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云馆(2/2)

“不过......”翠娘觑了眼柳青萍神色,接着道:“娘子怎的中意起这外乡郎君了?咱们长安城的勋贵不说是满大街吧,随便寻个巷子,一杆子打过去,总能砸中一两个的。再者说,听闻这虞姓郎君早都被那郑妙儿笼络去了。”

柳青萍却再没有搭腔,依旧步履匆匆地赶路。

却说这乘云馆是北里三曲中极富盛名的妓家,这才辰时刚过,柳青萍和翠娘方行至巷口,馆内北堂二楼的厢房里就传来吟诗唱和、宴饮欢乐的声响。及至门前馆内中堂也传来阵阵乐声,琴瑟琵琶、丝竹管弦,好不热闹。

而这乘云馆里之所以这样热闹,还要从当今圣人说起

圣人颇好宴饮舞乐,更在大明宫内新置了云韶府,承应宫廷乐舞。还拔擢了一位优人为音声博士,官从八品上。上行下效,时人多好奢靡馥丽之风,以游宴玩乐为雅事,善谈雅言能为席纠的勾栏娘子皆被尊称为都知,风流雅士更是以自己诗文能得伶人妓家传唱为幸。是以,平康坊北里有头有脸的小娘往来的皆是衣冠勋贵。平日里的吃穿用度怕是比许多官家女儿还讲究。

且说这平康坊就位于皇城脚下,北边崇仁坊是举子聚集处,东面靠着东市,南临万年县衙所在的宣阳坊,可谓占尽地利。广乐公主和丞相李宗嗣也居于此处,平康坊自然是勋贵云集。

而能在这寸土寸金的平康坊独占一隅的北里,自然也有自己的依仗。这依仗便是弘农高氏一族,弘农高氏先祖不过是齐魏小小校尉,后于乱中因从龙之功受封开国郡公,就封了平康坊这一隅做了宅院,太宗朝时高氏把这座大宅拆做三条曲巷,原本是豢养家伎的地方,渐渐有了如今风流光景,而在这北里三曲,乘云馆便是第一等的风流去处。

柳青萍远远的听见中堂传来的乐声,就知晓乘云馆每旬一次的考校开始了。她暗暗叫苦,穿过垂花门,疾步朝中堂行去。不想却在抄手游廊的一处水榭被人拦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