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62节(1/2)

他在门口等候,袁辉的奔驰不多会开到了,墩子和邱大年下车同时提了提裤腰、紧了紧腰带。

尽显吊丝本色。

王忆跟袁辉打了个招呼。

袁辉笑容满面:“王总,今天又带过来什么好东西?”

王忆先跟墩子和邱大年说话:“你俩点菜,看中什么点什么,老板是我朋友,今天他做东请咱吃饭,随便点,不要钱。”

两个人眼睛立马瞪大了:“真的?不要钱?”

王忆点点头。

两人立马开动了:“那、那个啥,这是大龙虾是吧?给我来来一个,不是,来两个吧……”

“一个就够了,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这是什么螃蟹?个头真大啊,哦,这就是传说中的帝王蟹啊?来一个!哎哎哎,挑那个、那个大!”

“哟,这里还有海参鲍鱼呢?年总,你今天可以补补肾了。”

王忆跟袁辉进包间,他掏出信封给袁辉看。

袁辉拿到信封先翻阅了两下,又打开看向里面的人民币。

他是人民币收藏方面的专家,两版人民币一到手立马来劲了,赶紧从公文包里掏出鹿皮垫铺开放上人民币,又戴上手套拿出镊子开始鉴定:

“这些钱你从哪里找到的?牛逼、牛逼,保存的都不错,品相都很可以。”

“收藏这钱的家里有人在七十年代的供销社干过吧?这是翁洲供销社专用的信封,牛皮纸、两层胶,76年开始用、82年停用,这玩意儿如今也有些价值,能卖个几十块钱呢。”

“哇塞,都是大全套呀,终于又看见绿三元和大黑拾了,这太厉害了,王总,你行啊,第二版、第三版的大全套,虽然不是连号、豹子号之类的神仙钞,但都是大全套也很可观了。”

王忆问道:“能卖什么价?”

袁辉指向第二套人民币:“这个里面有海鸥水印券,价值很大,是四十万。”

他又拍了拍第三套人民币:“这个是27张的大全套,但当时流通时间长,是目前五套人民币里流通时间最长的,存世量相对多一些,卖好了大概能有五万块。”

“两个合计起来一起卖,45万没问题。”

王忆点点头。

这跟他了解到的行情差不多。

人民币收藏行业水很深但水的透明度高,袁辉给王忆两个选择,要么40万出售给冠宝斋,要么让他来代理出售寻找天命客户。

前者立马能拿到钱,但冠宝斋要收得留下盈利空间肯定压价,所以给的比市场价低10个点。

后者能卖出的价格高,甚至比45万的市场价更高,但什么时候能卖出去可就不好说了。

王忆选择40万到手。

这也是他联系袁辉的原因,如果他要寻找潜在客户那他让邱大年去各个论坛发帖就得了,还找袁辉干嘛?

对他来说40万不少,完全是意外之喜,他没想到姚当兵能给他找到第二版人民币的大全套!

邱大年和墩子说说笑笑的进来,然后把打印出来的传菜单给王忆看。

王忆一看总价顿时无奈了。

明面上这顿饭价码到五千了。

邱大年和墩子小心翼翼的看着他问:“老板,咱是不是点多了?要不然不要龙虾和帝王蟹了吧,这玩意儿没啥好吃的,其实就是想尝尝啥滋味儿……”

“点啊。”袁辉打断他的话,“老钟这人是个生意精,他既然说今天请客,那肯定是王总的身上有利可图!”

“再说了,你们以为他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大方?王总上次给他卖过两条野生大黄鱼是吧?这两条大黄鱼让他招待了两桌贵宾,大赚一笔!”

王忆说道:“嗯,他还要通过我买野生大黄鱼鱼鲞,估计是吃到甜头了。”

“那肯定是有甜头。”袁辉说,“一旦他有了野生大黄鱼鱼鲞就可以联系贵客,那钱不是流水一样进账?”

邱大年说道:“野生大黄鱼?这东西我知道,动不动一条好几万,我搞不懂了这鱼有多好吃、多有营养,怎么能卖这么高的价钱?”

王忆把曾经给隔壁茶楼老板解释过的话又说了一遍,结果袁辉听的笑着摇头:

“王总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野生大黄鱼的价值不在于它味道怎么样,而是在于它的珍稀性!”

“这种珍稀海货可以联系一桌饭局,比如你有事要求别人,但人家一般不出来参加应酬,你怎么找理由把人约出来?”

“有一条野生大黄鱼那就有理由了,你可以跟人家说,你搞到一条野生大黄鱼,让一起出来尝个鲜,你说这是不是一个组饭局的好借口?”

墩子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袁辉说道:“野生大黄鱼鱼鲞也是这样,老钟是借着那两条大黄鱼把这高端饭局给玩明白了,他想往里面插一手!”

果然,最终结账的时候钟世平压根没看账单。

反正话放出去了,看了账单只会徒增心疼……

另外钟世平还给他约了个饭局,说明天他给王忆联系的收七八十年代生活用品的客户上门来,到时候让两人认识一下。

王忆对此毫无兴趣,他对邱大年说:“年总,你替我应付就行了,另外咱不是已经收了东西吗?袁老师给定好价了,到时候你问他要不要就行了。”

钟世平赶紧劝说他:“王总,那边可是个大美女啊,而且跟你一样单身!”

王忆想到对自己大为依赖的秋渭水,脸上露出微笑:“谁跟你说哥是单身?当然,哥确实单身,但这是暂时的,哥很快就不是单身了!”

大美女有什么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