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261节(1/2)

王忆问道:“咱队里买不上这衣服?”

王祥海摇摇头:“整个公社也不多,都是城里头多,这衣服一直紧俏,所有纺织厂都在加班加点的生产。”

“我估计就是这原因沪都的厂子把它们给挤压下了——就是你说的改革开放了,现在年轻人不穿这个了,他们以前生产多了卖不出去了,让咱捡了个大便宜!”

大胆兴致勃勃的说道:“那改天咱也出去拉练拉练?咱队上去县里头军训都没有搞到这一身衣裳,如今终于有了,是不是得出去露露脸?”

王忆笑道:“算了吧,这衣服退出潮流了,而且后面全队都就有了。”

“我这次是给你们先带回来几件,过几天沪都那边还有快递送过来,到时候送过来的这种仿军服可不少。”

第172章 社会企业正式营业了

因为要听凉菜的反馈,今晚王忆也去参加了灯下聊。

他拎着个小木凳子往外走,老黄‘噌’一下子钻出来看着他的背影。

它想追上去,可犹豫一下又回头看草窝。

草窝里小狗崽在哼唧。

老黄看了一会,突然看向野鸭子。

正畏畏缩缩在草窝边角的野鸭子也在扭头无聊的往四周看,一不小心跟老黄对上了眼神。

然后它当场身躯一震。

然后它默默地站起来站到了小奶狗们之间,双翼展开将两边的淡黄和土黄罩住了。

鸭子翅膀内侧是鸭绒,很暖和,小奶狗们感觉舒服便依偎在了它身上。

老黄见此摇着尾巴去追王忆了……

王忆先去祖祠那边坐了一会,爷爷们在灯下说笑着,一人一个茶杯,旁边放了个茶壶和草编外皮的老暖壶。

“王老师来了。”一个叫王真备的老人乐呵呵的招招手,“没带个茶碗?给你来碗茶水。”

旁边的老人王祥山说道:“你给的这个茶真好,喝着香喷喷,下肚暖乎乎,就是刚喝的时候晚上睡不着觉。”

“睡不着觉就不睡,去给队里干点活。”寿星爷吐了口烟说道。

王祥山讪笑。

不睡我可以看月亮看星星嘛。

王忆坐在这里聊了几句,东家长西家短:

“金兰岛独眼老头回来说,现在城里汽车多,他去了沪都一趟吓得丢了魂。”

“多宝岛上丁二中家的鸡光下双黄蛋,真稀奇。”

“公社来了一伙骗子,骗人能让女人专门生男娃,被政府给抓了……”

要不然就聊回忆:

“50年7月7,咱外岛解放,当时子弟兵来了天天给家里打水,林团长还教我打刺刀。”

“56年公社请来了越剧团,《贩马记》真好看啊,那个头牌旦叫徐玉兰,我还记得她的样子。”

“嗯,那年头一次看电影,还闹了笑话,看的是《平原游击队》,双枪李向阳‘啪啪啪’打的真好,然后松井大鬼子领着一群小鬼子出现,有人去通知民兵队来打鬼子,民兵队以为鬼子杀回来了,赶紧敲锣打鼓组织队伍……”

“哈哈,鬼子在电影里倒是杀回来了,松井喊‘杀他个回马枪’!”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老人们聊的很开心。

目之所及,皆是过往;心之所念,全为回忆。

王忆坐在板凳上撸狗头,听的津津有味。

王东方溜达的时候看见了他的身影,便冲他摆摆手指向码头。

这样王忆便赶紧问了问:“今天的凉菜味道怎么样?”

老人们纷纷点头:“好。”

“一辈子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凉菜,那个小杂鱼怎么酥的?我没牙了也能吃。”

“有些鱼皮太辣了,不过味道好,我儿媳妇下了面汤,加一点调料汤拌一拌真好喝!”

王忆听了老人的意见便跟着王东方离开去了码头,路上他们碰到王向红,王向红要去祠堂。

看见王忆他招招手,问道:“我一直没问,不过听大胆说沪都的纺织厂真支援咱衣裳了?还是三片红?”

王忆说道:“对,是仿的三片红,估计是给什么单位民兵队准备的吧,积压几年了……”

他把说给民兵们的托词又说给王向红。

王向红听的连连点头:“五块钱不贵,一点不贵,你打算怎么处理?”

王忆说道:“就是五块钱卖给咱社员呀。”

王向红又摇头:“贱了,你卖十块吧,十块钱一套衣裳也不贵,多出来的钱你留着给学校用,不能光是靠你的开资去支援学校。”

王忆笑道:“衣裳就算了,我听说社员们一两年置办不上新衣裳,我就不赚他们这个钱了。等着咱社队企业开始赚钱了,我从那里面抽取一部分钱吧。”

“本来你也得抽取,不过这得开党员和社员代表大会的时候商量,你供应了秘方,算是技术入股,我想给你百分之20的分红,行不行?”王向红问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