛大衣,拿着扩音器,高声说道:

“看看周围的情况,我没有骗你们吧?

“在这里,你们会有工作的机会,而工作能换来面包,换来肉食,换来我这样的衣服,换来温暖的住所!

“这里并不太适合种植,放牧的条件也不好,但数不清的面粉、肉类、食盐,通过列车被拉到了这里,换成煤炭、钢铁和各种金属运走。

“在这里,只要你们辛勤劳动,就能买到一切,获得一切!

“这就是天堂,这就是现实意义上的‘新世界’!”

那些红河人听得一脸激动,周围路过的人们也有点被感染到,表情皆是振奋。

这个属于矿藏和工业的聚居点,一直都显得热火朝天。

一点点煤灰飘落中,那群人被领头者带去了古堡后方的工厂区域。

“虽然这里的工业污染严重了点,但人们都充满希望……”龙悦红也来到了窗边,由衷感叹道,“‘白骑士团’对工人似乎还不错,至少没怎么克扣待遇。”

蒋白棉“嗯”了一声:

“怜悯、公正是他们信条里的内容,即使今时不如往日,表面上的工夫也还是会维持的。”

“‘白骑士团’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向贫民派发食物。”白晨说着在“最初城”听过的传闻。

当时的她颇为羡慕。

“不错不错。”商见曜满意点头,就像是来视察的“白骑士团”总团长。

聊了一阵,赶了几天路的他们各找位置坐下,放松起自己。

平和安宁的气氛里,时间飞快流逝着。

眼见傍晚将至,龙悦红随口问道:

“组长,接下来我们从哪里调查?”

蒋白棉想了想道:

“先从之前那支旧调队伍开始。

“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但这边很少有灰土人来,他们当时如果没怎么做伪装,应该有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嗯,前提是他们真的来过。”

顿了一下,蒋白棉补充道:

“找猎人公会的问问,他们那样的外来者想打听情报,第一选择往往是本地猎人公会。”

“好!”商见曜中气十足地回答道。

他话音刚落,外面突然响起了钟声。

当!当!当!

第五十八章 风土人情

商见曜刷地就站了起来,奔向窗口,寻找钟声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他一脸兴奋,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

这让蒋白棉总有种这家伙才十岁左右的感觉。

她跟着走到窗边,从路上行人的反应判断,那钟声应该是此地居民习以为常之事,不值得大惊小怪,高度提防。

不过,她并没有就此扭过脑袋,吩咐龙悦红和白晨开灯,驱散傍晚给房内带来的昏暗。

她依旧站在那里,和商见曜一样循着钟声望向它的源头。

这是一位民俗学者的自我修养。

很快,蒋白棉确认钟声来自格斯特古堡,作为这里最高的建筑,它的顶层似乎安装有一口大钟。

钟声平息没多久,一辆又一辆自行车从工厂区域奔了出来,进入这处聚居点的大街小巷。

它们就像是一只只脱离了樊笼的白鸽,只是颜色不那么统一。

这些款式各有不同的自行车上,一位位工人或喜形于色,充满回家的渴望,或兴高采烈地和周围的骑友们交流着蜚短流长。

和“最初城”的同行相比,他们一样皮肤偏黑,多有日晒雨淋、烟熏火燎的痕迹,一样难掩疲惫之色,汗水时不时就顺着脸颊滑落,但更为“生动”,无麻木之感。

自行车出来的差不多后,潮水般的人群步行着离开工厂区域。

他们衣物或灰白,或偏蓝,质感相当粗糙,满是污迹和汗水印记,表情和骑自行车的那些相差仿佛,没几个一脸颓丧。

“原来是下班的钟声……”商见曜恍然大悟。

说到这个,出身于“盘古生物”的他、龙悦红、蒋白棉一点都不陌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