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61节(1/2)

听到这话赵绿萍顿时惊讶了:“还有这样的鸡肉?噢,我知道了,跟酥鱼一样,骨头都酥了!”

“对,骨头酥了,我听娃他爹说这是一个叫安德的地方的名吃,人家那里做这个有名的,往首都卖呢,大会堂里开国宴也有这道菜。”凤丫将昨夜刚听来的话半炫耀的说出来。

赵绿萍惊叹:“这是王老师在首都买的吗?首都就是不一样。”

“就是不一样。”凤丫跟着感叹。

太阳越来越高,海雾开始淡薄。

凤丫站在门口往海上看了看,确定今天是个好天气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去把自家老爷们给叫起来。

大胆起来摸了块报纸撕成的卷烟纸卷出个烟炮仗塞嘴里。

凤丫见此很不高兴:“刚睁开眼就抽烟,咋了,你是烟囱成精?”

大胆嬉皮笑脸的上来伸手摸她:“我不是烟囱成精,我是长了根烟囱……”

“滚,一天天的没点正行。”凤丫不高兴,“上次美妮来不是说了吗?城里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抽烟有害健康,你看你睁开眼就抽烟,不要健康了。”

大胆见缝插针在她胸口抓了一把,然后曲起膝盖伸手抠脚:

“科学家懂个屁?他们研究什么了?让他们来研究研究寿星爷,寿星爷每天起来不出被窝先来一袋烟,每天睡觉下了被窝又是一袋烟,结果活到一百多。”

“再说了,美妮那个丫头你不了解?仗着住进城里吃商品粮了看不起咱穷亲戚,她对我是横挑鼻子竖挑眼……”

“那是你人不行。”凤丫打断他的话,“赶紧起来好好收拾收拾,今天姨领着美妮过来,我把王老师也叫过来了,给他俩相个亲,说不准能凑一对。”

“凑一对?凑个屁!”大胆不屑,“王老师那是首都的大学生,79年的大学生啊,沪都的海关、国家的大使馆都有同学,他是文曲星,美妮配得上他?”

凤丫说道:“你最好求观世音娘娘保佑能配得上,他俩要是看对眼了,那王老师以后叫你叫姐夫,他有酒有肉肯定少不了你的。”

大胆愣住了。

凤丫去忙活做早饭,他往左右看了看,见没人赶紧又仔细卷了一支烟往南鞠躬:“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娘娘保佑……”

临近中午,阳光灿烂。

早晨如美人呵气般的淡雾消散无影,一艘艘船航行海上。

有船回来,一个戴着蓝色解放帽、穿着双排扣女式列宁装的妇女提着包下船,有青春靓丽的姑娘跟在她身后。

王向红与她们同行。

下船后妇女道谢:“王支书,这趟可是多亏你了,跟着你占了个光,竟然坐上了公家的船。”

王向红咂巴着烟袋杆笑道:“不用谢我,得谢我们队上的王老师,我能坐这油船也是沾他光,那个跑外岛的邮递员同志跟他是好朋友,还说一起打过小偷是战友呢。”

凤丫领着王状元迎上来:“姨、美妮,就你俩来了?我姨父没来?”

妇女笑道:“你姨父厂子里忙,他出不来。”

凤丫又恭敬的问候王向红,王向红一挥手:“忙你们的,亲戚见面有你们聊的,我先走。”

妇女把提包交给王状元:“草鞋都这么大个子了?随他爹,结实!”

凤丫说道:“还不赶紧叫姨姥?”

王状元拎着提包就跑。

妇女急忙说道:“包里有称的饼干、白糖,还有一盒二食厂的麦乳精,你别撒了!”

凤丫骂了一句,领着亲戚在后面走。

她好奇打量表妹美妮,美妮漫不经心的说道:“咋了,姐,认不出我来了?”

凤丫接话道:“真认不出你来了,你怎么把头发剪得这么短呀?”

“快别说了,”妇女叹气,“这丫头真是反了天,不跟我和你姨父说自己去剃头铺子……”

“什么剃头铺子,那叫美发馆。”美妮打断她的话,“我这头型也有讲究,这叫幸子头!”

“什么头?杏、杏子头?”凤丫仔细打量,“还别说,确实像个杏!”

妇女闻言哈哈大笑。

美妮说道:“姐你这是落伍了,是曰本的幸子、《血疑》里大岛幸子留的头型!还有我这衣裳,你看、你看!”

她手臂伸开,衣袖下端很肥大的张开了。

凤丫吃惊:“这是啥?袖子怎么跟个翅膀似的?”

美妮得意的说道:“幸子衫,跟我的幸子头是一套的,都是电视剧《血疑》里女主角的打扮,现在可流行了。”

说着她又摇摇头:“噢,天涯岛还没有通电,自然没有电视,表姐你不知道《血疑》是吧?现在在沪都和咱城里可火了。”

妇女说道:“这个电视确实好看,可惜咱家里没有电视,我只跟着你姨父去他们主任家里看了几集。”

美妮说道:“没事,妈,《大众电影》上说了,以后中央电视台也要放,可能是后年放,到了后年咱家就买上电视了。”

“姐你到时候也去看,可别带姐夫,大岛幸子可俊了,我姐夫看了说不准要跟你打离婚,哈哈!”

妇女拍了她后背一巴掌:“别瞎说。”

凤丫不在意她的话,笑道:“行,等你家买了电视,不忙的时候我去看看,都说看电视看电视,咱还没看过呢。”

她走了一会忍不住的说:“这衣裳挺好,就是耗布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