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397节(1/2)

曙光照相馆在翁洲是颇有名气的老馆,这里还有那种老式照相机:

一人多高、一肩多宽,整体有个黑色的木制架子托举着机器,木架下面装有轮子、它的一侧则有手柄摇轮来调节对焦的高度和角度。

这种老式照相机的镜头盒子就像老台式机的屏幕那么大,后面机身始终用一块布罩着。

王忆好奇的看,走在他旁边的那老人也在看。

他感叹道:“哎哟,这个机器可有年头了,你们还在用这种机器?我记得我结婚那时候用的是这样机器,多少年了?那不得是建国前的事?”

妇女笑道:“这种老机器已经被淘汰了,我们店里也都存入仓库中了,只有这个摄像间还保留着一台。”

“主要是有些像您一样的老人怀旧,他们希望能用这样的照相机来给他们拍照,说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感觉正。”

老人点头道:“那你们店里有厉害师傅,这样的机器可不像现在的照相机那么简单,要拍出好照片得下功夫呢。”

儿童摄影室在最后一个房间,不大的面积有四套布景,四个房间角落各有一个布景。

有的布景是塑料葡萄藤上挂着塑料紫葡萄,有的布景是一台敞篷玩具汽车,有的布景是现代化的家庭:有沙发有桌子,沙发上有塑料电话、塑料电视机等……

另外三面墙壁上贴着不同的壁纸,正面壁纸是椰林树影白沙滩,左边壁纸是亭台楼阁,右边壁纸则是开国大典……

妇女积极的给他们介绍说:“我们这里不光给成年人租赁西装和婚纱,还有儿童服装,看,小军装、民族服装、工人服装,是不是很时髦?”

王忆看向小军装。

不是他理解中的83式大檐帽+带黄丝带镶边的绿色警服,是72式警服,算是缩小版的三片红,不过有红领章之类的。

他对这衣服有点兴趣。

可以去22年买一批给学生当校服呀。

老人被这布景打动了,指着墙角的三脚架问道:“你们这里用的是120的还是135的相机?”

“都是新式135的相机。”妇女说道。

老人点点头说:“好,那我明天带孙子来拍照。”

妇女很满意他的答复,然后看向王忆。

王忆不好意思的掏出胶卷:“我是来冲洗胶卷的,上次在你们这里买了一副胶卷……”

“噢,我有印象。”妇女点点头,“那行,你冲洗几张?”

王忆说道:“已经拍满了,各冲洗一张、呃,两张吧,各冲洗两版。”

妇女说道:“好的,在我们馆里买的胶卷冲洗有优惠,第一版是十六元,第二版是十元,一个礼拜以后来取。”

王忆摇头道:“这也太晚了,能不能加急?最好今天就能取到照片。”

“加急可以,但这个点了,加急费很贵。”妇女看了眼天色又仔细打量他,黑不溜秋的不像个有钱人呀。

“多少钱?”

“两版照片一起冲出来得五十二元了,其实同志你没必要那么急,如果你可以后天来取,那价格就能便宜到三十元。”

王忆直接掏钱交费。

五十多块小意思。

交钱开票,他拎起袋子和皮包去见港岛路找盛大贵和满山花。

此时已经邻近傍晚,气温不那么高了,他乘坐公交车很快赶到。

就在他转入进盛大贵家里所属单元楼巷道的时候,他听见有人喊他:“王老师、王老师,我们在这里。”

王忆闻声看去,看见满山花和盛大贵都在一棵大柳树的树荫下乘凉。

老爷子这会倚在轮椅上,一手摇晃蒲扇一手端着个瓷茶壶,满脸的惬意。

跟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那状态天壤之别。

王忆还记得第一次见老爷子的时候他缩在小卧室的小床上半昏睡,整个人无精打采。

现在呢?

身子斜躺在轮椅上,吹着小风摇着蒲扇,手里小茶壶时不时举起来抿一口,甚至连不舒服的双腿都翘成了二郎腿。

王忆笑尿了:“哟,老爷子挺舒坦呀。”

盛大贵老人笑的合不拢嘴:“舒坦,当然舒坦,出来晒晒太阳乘乘凉吹吹风见见老朋友,这能不舒坦?”

他又指向旁边的满山花:“我得给你们这位社员同志加工资,我要给她每月加五元工资,她太勤快了,哎呀跟她一比那黄小燕真是个懒婆娘。”

满山花显然是刚知道他的加工资意愿,一时之间有点反应不过来:“啊?加五元工资?”

反应过来后她赶紧摆手:“啊不不不,不用了,盛大哥我25元够了,整天吃你的喝你的,你还要给我扯一身花布做夏天衣裳,我怎么还能要你加工资?”

盛大贵笑道:“没事,你听我安排就行了,这夏天衣裳必须得做一套,你看你大热天的还穿着军装,这像什么话?让我老街坊们一看还以为我在苛待你哪。”

王忆说道:“看来我这婶子表现很不错。”

“岂止不错,要写感谢信的呀。”老人笑容愉快,“勤快、实在、吃苦耐劳,每天早上推我出门呼吸新鲜空气,每天傍晚推我出来晒晒太阳乘乘凉。”

王忆问道:“到底是晒太阳还是乘凉?你怎么把两件事放一起?”

老人坐起来放下小茶壶拍拍腿说:“我有老寒腿,所以要经常晒太阳,而现在天热了,晒一会太阳就得来树荫下乘凉。”

满山花拿起小茶壶从旁边水壶里倒上一壶水,又给老人放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