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91节(1/2)

王忆正要回答,金伟民紧张又激动的说道:“别打扰王老师治病,你们要么闭上嘴要么都出去!以前我爹看病的时候家里人是不让进门的,一律在外面等着,要不然只回坏事!”

两个妇女闭嘴不言,这样王忆全神贯注喂药。

益生菌温水全顺利喂了进去。

接下来还有健胃消食的药粉,结果这药粉不知道什么味道,估计有山楂的缘故很酸,小孩喝到后又开始挣扎。

王忆更是佩服那主任了。

先喂益生菌再喂健胃消食药水也是他的叮嘱,本来王忆还疑惑为什么不是先喂健胃消食药止吐,现在明白了。

这药不好喂,得先喂益生菌温水给他补补液。

软管入喉,药水强行灌入!

上面解决了就是解决下面了,得往幼童菊花里塞栓剂。

还好这栓剂做的跟尖头水滴似的,摁住以后总能送入其中。

送进去后金伟民的儿媳赶紧把孩子抱起来轻轻拍着哄,小孩已经没多少力气了,他每次醒来只能用力哭一阵,然后哭声就会虚弱起来。

喂水塞栓剂几分钟后,王忆走最后的程序,给小孩喂了点乳果糖。

这个小孩不抗拒。

乳果糖是甜的。

接下来是等待,焦灼的等待。

屋子里氛围很凝重,都很焦心。

王忆心理素质不怎么好,他说道:“那个楼上我看着不少医书?我上去看看方便吗?”

金伟民的儿子金多善说:“方便、方便,王老师您随便看,那都是我爷爷和我大爹留下的书。”

王忆上去随便翻了翻,他也无心看书,只是找个理由离开楼下。

楼下那氛围真是太沉重太压抑了。

结果他上楼刚打开一本书,楼下响起欢呼声!

王忆心里一喜赶紧跑下去看,孩子母亲在给他把屎,有便便排泄出来。

药栓起效了,作用很快。

这样王忆立马松了口气。

便秘都是前面的便便最顽固,只要前面的解决了后面的会好办许多。

后面的就得靠乳果糖了。

主任跟王忆说过,这药栓之所以比开塞露温和还有用,就是因为它并非是对整个肠道的积便都有用,而是作用于直肠,先把直肠内的硬便排出来。

孩子的哭闹确实是被憋的,排泄之后立马安静许多,躺在母亲怀里抽抽噎噎。

不知道是健胃消食药起效了还是排便后缓解了胃部问题,王忆在下面等了半个多小时他一直没有呕吐,就是肚子里跟有个小抽水机似的,偶尔会咕噜咕噜往上抽。

半个多小时后又开始排泄,这次便便稀薄了一些。

是水和乳果糖起效了。

见此王忆的心彻底放下了,笑道:“没事了没事了,以后给他按照我的嘱咐来让他吃这个甜甜的药,还有这些奶味的药粉也必须吃,要坚持着吃。”

“如果他每天都会排便,那这个甜甜的蜂蜜药吃三天,三天后不吃了,改成吃这个纤维素颗粒。”

“纤维素颗粒可以先吃一个礼拜,期间奶味药粉必须一直吃。它是益生菌,一种细菌,得坚持吃好些日子呢,以后吃的差不多了你们让邮递员给我捎信我给你们邮寄……”

“不用不用,”金伟民兴高采烈的摆手,“王老师你不用麻烦,我去找你、找你拿这个药粉。”

“然后你看这需要多少钱?我把钱预付了,一起给你!”

王忆笑道:“花不了几个钱,都是我自己配的药。您父亲和您大哥是我前辈,他们当年给好些人看病是义诊,那我得学习前辈,我也不要钱了,重点是能解决孩子的问题。”

他又安慰这一家人:“城里大夫说的没错,这孩子不是大毛病,他的肠胃问题随着成长会逐渐好转的。”

“谢谢王老师,太感谢您了。”金伟民的妻子抹了眼泪上来握住他的手,“我现在可是体会到我公爹和我大哥当年行医时候那些病人的心情了。”

“我公爹说的对,他行善积德是给子孙后代积德,王老师,老婆子不知道说啥了,你简直是救了我全家的命!”

金伟民拨开妻子皱眉说道:“人家王老师说不要钱你就真不给钱了?家里又不是没有钱,必须给、必须给!”

王忆笑道:“要给也是以后吧,现在又不是把孩子毛病彻底解决了,你们先忙家里,我们歇一歇等雨停了就要回去了,学校还有课呢。”

金多善钦佩的说道:“王老师您真是一位好老师。”

“王老师当然是好老师,有师德也有能力,他可好学了,之前等风雨减弱的时候他还趁机看书学医呢。”金伟民赞叹道。

说到这里他一拍手:“王老师,你看的是《赤脚医生手册》是不是?我家也有这本书,是我大哥在县里学习时候领的。”

“我大哥说这书太笼统了,全面是很全面,可不是很能解决实际问题。”

“我家好医书多,都是我爹和我大哥收集的,你既然学医那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学的比他们俩更好,这样就能救治更多病人了!”

“对,王老师跟我爷爷我大爹一样,都是神医,都有菩萨心肠,您愿意学医给咱老百姓看病,那我家的医书都给你,否则医书留在我们家里只能是——叫明珠暗投!”金多善也说道。

王忆想起那一房间的医书连连摆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