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310节(1/2)

这事是预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天涯岛和水花岛的不对付在外岛是出了名的。

今晚水花岛放电影而天涯岛没人来还说自己岛上也放电影,一个劲鼓动外队来看电影的人去天涯岛看,这样确实像是故意来捣乱的。

有外队人进行了解释:“主要是你们说的还很玄乎,说什么你们队里放咱从没看过的武打片,说特别好看。可我们问你什么是武打片、有多好看,你支支吾吾有说不上来,这样能不让人怀疑吗?”

这时候天色终于黑下来了。

礁石滩上顿时响起欢呼声:“王老师放电影!放武打片!”

电影放映机的镜头发出的光芒顿时变亮,随着‘嗤嗤’的声音响起,放映轮开始转动。

而幕布上出现了制片厂的信息,接着颜色变成蓝色,一片山景出现了,同事一个字正腔圆的声音响起来:

“嵩山,位于中国版图的正中央,故称中岳。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嵩岳塔是嵩山的标志,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座青砖塔……”

第190章 与电影站展开合作

伴随着《牧羊曲》柔和动听的旋律,字正腔圆的介绍还在进行:

“中岳嵩山,横亘中原省中西部地区,由两组群山组成,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山势另有一格,远远望去,它好像美人春睡的样子,少林功夫的真正发源地,就在这少室山北麓的五乳峰下松竹林中!”

到了这里,音箱放出的曲调风格突变,从舒缓柔和变为慷慨激昂。

接着一块牌匾出现在屏幕上。

‘少林寺’!

《少林少林》的主题曲响了起来,屏幕上开始出现武僧们习武练功、比武交流的镜头。

这是生产队的人第一次在电影上看到纯正的武打场面,注意力顿时被吸引去了。

偌大的礁石滩上一时竟然无人出声,只有海浪翻涌发出哗啦哗啦的动静。

王忆调整音箱声音大小,直接把声音推到最大。

《少林少林》那激烈的曲调响彻礁石滩,孩子们不打闹了、妇女们不说笑了,男人们也不抽烟了,都在瞪大眼睛盯着屏幕看。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剧情一点一滴的展开。

社员们的情绪完全投入进了剧情里。

王忆跟着看电影。

《少林寺》他看过好几遍了,不过好像还真是从没有完整的看过。

毕竟他开始看电影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了vcd、dvd,那时候好莱坞大片、港台影视已经杀进大陆,《少林寺》对少年们没那么有吸引力了。

但经典终归是经典,这点不服不行,他哪怕已经看过那么多电影也知道《少林寺》大概剧情,可真跟着看的时候依然代入感十足。

主要是外形和气质上他太有代入感了:

我除了比连杰哥高一些,其他的差不多啊。

都是灵气十足,英俊潇洒!

海上又有人摇橹而来,喊道:“嘿,天涯岛真在放电影……”

不等这人把话说完,好些人站起来吼叫:“闭嘴!不准出声!”

又有人冲他们吼叫:“你们也不准出声!”

王忆一看这是要套娃了,赶紧喊道:“班副,你去码头上引导后面来的人,大家安静观影,不要随意起身走动也不要随意喊叫。”

孙征南也正在投入的看电影,但听了王忆的话他立马起身跑上码头。

剧情一步步推进,终于到了片尾。

字正腔圆的旁白再度响起:

“……唐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少林寺》十三棍僧义勇,封官加禄,但少林寺僧人只愿受领紫罗袈裟各一袭,水碾一具,封地四十顷,唐太宗感念其诚,准许自立营盘,豢养僧兵。”

“此事载于少林寺寺碑,有李世民御笔签名,至今犹存于少林寺内。从此,少林寺和尚可以大兴习武之风,少林功夫名扬四海、广传天下!”

接着《少林少林》的歌曲再度响起,屏幕上出现嵩山山景,接着是演职表。

电影结束了。

但没有人发出声音,还是在贪婪的盯着看幕布看。

直到影片彻底结束幕布上只剩下昏黄光幕,社员们才跟大梦初醒一样猛的反应过来。

接着礁石滩上就热闹起来:

“我娘来,这个就是武打片?好看、真是太好看了!”

“支书说的就是准,《少林寺》好看啊!”

“肯定好看,要不然城里人都要看吗?他们看电影要五六毛钱一张电影票呢,好些人看不起,还是咱好,咱不花钱就能看!”

“都别嚷嚷!王老师、王老师,再放一边,咱自己的机器、自己的电影,再放一遍啊!”

嘈杂的说话声迅速统一为一个声音:“再放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