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193节(1/2)

王祥高要做书架得王向红批准,因为用的木头都是公家木头。

王向红这边听说王忆带了金家的医书回来要学习,那差点没高兴的蹦起来。

他直接拍着桌子说:“大队委里有两个书架子,王老师你赶紧全搬过去!”

王东喜问道:“支书,咱的书报……”

“摞窗台上去!”王向红甚至没让他把话说完,一脸的兴高采烈,“咱队里刚有了供销社,这是马上又要有卫生室了!”

王东喜说道:“这样王老师会不会很累啊?”

王向红愣住了,说道:“我去问问王老师,不过弄个卫生室还行吧?就是看个头疼脑热的,平时一般没事。”

王忆也说没事,但他说得先学习一下,等学习的差不多了再来设立卫生室给生产队的社员们看诊。

另一个他先跟王向红强调了,一定告诉社员,他只能看头疼脑热,如果他认为有问题需要去医院,那社员们还是得去县医院,不能把他当成治病的神医。

王忆觉得自己系统化学习一段时间,到时候配合22年的医疗资源做个家庭医生应该问题不大。

像金多有的问题他就能凑活着解决一下,一个是伤湿止痛膏外贴,再一个是扶他林药膏涂抹,配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消发炎导致的水肿,一般能缓解他的腰疼问题。

学生上劳动课,大雨后正好农田松软,王忆准备让学生种上南瓜、黄瓜、红薯、土豆之类的粮食作物和蔬菜。

这样夏天他就能吃上新鲜蔬菜了,秋天也可以收获一些主食类作物。

他种的都是22年市场改良的优质作物,红薯不用说,肯定得种西瓜红,南瓜则是甘栗王。

甘栗王南瓜是好东西,肉质紧实,入口甘甜,吃起来跟栗子似的,而且生长期短,长出来40天就能吃。

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不严格,21世纪农村好些人家会自己种几颗冬天吃。

男学生种田,女学生过来帮他整理医书。

王忆找王向红找旧报纸包书,王向红说:“包医书吗?用报纸不行,报纸不结实,而且没法写字,你用挂历呀。”

队里有前几年的挂历,这都是公社政府分给各生产队的。

他让王东喜去库里搬出来,一搬就是一摞。

王忆拿到看了看,很吃惊:“怎么这么新呀?”

王东喜如饥似渴的看着一份80年挂历。

这是2月的挂历,上面一个戴白色大耳环、穿白色泳衣和白色高跟鞋的长腿女郎在沙滩上歪头媚笑。

不用王东喜解释王忆就知道挂历崭新的原因了。

就这种充满资本主义腐朽情色诱惑的东西,王向红没一把火烧了已经算他给公社领导面子了。

王忆专门给老医书进行包裹。

这里面许多是金伟民的父亲综其一生收藏的医书,不少是王朝时期的著作,其中还有手抄本。

王忆数了数,手抄本有十二本。

他觉得这种老医书应当比较有价值,所以保存的很小心,还打算晚上回22年弄点干燥袋、除虫剂放书架上。

经过一下午的阴沉,傍晚时分忽然有大片的阴云消散了。

夕阳出现在西天。

此时阳光还灿烂,穿过云层后光芒四射照耀下来,竟然如同实质,就好像是阳光凝固起来倾泻而下流到了海上!

绚丽、壮观而神圣!

这样虚无的空中顿时出现了一道道的光剑,有一束光倾斜着照在天涯岛上,将干净的岛屿染成了金红色。

这一刻,草木是金红,石头是金红,人与船与屋子都是金红。

准备放学的学生们抬头看去。

王丑猫说:“以前我爷爷还活着的时候,他说这是老天爷下完雨来巡视咱人间了,这都是他的眼睛发出的光,他要看看哪里闹了洪涝、哪里没有下到雨,下一次好调整下雨的范围。”

王忆笑着摇头:“这是丁达尔现象,早上在树林里,有时候就会看到光柱穿过叶片落下来。”

“因为云、雾、烟尘是胶体,胶体都有分散剂,最常见的分散剂是液体,不过雨后云雾分散剂是空气,还有个东西叫分散质,是空气中微小的尘埃或液滴,这样当光从它们之间穿过,就出现了丁达尔效应。”

学生们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丁达尔爷爷来巡视咱人间了。”

徐横蹲在地上说:“真他娘漂亮。”

丁达尔效应着实魅力十足,海上云层下的尤其美丽,海风吹拂,云层变幻。

它们飘忽不定,时而像奔跑的牛羊动物,时而又像展翅高飞的黑天鹅、大乌鸦,形态多变,绚丽异彩。

孙征南和徐横暂时得住在岛上了,王向红了解两人的本事,得知他们负责保护王忆很高兴的接纳了他们——

这很不容易。

天涯岛的王家人很讲究血脉,所以王忆当初刚来岛上就被接纳了,因为他是王家的子孙。

岛上人本能的认为他应该住下来,他们有血缘亲情。

而外乡人要住在岛上会被抵制。

四组有一户人家就是三年灾荒时候逃难来的,王向红虽然允许他们一家住下,却只允许他们住四组的小离岛。

王向红把他们安排在大队委隔壁会议室,反正平日里也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