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281节(1/2)

“那你也不能买十件。”有人说道。

黄小花想了想,小心翼翼的说:“我、我和我男人准备再要一个孩子,这样不就是十个……”

“你可行了吧。”王向红没好气的打断她的话,“你家多少个娃了?还要、还要。”

“我跟你们都说说,现在计划生育工作是国家重点工作,上次我去公社开会,公社已经点名批评咱生产队了。”

王忆上前打圆场,说道:“那个,就按照支书的安排,一人只能买一件,这衣服是人家支援咱干工作的,大家有需要就买,没有需要别买。”

“如果大家买了去卖给别人,我跟你们说,这可就是投机倒把行为了!”

一句‘投机倒把’把社员们给震慑住了。

王向红嘀咕道:“最近社队企业一开办,我看有些人就思想放马了、心里活跃了,不是好事啊。”

有这件事一打断,社员们的情绪平和许多。

六元钱一身的衣裳实在便宜,还是外岛的渔家人梦寐以求的仿三片红,所以家家户户都来买。

生意一直做到了晚上八点半,还好这时候销售队回来了,围在门市部门口的社员纷纷跑去码头打听今天的生意。

王忆算了算帐。

还行,一口气卖出去二百二十五套,生产队里的男人应该都来买了一身,妇女有的也买了。

但现在还不是每个人都买了,显然有些户觉得六块钱的标价还是高,或者说他们舍不得掏钱买衣裳。

之前有人来看热闹就说,‘反正夏天来了,衣服要多了没用,能遮住屁股蛋子就行了’。

王忆收了一抽屉的钱,好些大团结,一下子入账一千多块。

这时候外面响起急匆匆的脚步声,王东喜、秀芳等人又急匆匆进来了:“王老师,你这里还进了衣裳卖?一身才六块?”

“还是三片红?那给我拿一身。”

“我也要买,还有吧?王老师你给我们留出来了吧?”

王忆说道:“有,不过你们家里人都帮你们买了吧?”

王东喜嘿嘿笑道:“我估摸着我家没给我买,王老师我带着钱,你快给我拿一身。”

王忆让他们自己选,问道:“今天买卖怎么样?”

王东喜意气风发的说:“还行,暴雨下完了这天也热了,你说的对,天热了吃凉菜的更多!”

今天销售队已经增加到了三个方向摆摊,有一个摆入了人民菜市场门口,生意也不错。

王新国在货架前转了转,买了两包方便面和四个咸鸭蛋。

王忆给他记账,他摇摇手:“用现钱,我带着钱呢。”

“你不会是挪用公款了吧?”王忆怀疑的问。

王新国吓得赶紧摆手:“王老师别瞎说,这可不敢瞎说,我哪能动用公款?是我攒的钱!”

王忆笑道:“那你怎么突然舍得来买这些东西了?”

他这里现在卖的方便面都是供销公司供应的鸡蛋方便面——这就是方便面的名字,鸡蛋方便面。

这面是沪都的益民四厂用高压蒸面油炸工艺做出来的第一代国产油炸方便面,在国内还是高档货。

外岛一包方便面要二角五分,想想鸡蛋一斤才四毛钱、五毛钱,那一包方便面二角五分的价钱对这年代的人家来说不便宜。

毕竟一包方便面才二两。

王新国点了钱交给他,拿了一包面直接捏碎了往里撒上盐包美滋滋的吃了起来:“咱凉菜的生意挺好,我在里面干知道这一点,以后家家户户分红肯定少不了,这样偶尔享受一把也是好的。”

他把方便面拿给王东喜看:“文书,咱整天风里来浪里去,犒劳自己一下没问题吧?”

王东喜问道:“你买了两包方便面,也要犒劳我吗?”

王新国赶紧把方便面装起来:“这是给我弟弟的,四个咸鸭蛋是要给我爹娘还有我爷爷奶奶吃的。”

他怕有人分他的方便面,拎起包就走了。

秀芳也想买方便面。

这年头方便面是高级食品。

之前知青返城,有的姑娘回城前跟外岛生产队的小伙子分手就说:“我是以后要吃方便面的人,不会留在你们这里吃手擀面条子。”

她拿起方便面看了看,最后还是不舍的放下了。

王忆没硬塞给她,而是跟她说道:“明天礼拜六了,等我去城里找食品厂的朋友问问,他那里也要生产方便面。”

“他们生产的方便面没有包装,因为他们还没有把产品包装起来的生产线,所以便宜,到时候你想吃方便面过来买,那就便宜了。”

秀芳高兴的问道:“真的?那他们的方便面多少钱呢?”

王忆说道:“比这个面板大、比这个还好吃,一块只要一毛钱。”

听了这话秀芳便高高兴兴的走了。

王忆琢磨了一下。

从22年往这边带泡面还真不太好带。

22年的泡面怎么着也比现在的所谓的鸡蛋方便面好吃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