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56节(1/2)

王向红眯着眼看他。

一脸的你是不是喝了假酒的表情。

王忆冷静的问道:“咱队里没有大包干,还是队集体一起上工,所以只要出海都是强劳力、都是拿12个工分,哪怕撑小船出去一趟也是12个工分,对不对?”

王向红一愣。

王东美回过味来说道:“对!”

王忆双手一拍摊开手:“就是嘛,大家伙争抢着上大船出海,这是什么精神?这是累我一个人、轻松其他人的精神!”

“不管是上大船上小船,出海一趟都是12个工分,这样上大船去干活的人明显吃亏呀,可大家伙不在乎,大家伙不怕吃亏……”

“对对对。”大胆急忙点头,“咱社员们都想要贡献自己力量,这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他人也想通了这一点,然后偷偷的嘀咕起来:

“对呀,都是一样的工分,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都怪这两天灯下聊,其他队是分家了,所以抢着上大船出海,奶奶的,咱没有分家呀,咱是拿工分呀,咱跟他们一样抢大船干什么?”

“没错,咱让他们给带歪了,带进沟里了!”

王向红愣住了。

他一下子也没有想到这点。

这是思维误区。

哪怕是王向红也不相信队里人的觉悟会高到牺牲自己、奉献集体的程度,所以他听到汉子们争吵着大船归属权就下意识想到了他们是在争权夺利。

于是所有人都尴尬了。

王向红最尴尬。

我他妈这是批评了个寂寞啊!

还好他为人老辣,并不是只会说官面话的老油子,面对众人的注视他冷冷一笑:“王老师说的没错,可是他说的是实情吗?你们给我摸摸自己的良心说,你们抢大船是为了无私奉献吗?”

一行人面面相觑。

王忆也无奈了。

王向红老江湖,一下子把他劝解的话给点破了。

他那终究是劝解的话,实情大家心里都有数。

所以也没人去跟王向红耍心眼儿,他们尊重老支书,也知道老支书的能耐,跟他耍心眼就是自取其辱。

他们选择了最正确的应对之策,那就是双手贴裤边垂头丧气。

王向红可不会被他们这心服口服的表象所欺瞒,他太了解自己这帮子社员了,就点着手指继续训他们:

“解放前解放后,咱们天涯岛不管是叫王家村还是王家生产队,父子爷们一直互相帮衬,保持着艰苦朴素又相亲相爱的作风。”

“特别是解放后,在领袖同志英明领导下,咱们生产队坚持党指导人民交往的基本路线,更是把彼此当同志、当战友,以心换心、以真情交真情……”

太阳渐渐升高,队里的小学生们跑来准备参加五一劳动节了。

他们看见一群大人在操场上挨训顿时眼睛一亮,嘻嘻哈哈的跑来看热闹。

特别是发现这些挨训的大人里有自家老爹或者叔叔大爷后,他们就看的更热闹了。

平时都是老爹叔叔们训自己,如今风水轮流转,要不是他们不知道‘莫欺少年穷’这句话,那他们现在早喊起来了。

王忆一看这样不行,他去把学生们组织了起了,让学生们按照年级进行分配列队:

“助教们要协助老师管理好队伍,一定要看好了同学,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

“昨天已经跟同学们通知过了,今天咱们都去县里看劳动节的活动,到时候难免人多,同学们要注意身边同学的身份,千万要注意好自己的位置,不要掉队!”

劳动节去县里参加活动的事王向红是了解的,实际上就是他把消息通知给王忆的。

不过他不知道王忆怎么安排来回的船,就过来问:“王老师,你们怎么去怎么回?我怎么没见你给队里打用船报告?”

生产队里的船都是为了生产任务而准备的,平日里不准私用,所以要使用都得去进行申请。

王忆解释道:“这事我跟邮递员张有信说了一声,他说他开机动船来接人。”

王向红挥挥手:“算了,这件事咱们不要麻烦张同志了。”

他看向挨训的一伙人虎着脸说:“你们不是争着要开大船吗?行,你们今天就开大船去接送咱们队里的学生们。”

一伙人赶紧异口同声的喊:“明白!”

王向红又冲王忆点点头:“这样王老师你们赶紧出发吧,天色也不早了,到了正好参加活动。”

第126章 全校统一列装

出发之前,王忆把邱大年和墩子买到的儿童春秋装拿出来,然后对学生们招手:“班干部和助教们都出来,过来代表你们班级来领校服。”

“校服?”学生们一脸迷茫,满头雾水。

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校服。

王忆便解释了一下:“我上次去沪都,人家单位得知咱们学校的同学们家里条件艰苦,甚至还穿尿素裤,然后就支援了咱们一批衣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