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1/2)

最让人觉得今年惊奇的是,坐在一张椅上,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裙装,正坐在位上就着点心和杨夫人说话的女子。

沐岚郡主竟然也来了?

这沐岚郡主不过上月来京城,素来少与人交往,京中的夫人小姐邀请其参加茶会她也鲜少出面,今儿个却到了韵宁郡主的及笄礼上,若说两人有交情,别人只怕是不信。沐岚郡主和皇家是一体的,这是代表了陛下也对沈云卿的及笄礼很关注,派了沐岚郡主来参加的吗?一时之间,众人心里就转了好多个弯。虽不能肯定究竟是为何,但到底海氏觉得抚安伯府君恩隆重,不可怠慢。

开礼时间到,沈茂首先站起来,他一身簇新的长装,整个人脸上带着一股洋溢的喜悦,对着众人致辞。而云卿此时也由走到了门前,透过门口稀疏的缝中听到沈茂说:“请沈云卿入场拜见各位宾朋!”

安静又热烈的气氛之中,一位身穿香妃色宽大长裙,衣袂当风,飘飘似雪的少女从掀开的帘外走进了屋内,她的身后跟着四名穿着同样青色袄子的丫鬟,个个眉目清秀,然,在她们的衬托下,少女的姿容更加突出,宛若星辰拱着明月,那长裙的裙摆枝枝相连的繁杂花纹,宛若水云一般随着她轻巧的步伐铺延在众人的眸中。

云卿微垂着头,面色沉稳,步履不缓不急,在众人的目光下,徐徐的走到了最中间,她的乌发垂直的披在身后,随着走动的时候,散发出一股清香的芬芳,举止从容,如同最端庄的女子,最高贵的公主,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谢氏看着云卿走出来,眼圈微微发红,脸上却带着一抹淡淡的骄傲来。刚才云卿走出来的时候,她清晰的看到众人眼底的惊艳和满意,这是她的女儿,从一个小粉团子长成一朵耀目的花朵,绽放在众人的面前。

云卿跪在早就有人准备好的团垫上,流翠,青莲,问儿,飞丹四人也跟随着她跪下,额头触到相叠的手背上,曼声道:“云卿拜见祖母,父亲,母亲,感谢生养教养之恩。”

安雪莹看着云卿及笄,双眼里有着激动,及笄之礼的举行,代表着女子的成年,也代表着女儿家可以嫁人了,她自己的婚事已经有了着落,想着的就是云卿的,也不知道哪家公子会有福气娶到云卿这么好的妻子。

秦氏如今成了永毅侯的继室,今日也是受了李老太君的嘱咐,一定要来参加云卿的及笄礼。如今云卿在京城贵女中的名气是十足十的响亮,而且这名声除了拿她的出身做话柄外,其余的都是赞誉较多,李老太君一心想要耿沉渊替永毅侯府再次光耀门楣,自然也分外看重云卿这个耿沉渊的义妹。只是依着秦氏和谢氏的关系,就算李老太君不开口,她也要来观礼的。

秦氏没有女儿,看到云卿就想到当初自己还在乡下时遇到这个眉目流丽,性格坚毅的少女,看着她经过那些大风大浪走到如今的位置,成为了朝中尊贵无匹的郡主,她的心中是替儿子惋惜的,若是云卿做她的儿媳妇多好,又漂亮,又能干,又是和沉渊相知相惜,不嫌弃她的出身,简直就是最好的儿媳人选,可惜两人之间并无男女之情,她也只好收了这份心思。

耿心如站在秦氏的旁边,看着秦氏双眼慈爱的望着云卿,在心内对这个罪臣出身,做了一辈子民妇的大嫂暗自冷嗤,沈云卿不过给了她几两银子而已,就感动成这样,沈家有钱,那银子不过杯水车薪,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只秦氏和耿沉渊两人当成不得了的大恩记在心底。特别是秦氏,在李老太君面前的时候,说起沈家简直跟说个菩萨一样,弄的李老太君也对沈家格外看重,至于吗?

她的双眸在沐岚郡主面上流过,就一个商人之女而已,连沐岚郡主都来了,她还是养在李老太君身边的,及笄之礼上都没有这么隆重,沈云卿她凭什么得了这么好的!

耿心如从被选秀的名单上卸了下来后,对云卿就有一种若有若无的嫉恨,这个嫉恨终于在今天的及笄礼上化作了一把实质的刀,狠狠的刮着她的心脏,过了年,她就十八了,当初李老太君留着她,便是有想着选秀将她送进宫中,谋得圣宠,替永毅侯府得一份荣耀,如今选秀已过,等到下一次选秀,她都二十有余,那是扎扎实实的老姑娘。

想起在薛国公府时,看到莹妃那一身的荣耀和华贵,连丧礼这样的地方,明帝都因为宠爱让莹妃来了,她难道比莹妃差很多吗?在耿心如的心底,总觉得自己比谁都不差,安露莹那出色的容颜和宁国公的家势被她忽略的彻底,似乎忘记了她只是一个记名在李老太君名下的嫡庶女而已。

好在秦氏的儿子耿沉渊得了明帝的重视,如今升了龙阁图大学士,官职从五品,虽然官职不高,可能够行走于御前,每日能在明帝面前说的上话,是个相当有重量的位置。再有李老太君这个母亲,耿心如感觉自己借势再找个人家不成问题。

眼看沈云卿已经簪好了钗子,由主宾在送上祝福,耿心如的眼底闪过一抹嫉妒,不知道沈云卿以后会嫁到哪里去,又会嫁给什么人,她的出身这样卑弱,那些豪门世家肯定是不会看上沈云卿的,世家之间联姻,可少不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就在云卿行及笄礼,同时被怀着各种心思惦记她婚事的人想着的时候,御凤檀也朝着明帝的养心殿中去了。

青青的树叶上盛着一层薄薄的雪,像是叶上泛出的油光,一滴滴的顺着叶子的边缘掉落下来,养心殿周围的树木比起其他地方的来,显得格外精神一些,御凤檀用手指轻轻的一弹树叶,便见那水滴溅得冰花一般,四处飞去,他抿着唇低头一笑,卿卿及笄,他也要送她一份够大的礼才行呢!

------题外话------

还在出差,赶着车上码出这章的…

☆、136 殿内选妃

养心殿内,地龙烧的很旺,明帝坐在殿中主位上,皇后坐在一旁,魏贵妃坐在一把搬来的大椅上,三人旁边小太监手中捧着二十来卷画轴。

皇后用戴着鎏金镂空护甲的手接过一副来,展开在面前,唇带浅笑,道:“陛下,你看这位小姐如何?”

明帝手中端着一杯永安瓜片,侧头看了一眼,目光在画中女子的相貌上转了一圈,淡声问道:“这看起来面生,哪家的小姐?”

皇后端详了画上女子的容貌,圆脸大眼,清秀可爱,米嬷嬷将名册捧到皇后的面前,她看了看,笑道:“这是通政使章大人家的二小姐,今年十五岁。”

“嗯。”明帝轻轻的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声音,皇后听出其中没有反对的意思,随即让人把这卷画轴放在合适的人选那一列去。

御凤檀年将二十,身边连个通房丫鬟都没听说有,妾室,侧室也是一个都没有,虽然在贵顺郡主没和亲之前,御凤檀的正室位置是被预定的。明帝以前也旁敲侧击的让御凤檀先纳个妾在身边,但是御凤檀每次都是嘻嘻哈哈的笑过去,压根没放在心上。

说了两回,明帝也不能总去管着侄子的房中事,看他没什么压抑的倾向,也就不再提了。谁知贵顺郡主及笄后不久,今年本准备给两人寻了时间赐婚的,又出了和亲的事。瑾王那边也写了信来,大概意思也是说他没在身边,御凤檀的亲事就要明帝照看着点。

这意思就是要明帝赐婚了,男子到了这个年岁也的确该娶妻,明帝刚好就应承了下来,这段时间命了礼部将朝中正五品以上官员的嫡女生辰八字和画像都报了上来,打算给御凤檀指门合适的婚事。

皇后作为明帝的正妻,这等事肯定也会参与的,如今就是在挑选一个明帝觉得合适的妻子,虽然皇后不说多么的聪慧达人,可对明帝的心思还是了解一些的,她一面看着卷轴,一面和明帝交流着,对于一些重要官位,关键职位官员的嫡女,她一概让明帝看看之后再说。

“这个,是……”明帝看到其中一副画像,顿时问道,米嬷嬷连忙将名册翻开,“这个是孔老太师的曾嫡孙女,孔慈。”

听到米嬷嬷的话,皇后的脸色略微一变,望着明帝的眼眸里暗暗自责,刚才看到这个画轴的时候就已经直接放出去才好,还让明帝看到了,如何是好。

孔老太师是当今陛下的帝师,也是天下书生心中的孔大儒家,今年已经八十余岁,虽然有太师之名,但已经没有参与朝政,他的儿子现在在翰林院任清职,孙子只是在外任学堂夫子,未曾参与朝政。此原因并不是孔家后辈学识不精造成,而是因为久居深宫的东太后。

东太后是当年先帝的皇后,也是先帝的结发妻子,与先帝的感情极深,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东太后的位置一直无人能撼动,而东太后生下的二皇子也一直被先帝宠爱,如不是前头有个大皇子,先帝也许早就封为太子了。然,差一点,始终都不是,二皇子在众人的期望之中,一直是做未来太子来娇养的,只可惜到了最后,先帝竟然封了一直默默无闻的三皇子,也就是现在的明帝为太子。二皇子性子好强,哪里能忍得,竟然连同其他三人先一步集兵逼宫,先帝差点就要兵败,最后是九皇子,也就是当今的瑾王力战胜出,而二皇子兵败被活捉,便贬为庶人,囚禁在宗人府内。

因为二皇子的事,东太后的状况变得非常尴尬,她所教养的儿子竟然要杀害先帝,群臣纷纷上奏请旨要求废除东太后。但是先帝和东太后情深意重,一直将奏折扣而不发。岂料,东太后于众人先一步,以教子不善,母亲无能的说法,自请废后。先帝一听,哪里肯准,顶着众人的压力,无论如何也不肯将东太后废除,依旧和以往一样尊重东太后,爱及东太后。

东太后感恩之余,同时要求去看废掉的二皇子,在牢中不知道说了什么,劝说二皇子喝下了毒酒自尽。然后回宫再和陛下陈言错误,说如此不顾孝悌的儿子,绝不能存。二皇子本就已经让先帝失望,先帝自然并没有多在乎。紧接着,东太后以自身的力量支持三皇子登基,利用孔家在读书人中的名望,把三皇子一步步的变得众望所归。

而在明帝登基之后,因为身为庶子被立为储君,其中的困难重重,明帝心知东太后的帮助,将她也奉养了起来,不过这样的奉养,到底是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所以东太后日日夜夜都是居在深宫之中,礼佛吃斋,若无大事,绝不会出宫门半步。

在宫里的许多妃嫔,甚至都从没有见过东太后,更有甚的,以为宫中只有西太后,并且以为西是西太后的姓氏称呼,不知原来太后有东西两宫之分。

皇后在潜邸就嫁给了明帝做侧妃,自然是明白这段恩怨的,一时没想到礼部会将孔家女的画像也放了进来,也不知道明帝此时看到孔家人的画像会如何想,这些年明帝虽然没有直说,但是对孔家人进宫的事情一直都若有若无的在意着,否则的话,以孔家的名称,再做帝师也没有何难。

她打量着明帝的脸色,却见他神色淡淡的,并没有什么不悦,使了个眼色,让米嬷嬷将画轴放到淘汰的那一圈里边去了。

接下来的查看,皇后是格外留心,她先看名册,后看画轴,见到不合适的也会拿给魏贵妃看,毕竟在明帝面前,还是要做出恭顺的模样来。

魏贵妃如今同皇后协理六宫,头上梳着高高的牡丹髻,簪着的翡翠金步摇,将她平和的面容也生生带出几分雍容华贵来,虽然如此,但是面容没有趾高气扬的模样,皇后将想要淘汰的人放到她面前,她大多数都是微笑着道:“姐姐是六宫之主,合适不合适姐姐做主就可以了。”

皇后本来是想要她做这等子黑脸人,谁知魏贵妃也是成了精的泥鳅,哪里能随意上当,睨眼道:“陛下让妹妹帮本宫协理六宫,就证明了妹妹的才德出众,妹妹又何必谦虚。”

见两人说话,明帝掀了眼皮望过来,魏贵妃柔和的一笑,心里暗自咬牙,皇后是不甘心自己分了她的权利,如今故意在陛下面前找她的茬呢,若是她表现的再是半点不通,毫无主见的样子,岂不是证明了无才。

皇后缓缓笑着,笑容如同春天柳叶上的水滴,轻飘飘的浮在上面,她从内侍手中拿起下一幅画卷展开了手中,目光凝在画卷之上,却是微微一滞,脸部不自觉地动了动,便合了起来,想要将画卷放在不合格的一圈。

魏贵妃见她神色略微不对,便凑过去一看,但见画中女子明眉皓齿,艳姿丽容,好不动人,眼里闪过一道暗光,面色却依旧柔和,在米嬷嬷前接过那画卷,巧笑道:“这个不错呢,姐姐果然好眼力。”顺手便让宫人放到了合格的那圈去。

直到外面有宫人传来到御凤檀到来的时候,皇后和魏贵妃也将人选定了,交给明帝看过后,点头应下。

御凤檀从门前进来,银白色的大氅带起一阵风雪的寒气,为色调凝重的大殿中带进了一抹轻鲜的气息,他随手将大氅交给一旁的宫人,上前笑道:“大冷天的风雪呼呼,外头雨雪交夹,陛下召臣来,不知为何事?”

他本就是明帝看着长大的,在明帝面前的时候,举动也随意,除却瑾王那点,对这个侄子,相对来说,是亲切的。当初先帝众多儿子,因为一场叛乱,死的死,贬的贬,最后留下的也就那么两个,都发配到了边远的地区,唯独御凤檀做为质子留在身边,是质子,也是侄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