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386节(1/2)

“我想接鸡苗这样的事你肯定会操心,又正好是傍晚接鸡苗,这样你应该会来的,于是我决定来找你。”

“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她炫耀似的拍了拍车轮。

王忆给她捏了捏肩膀,说道:“你以后什么都别带,你说一声我上门去拿。对了小秋,爷爷还好吗?”

秋渭水说道:“还挺好的,这次他从疗养院回来的时候带了新药,而且县医院安排了一位护士长照顾他病情,每天会给他挂个吊瓶,这样他的精神状态还不错。”

王忆的心吊起来了。

怎么上护士来照顾老爷子了?

而且每天要挂一个吊瓶?!

他想起之前看的新闻报道,22年的时空里,老爷子现在应该已经没了,在82年时空里他的‘精神状态还不错’。

这是怎么回事?

他能想到的就是秋渭水经过他的治疗后精神和心理情况较好,让老爷子深感欣慰,人逢喜事精神爽,或许是这支撑他有了面对疾病的信念,让他的身体能继续扛得住。

联想新闻报道王忆心里沉甸甸的,但他不能在秋渭水面前表现出来,便笑道:“爷爷的精神好那就好,他在上班吗?如果在家里我去看看他。”

秋渭水说道:“他在上班,他每天都要上班,只要不去医院,那礼拜天也不休息。”

“要注意休息啊。”王忆说道。

秋渭水无奈的说:“没有办法呀,别说我劝他,县里其他领导也劝他了。”

“但他总是说,党培养了他、人民养育了他,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他现在已经是一颗夕阳,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和能力下,把剩下的余热都散发出来,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说着秋渭水摇头:“劝不停的,老人都很固执。”

她飞快的瞥了眼王向红。

发现王向红没注意到自己说话拍了拍胸口。

然后她又兴致勃勃的拿起了车轮,问道:“这是什么?”

王忆说:“是自行车的轮子。”

秋渭水笑道:“错了,是轮椅的轮子——上次在招弟、来弟她们家里,我爷爷看到招弟奶奶得靠双手撑地上才能挪动身体,所以就想给她买个轮椅。”

“但现在轮椅太少了,县里买不到,我爷爷就把他自行车拆掉了,让我带这车轮给你,他说你们队里的老木匠手艺挺好的,有了这个车轮能做出一台轮椅的。”

“这里还有两个小轮子,是我爷爷去县医院往急诊科的废弃病床上找来的。”

她打开挎包又拿出两个小铁轮。

王忆真心感动了。

妈咧。

真是个神仙爷爷!

他正要说话,旁边的黄小花已经激动的过来握住姑娘的手腕:“秋老师,这怎么能行?自行车多金贵的东西,你们怎么能把车轮卸下来给我家用?这不行,我不能要,你拿回去,别浪费这么好的东西!”

秋渭水说道:“拿回去也没有用了,我爷爷把自行车的车架送人了,让他们自己去找两个车轮组装自行车。”

黄小花听到这里眼睛顿时含上了泪花,说:“怎么能这样呢?我们……”

“没关系,”秋渭水笑道,“我爷爷早就不能骑自行车了,我也不会骑自行车,它留在我们家里已经两年没动了,如今车轮做轮椅、车架以后送给其他有需要的人,算它废物利用。”

黄小花抹了把泪水看向王忆,说道:“王老师,这可怎么好?我们怎么去谢谢老叔。”

王忆说道:“等我替你们去谢吧——等等,我叫爷爷嫂子你为什么叫老叔啊?这不差辈了?”

黄小花男人的辈分小,叫王东昌,所以王忆叫他哥。

“可能是因为我爷爷叫她婆婆叫大妹子来着吧。”秋渭水笑道。

黄小花点头:“对,忘记去分辈分了,要不咱自己算吧,你算你的、我算我的。”

说着她往码头上看了看,赶紧跑了上去。

王忆领着秋渭水进驾驶舱,秋渭水惊奇的说:“哇,这就是国家奖给你们的船?真漂亮。”

“等我学会了开船,我带你在海上兜风。”王忆许诺说。

他用衣服给秋渭水扇风,给她散散热。

黄小花很快回来了,手里两支冰糕,分别递给两人。

王忆没要,让她自己吃了。

秋渭水收下了冰糕,这时候又有人喊王忆了:

“王老师、王老师,嗨呀,支书,你们都来了?你们怎么没有人跟我说一声呢?要不是、嗨呀!要不是看到这艘船,要不是我认出了这艘船,我还不知道你们都来县里了!”

王忆扭头一看。

庄满仓!

庄满仓这次不是便衣,他跑到码头上挥舞大盖帽,非常的高兴。

王忆走到船头笑道:“满仓哥那你怎么又在这里?不是又在执行便衣任务吧?”

庄满仓说道:“不是,刚才接到报警电话有人打架并动用了刀具,我带人刚把人抓走,一回头看见你们的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