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1)(1/2)

我和青衣?听到周行知的话后,秦冉脸上的表情有了明显的变化,似乎多了很多无奈,青衣是不是和你说什么了?

周行知点头,青衣求我,求我让她和你在一起。也不知道是处于哪一种心理,周行知隐去了钟青衣作为掩饰的住字,直接把她的心意直白的说了出来。

秦冉无奈的笑了一下,她还真的是大胆啊,如果追究起来的话,她的脑袋就没有了。

是的,看来青衣很喜欢母后你。周行知点头表示肯定。

那陛下,你是怎么看待我们之间的这一段关系的呢?秦冉问道,脸上的表情没有一丝破绽,但是心里已经开始有些紧张了。

周行知已经不是需要她辅导的小皇帝了,她现在已经把皇位坐的非常稳了,兵权加身的皇帝,比起一般的皇帝都要强势许多。她和青衣在一起的话,对皇室来说是个非常非常非常大的丑闻。

我需要听一听母后的意见,如果青衣不是一头热的话周行知没有把话说完,换了一种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母后帮我很多,现在我或许可以回报母后一二了,如果有想做的事情,母后尽管去做就是了。

听到周行知的回答后,秦冉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同时开始庆幸自己一开始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青衣,有她在身边的话,我觉得很开心。秦冉说着眼里带着一丝迷茫,但她在我看来还是有些小了,我担心她对我的感情只是一时兴起,经不起时间的敲打。

听到这话后,周行知就明白了。秦冉也是喜欢钟青衣的,但是她害怕两人之间年龄上的差距,不敢把全部的心意都交付出来。

母后,你在这里担心也没有什么用啊,要让时间来敲打一下试试看,才能知道答案呢。周行知说道,想到钟青衣替她赚来了那么多钱以后,就开始为钟青衣说话。

嗯?秦冉有些惊讶,周行知不反对她就应有些意外了,但瞧这个架势,她不仅是不反对,还想牵红线?

我看得出来,青衣是个很有原则的人。周行知虽然是替钟青衣说话,但她也没有胡天海吹的,只是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而已,一旦下定了决定,她就会全力以赴。经商的时候是这样,研究的时候是这样,相信她对感情的事情,也会是这样。

秦冉听到后沉默了好一会,然后笑了出来,这次不是无奈的笑,而是轻松的笑。

陛下,我没有想到你会说这些。秦冉如实说道,这些话让我很意外。

不过母后,我有一句话是要所在前面的,如果你和青衣在一起了,你就不是我的母后了。周行知说道。

秦冉眨了眨眼,确实,那个时候的我没有资格当你

青衣算起来可是我的同龄人,如果我还称呼你为母后的话,她和我的辈分就不对了。周行知开口打断了秦冉的话,那个时候我就要跟着青衣喊你秦姐姐了。

秦姐姐?秦冉哭笑不得,你这是这是在胡闹啊!

当然,只是私底下喊喊而已,如果有大臣在的话,我还喊你母后。周行知笑着说道,她又不是什么大反派,为什么秦姐姐老是会把自己想得那么无情那么坏呢?

作者有话要说:搓手手

第69章

在秦冉面前表明了自己态度以后, 周行知就没有干涉两人的事情了。原因很简单,有更大的麻烦找上她了。

嘉亲王这个没有脑子的人,他的五万人是从边境抽调过来的。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个消息传到了匈奴那边去, 让他们莫名其妙的有了信心,开始召集大军攻打还没有彻底恢复过来的沧南城。

陛下,是时候让那些匈奴见识一下我的周朝火炮的厉害之处了!相比起上次的匈奴来犯的时候, 这一次的朝臣格外的亢奋,就连上了年纪的兵部尚书也恨不得直接提枪上阵。

尚书大人说的是, 那事情就这样定了吧, 从京城附近抽调出八万人,加上朕自己亲自培养出来的两万人, 一共十万将士, 七日后和朕一起北上解决匈奴吧!周行知顺着说道,来人,拟旨,马上把朕御驾亲征的消息放出去!

不是, 陛下您怎么就御驾亲征了?兵部尚书马上阻拦道,臣的意思是可以把火炮运送到边境去, 不是让陛下您过去边境啊。

朕知道,但是朕想要御驾亲征。周行知说道,嘉亲王进城那一日的事情想必爱卿们也知晓了,地方卫所的反应速度太慢了, 干脆就趁着这一次进攻匈奴,拉出来练练兵吧。

听到周行知的话以后,底下的大臣开始偷偷摸摸交换眼神。随着嘉亲王被清算,他以前干的那些事情也差不多被挖了出来。靠近京城的几个军营反应确实都太慢了, 尤其是都指挥使,竟然真的听信了所谓的威胁磨磨蹭蹭不肯出兵。

陛下,士兵可以从附近的卫所里面抽调出来,但是陛下您不能去,您是万金之躯,要在路上出了什么差错,臣等就算是以死谢罪都不够啊!兵部尚书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大殿上基本全部的官员都站了出来,劝说周行知不要御驾亲征。

周行知挑眉,朕要是一意孤行呢?

大臣;您要是一意孤行他们能怎么办,难道要以死明志吗?

陛下,您是一国之君,不能涉险啊。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礼部尚书一边说一边疯狂的给叶丞相甩眼色。在这个大殿上,如果有人可以和陛下对着来还不出事的话,那个人肯定就只有皇后的生父叶丞相了。

陛下,在有火炮的前提下,臣认为这一次肯定是周朝胜利,所以陛下不必为战局担心,在京城里等着捷报传过来就是了。叶丞相也犯难啊,他算是比较清楚周行知脾气的人了,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早在周行知开口之前,肯定就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安排。周行知的决定,已经不是朝臣三言二语就可以改变的了。

丞相的话说得有道理,这一次我周朝肯定是胜利者。周行知说着顿了一下,看到松了一口气的大臣后,又继续开口,正因为是这样,这次战役根本就没有什么危险性,那朕御驾亲征一次也无妨了。

陛下,不行,您要是出事了,让我们怎么办啊。礼部尚书急了,陛下这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呢!要知道那群匈奴人可都是穷凶极恶之徒啊,就算他们有火炮可以压制他们,但是打仗什么的,总归是不安全的啊。

朕要御驾亲征不仅仅是因为一时兴起,朕在幼时,二皇兄待朕很好。周行知说着脸上的表情突然严肃了起来,朕记得二皇兄是在对战匈奴大王子的时候遭遇不测的,所以这一次朕不仅要御驾亲征,还要砍掉匈奴大王子的脑袋,帮二皇兄报仇。

周行知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非常严肃,姿态也很强势,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可以反驳的地方。

原本周行知的说辞就很难让人反驳,这下还加上了要为兄长报仇的理由,底下的大臣就更加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反对的。翻来覆去也就只能说陛下年纪轻经验不足、陛下没有孩子万一出事周朝就完蛋了、陛下是万金之躯不可涉险云云。

好了,诸位爱卿不需要劝朕了,朕早就三思,六思,九思了,匈奴,朕一定会亲手击退。周行知开口宣布了最后的结果,另外朕不在这段日子,朝政上的事情就交给六部尚书和丞相一起协同处理,如果六部尚书和丞相的意见不同,那就去询问皇后吧。

皇后一直都陪伴在朕的身边,朕的心思想法,皇后最清楚不过了。周行知又补充了一句,避免百官借题发挥攻击叶宁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