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265节(1/2)

“下次见面我就可以去把这些适合卖凉菜的地方给探出来,到时候咱就换地方去卖凉菜,把生意慢慢做大一些、赚钱多一些。”

听他讲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众人更是恍然大悟:

“王老师说的有道理。”

“是这么个理,要不都说王老师有能耐,走一步看三步呢。”

王东峰问道:“在铁具厂卖不行吗?今天卖的挺好,我估摸着收了一百来块钱。”

“收多少?”妇女们大惊。

她们没碰钱所以没有数。

王忆摆摆手,进一步解释道:“铁具厂的市场不够大,凉菜不是米面,不是每天必须的,工人们尝过鲜后逐渐的就买的少了。”

“而且你们要考虑一件事,咱在铁具厂门口卖海鲜凉菜卖的好,那其他人会不会眼馋?眼馋了他们会不会也拌凉菜来卖?”

“他们味道没咱们的好。”王东峰自信的说。

王忆说道:“他们可以比咱更便宜!”

一听这话,王东峰顿时没话说了。

王忆说道:“所以以后咱们要利用起社队企业的优势,多多的派出人手去各地售卖,把规模扩大。”

“放在军事上这叫多用开花弹、少用实心弹,放在咱渔家这叫广撒网、多敛鱼!”

他们说着话回到岛上。

今晚码头上聚集的人尤其多,生产队上下都知道他们去卖凉菜,都在翘首以待、等候战果。

来灯下聊的外队人倒是不多:多数人见识了外岛的电灯齐开盛况后便兴趣不大了,不会再费力气摇橹来聊天。

王忆他们的渔船驶回来,老远就有人看见了他们的身影:“是王老师的船!”

“回来了,卖凉菜回来了!”

“我去接他们,他们又卖菜又摇橹的,这会已经很累了。”

大胆领人划船过去,换了他来摇橹,渔船顿时嗖嗖嗖的便靠上了码头。

码头上的社员们立马问了起来:

“怎么样?凉菜卖了吗?”

“那价钱能行吗?那么贵,县里海货多的很呢,有买的吗?”

“没被公安抓吧?咱这不是投机倒把对不对?”

声音杂乱。

王向红没出声但在关注的看向王忆。

王东峰这会神气起来,说道:“刚才谁问‘有买的吗’?这是瞧不起人呀,王老师亲手从首都带回来的厨艺能没人买账?告诉你们,我们带去的凉菜全没了,空着扁担回来的!”

欢呼声顿时响了起来,还有人鼓掌。

然后王东峰又说:“我们没卖掉,嘿嘿,然后全送人了。”

有些人脸上刚浮现出笑容,还没有笑出声呢,被这一句话给打的面如土色。

这情形就像:

大雪天我这边挺冷,你给我支棱了个篝火烧挺旺,我正要道谢一抬头看见你放鸟撒尿把我火给呲灭了!

太伤人了!

刘红梅当场给了王东峰狠狠的一巴掌:“瞎咧咧什么?告诉人家你长了一张嘴就你能说?难怪你娘让你去当上门女婿,她是真了解你,你看你多大年纪了还没个轻重?你这样的人配得上娶个姑娘回来撑起个家来。”

王东峰不服气要回怼。

王忆说道:“乱开玩笑,以后你迟早要在这上面吃亏!”

这下王东峰没话说了,只好赶紧弥补过错:“我们卖了一些,挺好卖的,然后剩下一些送给徐经理的两个手下了,他们了解县里的情况,王老师以后想通过他俩往外卖更多的凉菜。”

王向红皱起眉头:“这都是什么有的没的?乱成一团了,王老师,这个生意能做吗?”

王忆点头说道:“能做!”

有他这句话就够了。

码头上的人又重新欢呼了起来。

王向红摆摆手说道:“行了行了,王老师你们跟我去大队委,其他的回去歇着吧,知道这个生意能做,咱社队企业能干就行。你们该回去歇着了,明天还要上工呢。”

大胆喊道:“都回去都回去歇着了,明天早上起来早点,赶紧趁着落潮赶海,咱现在是每天都需要海货了。”

王忆一行人去了大队委。

他把钱兜子拿过来,将里面的钱全给倒出。

有两张大团结,另外是小额的钞票,多是一块两块和五毛,也有一毛两毛乃至一分两分五分的钢镚,不少。

王向红点点头:“数数钱。”

王东喜立马点了起来:

“十块,二十,二十五,三十、三十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