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3节(1/2)

王东峰擦着汗水下来,气喘吁吁:“还是、还是王老师厉害,王老师你真的、念过书就是不一样,脑子、脑子真好使!”

一个少年往外跑:“我去找我爷爷,让我爷爷做个木架子装上个板凳面,这样可以坐在上面蹬。”

“真是好主意。”一行人赞不绝口,“这样不光能发电,还能学骑自行车呢!”

“对,听说城里人现在都会骑自行车。”

“不可能,城里也没多少车,现在一辆永久牌的二八大杠要一百五六十元呢,什么样的家庭买得起?”

孩童们看到没人蹬发电机了,他们抢着上去蹬。

小孩们能闹,他们互不相让很快嚷嚷起来。

王向红背着手进来,面色严肃:“这都是在干什么呢?吵吵闹闹像话吗?不像话!”

“都下来,让我上去试试。”

孩童们呆呆傻傻的下来,王向红上去小心翼翼的踩起脚蹬,竟然踩的还挺好。

王东喜立马赞叹。

王向红得意的说道:“以前在武工队的时候,我们就有一支手枪机动队——腰里别着短枪、脚下骑着自行车,在大岛神出鬼没,让鬼子和反动派闻风……哎哟娘咧!”

他闪着腰了。

王忆赶紧上去扶他下来,他感叹道:“岁月不饶人,终究是上年纪了。”

他这次来是赶人的,让大家伙赶紧回家休息,毕竟明天还要上工。

王忆上午领着学习,中午去了第四组。

去第四组跟要出海一样,得先坐船上一座小离岛,第四组就在这座小离岛上。

所谓离岛便是字面意义理解的那样,海上离开陆地的岛屿,相对内陆海福县所在的主岛是离岛,相对主岛那天涯岛是离岛,相对天涯岛这座小岛是小离岛。

小离岛的面积不大,跟半个标准足球场差不多,上面分散着十一二座房屋,一共生活着十户人家。

队长划船带他上岛,笑道:“人家都管我们第四组叫第三极——海福县的外岛这是第一极,外岛的天涯岛是第二极,天涯岛的第四组就是第三极。”

王忆也笑:“别这么说,你们这是海景房,四面八方都是海景,这是海上度假别墅,城里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队长叹气道:“哎呀,他们可别羡慕,实在羡慕的话我跟他们换换生活。”

他们说着往家里走。

第一户人家是个低矮的老海草房,一个老人抄着手在门口晒太阳。

队长跟他打招呼:“小爷晒着呢?这是咱队上的王老师,你还没见过吧?”

老人面容清癯带有菜色,头发茂盛但左边有一块头皮光秃秃的有个大疤,连带着左边半个耳朵都没了。

他慢慢睁开眼睛扫了眼王忆,满脸的冷漠,十足的面无表情。

看着老人王忆心里有点畏惧,他们之前见过几次,每次带学生来海边捡大叶海苔都能看到老人在小离岛偏向天涯岛的海边上。

这老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种严厉、不好说话的老古板,他的冷漠跟昨天中午流氓头子宋大元不一样。

一个是装酷,一个是真冷酷。

老人看着王忆,徐徐站起来将抄在一起的手伸出来:“王老师您好。”

语气很客气。

“小爷您好。”王忆赶紧跟他握手。

老人的右手只有三个手指,小拇指和无名指都没了。

队长笑着介绍道:“王老师你别看小爷不笑、老是板着脸,其实他人可好了,我爹娘身体不便,我家孩子都是他帮忙照看,他可喜欢孩子了。”

“还有你别怕小爷头上的疤还有断了的手指,这都是他在高丽打仗打的……”

“您参加过高丽战争?”王忆突然想起一件事!

当初他第一次坐波叔的船上天涯岛,波叔曾经提到过王家有个在高丽打过美帝的老兵,不过只是提了一嘴。

当时他无论如何想不到自己会来到82年,所以也没有仔细询问老人的旧事——

说来他一直没机会去详细了解王家从八十年代之后的历史。

但这段历史他肯定要了解的,他得知道天涯岛是怎么衰败的,以针对性的扭转王家的命运。

老人没有回答他的话,冲他点点头示了个意又坐下了。

队长带王忆继续走,解释道:“王老师你别对小爷有意见,他耳朵不好,有点聋了,所以对谁都这样,爱搭不理。”

“外面的人造谣说他是逃兵所以不敢跟人接触,其实不是,他就是、他就是我也搞不懂,他就是不喜欢跟人打交道。”

四组的人家都穷,队长家倒是有院子,院子里放的都是些破烂,散发着腥臭和肉香交杂的怪味。

他家用家徒四壁太贴切了。

王忆没去卧室看,只看堂屋仅有一座自己钉的桌子和几条高矮不一的凳子。

凳子无一例外都断了腿是后面自己修补的,有的甚至四条腿样式都不一样!

黄小花在厨房忙活,看见王忆来了赶紧迎出来:“王老师来了,我家落后,委屈老师了,你坐下喝口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