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1/2)

“……”萧朔按按额头:“进来说话。”

景谏有些犹豫,低声应了句是,跟着进了客房。

当初京中风云骤变,端王身殁、云琅获罪,朔方军两年间接连没了主心骨,被枢密院趁虚而入,军中凡挂得上名字的将领跟着折了一大半。

景谏是龙骑参军,当初朝中追捕云琅时,给一批朔方军的人安了莫须有的藏匿包庇罪名,趁机剿除,他也在其中。

后来云琅在州府各郡现身,冒险引开朝堂视线。萧朔在京趁机出手,尽力保下了一小半,安置在了琰王府在京郊的庄子里。

景谏当初叫执念所摄,曾误会过云琅。后来请缨去了北疆,行沙里逐金之法分化戎狄部落。回转京城不久,又跟着大军出征,来回奔波往返,提前打通了各个关隘的通关路引。

他本不是武人,是端王身旁的文士幕僚。这些天奔波下来,一路风尘,已显出些难掩的疲惫。

萧朔点了灯,倒一碗热茶过去:“景先生奔波劳碌,辛苦了。”

“不敢。”景谏忙道,“少将军——”

他话说到一半,又沉默下来,攥了攥拳。

云琅人不在房中,景谏放松下来,坐了半晌,低头苦笑了下:“与少将军比……我这哪里算得上是奔波劳碌。”

当初他误会云琅,是以为云琅为了自身,只顾逃刑,却冷眼坐视朔方军因此平白受牵连挤兑、边境防备因此溃散,动摇国本。

此番景谏领命,来往打通守关路引,一座座关走过,才真正知道了云琅当初做的事。

“汾水关守将说,少将军来时伤叠着伤,还在雀鼠谷助守军擒贼,捉了摸进来的辽人探子。”

景谏低声道:“平靖关从属义阳三关,险些叫金人偷袭叩开过,点燃烽火台,另两关却冷眼坐视。少将军领人在一线天拒敌,以五百步兵吓退了金人的数千铁骑。”

“金坡关外,辽金常年纷争,少将军带人重整了城防,才不再受战火袭扰波及。方城的防务少将军试探过,井陉关与喜峰口都被少将军揪出了辽人的探子。”

“函谷关与雁门关自不必说……居庸关的城门与铁蒺藜,都是少将军亲手布下的,当初辽人试探扣关,却因防备严密难以攻破,不得不暂时退去,否则早一路直下进了京。”

景谏苦笑,他双手攥得泛白,慢慢松开,活动了下:“天下九塞,少将军无一不亲自试过。我去时,也没一个守将不提起……不论他们那时如何说,少将军也不肯留下,在城中安安生生养哪怕一天的伤。”

明明只要躺上几日,藏得严密,哪怕只睡个好觉再走。不叫京中知道,未必就会牵连旁人。

枢密院是在借追捕云琅发落端王旧部,名为通缉追捕,实则只不过以云琅之事当成一把刀,排除异己罢了。

云琅自然清楚这件事,可纵然只是把刀,他也不曾叫枢密院握住过。

“王爷……”

景谏抬头看着萧朔,低声道:“早知道这些事,是不是?”

萧朔静了一刻,伸手拿过叫茶水沁得微热的紫砂壶,将杯中茶水缓缓续满。

景谏忍不住:“王爷——”

“他那时没有茶喝,连粗茶也不剩,便采了些树叶来煮。”

萧朔道:“累极了无处可睡,便在乱坟岗里,找没用过的新棺材。”

景谏视线一缩,沉默下来,低了头。

“就在这吕梁山里,他不肯去镇上讨吃的,又病得没力气打猎,在林子里躺了三日。”

萧朔垂眸:“我派去的人急得无法,又不敢惊动他。暗中捉了只兔子,扔在他身旁树桩上撞昏了,想叫他烤来吃。”

萧朔:“他醒来后,抱着那只兔子说了半宿的话。”

回来复命的人说,云琅养了那只兔子三天,有些力气了便爬起来,摘嫩草喂那野兔吃。

养到第三日,野兔跑了。

云琅才摘了满满一捧嫩草回来,靠着树桩远远看着,不曾去追。

……

“这些都在回报来的暗书里。”

萧朔搁下茶盏,视线平静,落在景谏身上:“搜集整理暗报……这一件事,我交给了你们。”

景谏霍然打了个激灵,脸色狠狠白了白。

他恍惚立了半晌,低声道:“我们,我们不曾仔细看过……”

萧朔看他一阵,重新垂了视线,慢慢倒茶。

云琅当初便不曾计较过这些旧部的误会,还因此敲打过自己的亲兵,不准这些忠心耿耿的下属一腔热血跑去,与昔日同袍反目成仇。

云琅不想计较,萧朔便也放下,不曾因为这些事发落追究。

“可有些事,该是原本的样子。”

萧朔看着景谏:“世上有人在铺路,用血用心,血肉叫世事消磨尽了,就用脊骨。”

“铺路的人,不求世人对得起路。”

萧朔敛起袍袖,将一盏茶推过去:“我求。”

景谏咬着牙根,再压不住满腔歉疚愧悔,起身道:“我去找少将军赔罪。”

当初那一场误会,他被云琅的亲兵裹着棉被发泄一般不声不响揍了一顿,心中便已知了错。

这些日子,景谏主动请缨,马不停蹄四处奔波,是想力所能及做事,更是因为无颜再见云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