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227节(1/2)

香肠都是冷冻保存的,一时不能化冻,不过他还拿出来一些包浆豆腐,等到篝火点燃他找了个铁盘放上去,然后把包浆豆腐放上面滚来滚去。

大迷糊和秋渭水手里各自举着根木棍,木棍上插着烤肠带的竹签,竹签上则是烤肠,正用篝火外焰翻来覆去的烤。

王忆叮嘱他们:“翻的速度不用太快,慢慢的翻、均匀的翻,它会逐渐出油,烤出油来就差不多了。”

包浆豆腐逐渐泛黄最后有些地方带上了焦点,这样可以吃了。

这些包浆豆腐都是网购的,带调料包,他撕开撒上调料,用竹签扎了一个吹了吹沾上调料送入嘴里——

调料味很明显,焦香味也很明显,等到牙齿咬开豆腐浆水爆出,豆腐香味也很明显。

还不错。

主要是感觉不错。

王忆示意两人来尝尝,大迷糊摆摆手:“你们吃、你们吃,我先烤、咕嘟,我先烤大肉块香肠吃。”

秋渭水吃了一个豆腐后也欣然点头:“嗯嗯,挺不错呢。”

海风吹起,篝火偏向北方,一旦风势减弱它便腾空冲霄。

王忆抬头看,今晚月不明但繁星闪亮,海面上星光褶褶,夜晚把闪烁的星辰引落人间的海上,布置出一片星海。

木柴燃烧发出噼啪的声音,海风一吹随即有好些火星扑棱棱的飞向夜空,像无数的萤火虫飞来飞去。

见此王忆感叹一声,说道:“小秋,今晚月色真美。”

秋渭水抬头看了看,脸上露出疑惑:“啊?月亮有些模糊,我觉得还是星光很美。”

“我觉得这个香肠滋味很美,咕嘟。”大迷糊连续吞了三口口水。

油水滴落,篝火上不住的有小火苗绽放。

秋渭水挺心疼的:“油水都烤出来了,浪费了。”

王忆看香肠已经烤炸开了,便抽下来吹凉风换上全新的生香肠。

篝火不光烤熟了包浆豆腐和香肠,还烤干了秋渭水的头发,于是她利索的挽起个发髻用一枚古风流苏步摇给扎了起来。

王忆看了一眼。

这是自己送的礼物,秋渭水已经戴上了。

然后他恍然大悟:难怪这次秋渭水戴上了军帽,原来是用军帽挡住这个流苏步摇!

流苏步摇在这年代确实有些张扬,不过此时没外人,秋渭水便露在了外面,时不时的还摇摇头让步摇晃一晃。

烤肠的香味很惊人。

王忆也饿了。

老黄从草窝里探头出来有些垂涎,而奶黄竟然也钻出来了,闭着眼张开嘴就开始‘唧唧唧唧’……

王忆见此就明白了。

奶黄这崽子以后肯定很馋!

秋渭水吃饱后跟他去了王向红家厢房,床铺收拾好了,大红的床单、大红的薄被子,枕巾也是新的,还绣着鸳鸯。

绣着鸳鸯就罢了,王忆疑惑的是这床上怎么准备了两个枕头啊?

秋渭水看见两个枕头也愣了愣,又抿嘴笑着拿起一个塞进被子底下。

王忆溜达着回了山上。

第二天早上电喇叭还没有响,王忆被学生的声音吵醒了,他本想再睡一会,忽然想到这学生怎么一早来听涛居?是不是来看小狗崽?

他怕老黄咬人赶紧穿衣服出去,结果一推开门看到了秋渭水的笑脸。

她起的很早,正跟几个学生一起摘槐花。

王丑猫从家里拿了一根竹竿,上面绑着个尖钩,秋渭水抓着竹竿冲王忆笑:“把你吵醒了吗?”

王忆咳嗽一声道:“没,我一般早上起的都这么早。”

他往海上瞅了瞅。

烟云荡漾。

晨雾缥缈。

轻盈的海雾被风带着如天边云彩般时卷时舒,湛蓝的海面被盖住了,像蓝美人披上薄纱,含羞带怯的。

这样当海雾随风飘散起来,蓝美人就不太清纯了,而是像在搔首弄姿。

有早起收夜网的渔船回归,家家户户的炊烟刚刚冒起,碧绿的天涯岛好些刚刚苏醒。

王丑猫说道:“王老师,你这里的大槐树洋槐花最多,我们特意早起给你够一些。”

王忆说:“我可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秋渭水举起钩子来够槐花,这是岛上撸槐花的专业工具,钩子钩到树枝然后下面的人使劲扭竹竿把树枝直接扭断,然后连树枝带槐花一起收回家。

槐树枝晒干做柴,槐花蒸熟做饭——算是槐树版的煮豆燃豆萁。

结果秋渭水钩到了一条粗树枝,用了用劲也没给折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