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5节(1/2)

这猫养熟了,王向红一声‘给他暖暖身子’,这猫便趴在王忆肚子上开始‘咕噜咕噜’的念佛。

王忆可以上手撸,撸的他是眉开眼笑。

家乡真好啊!

王向红的儿媳妇秀芳回来了。

这是个健康、强壮的少妇,剪着齐耳的短发,没什么发型,可打理的一丝不苟,一点不乱。

她面色是渔家人常见的黑黄,双眼炯炯有神,上身蓝色列宁服洗的发白,下身裤子打着几个补丁。

与公公王向红一样,她走起路来带着风。

王忆下意识多看了秀芳两眼,她身上有股劲、有一道精神气。

在他印象里,他已经好些年没见过这样英姿飒爽、昂扬积极的女子了。

秀芳去厨房忙活一阵先给王向红和庄满仓端去一壶茶水,又给王忆端来一碗散发着清凉滋味儿的热水。

她很大方的笑道:“你是去东北的祥文大伯家的弟弟?那你知道我给你煮的这是什么水吗?提醒你一下,你们东北可不种这个。”

王忆说道:“是薄荷水。”

秀芳笑着点头:“薄荷是好东西,熬水能治晕船,做菜能生吃能熟食,晒干了燃烧了还能驱赶蚊子苍蝇。”

“来,喝两口,我给你加了糖精,好喝呢。”

于是王忆躺在躺椅上撸着猫又喝上了热乎的薄荷水。

王东峰后面回来,一手拎着一个篮子,全是鲜活的海货,螃蟹、海螺、鱿鱼、蛏子、海参等等。

秀芳撸起袖子忙活,庄满仓出来劝说道:“弟妹,别忙、简单弄两个菜就行,每次过来都麻烦你们,我过意不去。”

“你过意不去你就多吃,你多吃了我们就欢喜。”秀芳回头笑着说。

庄满仓说道:“我哪次吃的少了?但你们做太多,这太客气,太见外!”

王向红将他拉回去:“喝水、喝水,你这次过来还给我带了茶叶、带了消炎药呢,你更见外。”

庄满仓回去喝水了,王忆也在喝水。

薄荷水甜滋滋。

他喝的美滋滋。

喝完之后他就不好意思了,秀芳一个人在厨房忙活,又是洗又是刷,他躺在这里晒太阳不像回事。

于是王忆便把猫放下去帮忙。

正在念佛的猫愣住了:我那暖暖和和的人肉垫子呢?

王忆要帮忙,秀芳坚决不让他插手:“你个大汉子哪能干这些活?难道你要跟嫂子一样围着灶台转?你得去摇橹、扎海参、洒渔网!”

一听这话王忆有点懵。

摇橹、扎海参、洒渔网?

这可都是力气活,相比之下他还真愿意围着灶台转。

他父母没的早,所以很小就自己下厨房,厨艺还真是不错。

秀芳很犟,可王忆更坚持。

最终没辙,她只好让王忆帮忙洗蛏子、刷海螺。

王向红家的厨房也是杂物间,里面堆着干柴、放着渔网渔具,屋顶墙壁都被油烟熏得漆黑,一进来有股腥味,因为它里面还晒着鱼干、存着虾皮虾米。

秀芳准备煎个鱼干下酒,便让王忆去挑几条好鱼干。

她叮嘱道:“你挑马面鱼干,这是甜晒鱼干,不咸,下酒合适。”

王忆去拨弄鱼干,然后看到绳子上还挂着几块黄褐色的胶皮状东西,有大有小,大的从平面来看像军用水壶。

他定睛一看觉得有些眼熟,问道:“嫂子,这是不是鱼胶呀?”

秀芳回头随意看了看说道:“对,是鱼胶,早年我公爹在广粤的老战友来看他带来的。”

“前几年我公爹忘记还有这些东西,都压在箱子底下受潮长霉了,还是去年过年收拾箱柜又找出来了,想晒晒看能不能吃。”

王忆说道:“这是什么鱼胶?我听说鱼胶很贵的。”

秀芳说道:“贵啥贵,老辈时候用来糊弄地主老财的东西,现在都讲科学、讲文明,鱼胶这东西就是菜、就是胶,前几年供销站都不爱收。”

“来,你选好了鱼干过来给我搭把手,把盆里水再换换。”

王忆迅速挑了一些品相好的鱼干赶回来:“好!”

日落西山,夜幕降临。

天涯岛上更热闹了,出海打渔的船纷纷归来,下地干活的妇女也回家了。

最后一抹夕阳余晖洒落渔村,岛上的屋树路船都带上了淡金色。

炊烟袅袅,父母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不绝于耳:

“狗宝,回家吃饭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