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22节(1/2)

好几年?

这就没啥意思了。

不过他还抱着侥幸之心:“是落到你们家里好几年吗?那你们是在哪里买的?这砂锅看起来挺好呀,像是有年头了。”

“是在供销社买的,我结婚那年去买的,它不是看起来好,它实际上就是好,婺州那边窑洞烧出来的。”王东方随意说道,“来,你赶紧拿筷子……”

“不急不急。”王忆想先确定一下这砂锅是不是有利可图,“东方哥,你去供销社买的时候,这砂锅有几个?都是一样的吗?”

王东方说道:“我去库房挑的,几百个吧,那肯定不一样,我挑的这个最好,你看这肚子多圆润?有没有感觉它很喜庆?就像是怀着小砂锅?”

听到这里王忆死心了。

就是同一批次出来的普通砂锅而已,七几年的东西,估计带回22年也能卖个几百块,现在有些人家讲究用老砂锅煮东西,说是这样煮出来的香。

他们说的相关原理跟三国演义黄酒坛差不多,老砂锅是陶器,煮了几十年的菜,菜香味调料香味渗进坛子里。

可是王忆不敢苟同。

砂锅可是直接下筷子的,那几十年下来口水不也得多多少少渗进坛体内了?

王东方继续催他:“你赶紧吃,吃完了不用收拾,让大迷糊弄下去,然后你嫂子就收拾了。”

“我先走了,你可千万别麻痹大意,伤风感冒不能拖,小毛病会拖成大毛病!”

王忆说道:“行,我觉得我吃完这砂锅就好了。”

他回屋里拎了两块腊肉下来递过去:

“东方哥,你拿这个回去,用干辣椒一爆炒好吃呢。”

“腊肉呀?”王东方新奇的看向他,“你从哪里弄到的这样好东西?”

不等王忆回答他又恍然的说:“噢,是前两天你同学给邮寄过来的吗?真好,羊城的腊肉呀,我爹以前在那里有战友也给送过,蒸烂糊了爆炒确实好吃。”

王忆塞给他:“你们吃过就行,那我先吃饭了,海鲜砂锅炖时间长了肉就老了。”

王东方想放下,可肚子里确实缺油水想吃肉,犹豫一下嘿嘿笑:“那我跟你不客气了啊,跟你太客气反而显得咱感情浅了。”

王忆推他一把:“哥你跟我客气个卵子嘛,都是一家人,你客气了我不高兴!”

王东方拎着腊肉愉快的离开。

路上举起来闻了闻。

嗯,熏的真香,肉是真肥,一摸一手油!

王忆这里没了煤炭炉子但有防风炉,而且防风炉口径小,正好放下砂锅。

他开炉调整了火候,小火慢慢煨着锅底,热气冒的更加浓郁,汤汁发出‘嗞啦嗞啦’的声音开始翻腾。

这是一锅海鲜砂锅,有粉丝、有白菜、有祛寒的姜片和一些枸杞,剩下的是海鲜食材。

藤壶佛手贝给汤提鲜,文蛤打底,梭子蟹、对虾、蛏子、淡菜、滑皮虾、竹节虾为主,往下一捞又有海参又有鲍鱼,更有好些软软的牡蛎肉。

鲜味扑鼻。

这得赶紧吃,海鲜特别是牡蛎肉一旦炖时间长了不光没有鲜味还会口感极差。

王忆一边吹气一边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牡蛎肉进嘴里。

这个最嫩要最快的吃。

嘶嘶,又烫又鲜,吃下去后热乎乎、暖洋洋!

这让他很满足,坐在窗边慢慢吃着往外看,心满意足。

雨量变小,海风轻缓,吃饭时间碧绿的岛上没有多少人出门,天地之间好像只剩下了这座岛屿和那些袅袅升起的炊烟。

白烟混入风雨里,慢慢悠悠的飘荡着。

这一刻时光走的好像慢了起来。

王忆深深地呼吸一下,清冽的空气、鲜美的香气,天并不蓝云更不白,可他就是感觉神清气爽。

好像感冒被一锅‘咕嘟咕嘟’的砂锅给治愈了。

下着雨爬山危险,而且学生淋雨也容易生病,王忆便去教室说了一声:“大家自行安排吧,愿意学习的就看看书,想休息的就玩一会。”

“但是都记好了,玩闹可以绝不准去打扰到学习的同学!”

“明白了吗?”

挤在一个教室的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明白了!”

王忆点点头。

学生们分开回各自教室,然后齐刷刷的翻出课本开始学习,没有课本的则去有课本的同学身边凑着学习。

这把王忆看的一愣一愣。

如此好学吗?

他对学生说道:“你们不用为了应付我故意表现的好学,想要玩的自己玩好了,王老师不会禁止你们玩闹。”

一个学生说道:“我不去玩闹,我要学习,我要当助教,吃香肠包子、吃肉粽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