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42节(1/2)

大胆踢了他一脚呵斥道:“你去干活、都去干活,我跟王老师在这里进行高层谈话关你们一帮兵什么事?”

其他人顿时哄笑。

王忆也笑,问道:“是不是咱队里财政紧张,只够买这些电线杆?”

大胆说道:“不是,是技术员来咱岛上后看了看,说咱外岛的生产队还没有大规模通电的,这方面他缺乏经验,得回去跟同事研究一下才能指导咱队里的工作。”

“另外到时候要用的电线杆肯定多,木头电线杆也不便宜,要十四五块钱一根呢,所以如果咱要大规模的用,电业局会支援咱岛上建一个沥青锅,然后自己生产这种电线杆。”

王忆疑惑的问:“生产电线杆还得用沥青啊?”

“对呀,你看这电线杆下面要埋进地里这一截不就是抹上了一层沥青吗?”大胆用脚踢了踢旁边的木质电线杆。

这时候张有信问道:“王老师,你们要不要卸粮食了?”

听到这话正在埋电线杆的民兵队队员全停下手,一起目光炯炯的看向机动船。

粮食!

我听见了粮食!

王忆对他点点头让他稍等,然后对大胆说:“挖电线杆的事不急在一时,先让大家伙卸粮食,我这次去沪都又带了粮食回来。”

这件事他跟王向红说过,但王向红没有通知全体社员。

毕竟粮食还没有带到岛上,他怕有什么意外运不回来,到时候社员们得多失望?他不好交代。

大胆也是此刻才知道王忆又带了粮食回来。

他惊喜的叫道:“王老师,你又去买平价粮了?那你怎么不跟我们吆喝一声?我们去市里码头等你呀。”

王忆说道:“这次有邮电所的船可以用,不用咱自己摇橹,行了,你带队开始搬粮食吧。”

民兵队的队员们纷纷脱掉外套露出一件汗衫或者背心,裸着膀子上船去扛起粮食袋开始干活。

大胆扯着嗓子喊:“小步跑起来、都给我把速度提起来,快快快,赶紧把粮食卸下来让张邮递员早点回家。”

张有信调侃他们:“不管饭啊?”

王忆说道:“当然要管饭……”

“我开玩笑呢。”张有信连连摆手,“我得赶紧回去,晚上开船很危险,我自己一个人可不敢冒险。”

这话倒是有道理,但王向红在山上看到邮电所的机动船到来后已经快步下山,他拉住张有信不让他走:

“张同志你帮我们队里大忙了,急着回去干什么?留下、一定要留下,今晚在这里喝顿酒。”

张有信一听要喝酒顿时拔不动脚了。

他为难的说道:“不行啊,晚上开船真的很危险,你看今天风浪还不小……”

“当然危险,所以你晚上多喝点,直接在我家住下。”王向红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张有信摇头:“这更不行,我明天还得上班呢,我今晚住下了那明天怎么上班?”

王向红说道:“多简单的事,你明天早起半个钟头开船回去,反正你开的是油船,这个东西跑的快、不费力气,你只要比平日里起的早点就行了!”

想想只要比平日里早起半个钟头就能换一顿大酒,张有信果断心动了。

王忆又对他说:“你不是刚从你亲戚家里得到了一套闹钟吗?正好明天早上试一试这套闹钟。”

张有信彻底心动了:“也对哈,正好试试闹钟。”

他上船去把闹钟拿下来,王向红看到后说道:“好东西,你什么亲戚家里竟然有一套将军钟?”

王忆问道:“支书,你知道这套钟表?”

王向红说道:“将军钟嘛?沪都的远东钟表厂在63年还是62年生产的一批钟,这钟可了不得,当时要凭军官证够买,在我们军队是团级以上的干部才能买,把它叫将军钟就是跟这个购买资格有关。”

张有信说道:“对对,支书说的对。”

王忆一听这话更觉得手中这钟珍贵了,它用料昂贵,供应客户的身份尊贵,那绝对是有收藏价值的。

王向红把张有信拖走,然后让王东方去喊秀芳回家准备晚餐。

民兵队这边热火朝天的扛粮食。

粮食袋子沉重,王忆之前搬运的时候那叫一个步履沉重。

而民兵队的队员们健步如飞。

谈笑间,一船粮食空空如也。

王东喜夹着个本子来大灶,现在粮食都被存在了大灶里面,他挨个打开看,然后定价、给队里定份额。

随着太阳西斜、倦鸟归巢,海风开始凉起来,海上响起吆喝声和号子声,出海的渔家人下工回来了。

女社员们更早一步下工回家忙活晚饭,随着一抹夕阳霞光洒在海上,天涯岛开始炊烟袅袅。

就在这样一片安静祥和中,山顶忽然嘈杂起来,开始有人呼朋唤友的跑上来找王忆:

“王老师,你又从沪都带了粮食回来?”

“还是平价粮吗?这次是不是也按照平价粮卖给咱社员?”

“粮食在哪里?太好了,家里苞米面吃的七七八八了,我这两天还愁呢,春忙家里爷们吃的多,就怕断炊呀!”

王东喜赶紧锁上大灶的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