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272节(1/2)

猪蹄说:“嗯。”

王忆问道:“你跟王老师说实话,愿不愿意去上学?”

猪蹄蹲下抠脚,他一直赤着脚,脚上好些老茧他便在抠老茧:“愿意,上学能学文化、学知识,一个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其实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的头脑干瘪瘪的,就像是吃不饱饭长大的人身体会瘦巴巴的。”

这话可不是个七岁八岁的孩子能说出来的,王忆问道:“这话是谁跟你说的?你母亲吗?”

猪蹄点点头。

王忆说道:“你想你母亲,是吧?”

猪蹄又点点头。

然后抬起头:“我想找到她,然后问问她,我爹不好,她不喜欢我爹,不想要我爹,我知道呢。可我又听话又会学习,她为啥也不要我呢?”

这话配上孩童那瞪大的眼睛和充满希冀的脸。

王忆心里发酸。

他伸手摸在孩子的头上说:“王老师要你,学校要你,今天下午开始去学校上劳动课——算了,不着急,等老师给你买一身一样的校服和回力鞋,然后你就去上学!”

猪蹄说道:“我爹不让去,他让我去挣工分。”

王忆霸气的一挥手:“我会解决你爹!你只要愿意去上学、愿意学习就行!”

猪蹄说道:“我愿意学习,我要是去上学肯定是念得最好的那个。王新钊那个木头脑袋竟然以为自己是学习最好的、懂的最多的,可我上次问他清华大学还有首都大学,他什么都不知道!”

王忆诧异的问:“你还知道这两所大学?”

猪蹄点点头:“我娘给我说的,她走之前、就是那天出门的时候她还跟我说。”

“以后要去上学,好好念书、一直念书,直到考上清华大学或者首都大学,然后不要再回外岛,留在首都当工程师、当科学家,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再找一个知书达理的媳妇,爱护家庭、热爱生活。”

这一席话听完,王忆顿时明白猪蹄媳妇为什么会离开了。

联想以前特殊的年代,这女人是来外岛避难了一些年头,恐怕人家出身和经历是很有传奇性的!

他正在跟猪蹄聊着,有人在外面两条街喊:“王老师,王老师你在这里吗?支书让你赶紧回去,又来人找你了。支书说的挺急,好些是挺重要的人,是不是上午的公安同志又回来了?”

王忆最怕的就是公安干警。

他们怎么又回来了?

一听这话头皮发麻,拍了拍猪蹄的肩膀自己赶紧往回走。

第176章 电影放映机,到位

回到大队委,王忆松了口气。

不是干警们杀了个回马枪,是电影放映队的曹大旺和余军这两个人来了!

他们还带了一台机器过来。

老式电影放映机。

具体来说是长江f16一4a型16毫米电影放映机!

王忆时空屋里有这么一台机器,所以一看到放在地上的机器立马给认出来了,二者是一样的。

当然是款式和结构一样,这台机器已经破旧的很厉害了,主要是锈迹斑斑,连放映轮都长满了红锈。

曹大旺看他进来很热情的跟他握手,然后说道:“王老师,幸不辱使命啊,终于把这台长江机给你送过来了。”

王忆很高兴,他说道:“太感谢你了,曹同志,我等这一天等了好久呢——主要是度日如年。”

曹大旺惭愧的说道:“是我的动作确实比较慢。”

余军帮腔解释说:“不能怪我师傅,没办法的,这机器属于集体,我师傅要买的话得向领导打报告,然后领导要向市里的文体局进行申请,通过上级领导批复后才能处理废弃的机器。”

但两人送来的也只有机器,幕布、音箱等辅助设备一概没有。

这也正常,这年代不管个人还是单位都节俭,幕布和音箱肯定都要用到不能再用才抛弃。

像幕布即使不能用了也不是说跟坏掉的机器一样扔进库房,而是物尽其用、变废为宝,能当桌布就裁剪了当桌布,不能当桌布则交给渔业公司做风帆。

电影幕布厚实,修补后做风帆很好。

不过这些东西都好解决,在82年也能解决,所以王忆不愁。

对于外岛的农村来说,最难解决的是电影放映机的主机,这机器现在只有电影站才能搞到,而幕布和喇叭不是。

王向红这边比王忆还要高兴和激动,当然他还最是紧张。

等王忆跟曹大旺两人寒暄之后他赶紧把人拉到了一边偷偷问:“王老师,那机器你能修?”

王忆低声跟他说:“肯定能修,这个我有信心,不过就是时间得长一些,另外需要电线来给它把线路换一遍。”

“咱队里有电线。”王向红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几乎是喊了起来。

王忆摆摆手说道:“这电线不行,你得找徐经理去买,再一个也得通过徐经理买一条大幕布和一个音箱,这些供销社里可能没有,但徐经理能给搞到。”

“还有一个是油漆,你得给我准备点油漆,这些机器已经很旧了,咱岛上水汽大,我得刷一层油漆做个防腐蚀处理。”

王向红小鸡啄米一样点头:“没问题没问题,我尽快就去办。油漆咱库里有,这个有什么讲究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