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414节(1/2)

王向红笑眯眯的说:“石同志跟徐老师去县里转转、看看,乘咱一个便船。”

销售队的妇女在生产队里是最能言善辩的一拨人,她们冲徐横露出个暧昧的笑容。

徐横吓得低着头不敢去招惹她们。

青婶子上来揶揄的挠了他一把,说:“徐老师你不是平日里叽叽喳喳挺能的吗?今天怎么萎靡了?”

她扭头冲其他销售员说:“你们看你们看,徐老师害臊了,他不敢抬头了。”

“何止不敢抬头,是要把头藏裤裆里去了。”

“那他是哪个头不敢抬啊?”

其他妇女哈哈笑。

徐横当没听见,他已经认清了这个现实:中老年妇女猛如虎也。

他以前以为自己说荤段子是个好手,直到来到岛上才知道什么叫一山更比一山高、一人更比一人黄。

天涯二号启动,渔船破浪而出。

石红心被安排在了驾驶室,于是她很好奇的打量起了这艘船。

看着崭新的驾驶台、干净整洁的船舱,她羡慕的说道:“真好,你们这艘渔船真好,现在咱公社最好的渔船也没有你们生产队这艘好,听说这船能拖三十米长的大网?”

王忆说道:“对,它后面有个电辘轳,能把渔网拖回来,你要去看看吗?”

石红心想去看看,可是再想想后面船舱里那些如狼似虎的妇女同志她心里发毛,于是说道:“不用了,我看看这船体就行了。”

“说实话,我还没有坐过这么好的船呢,跑的又快又稳。”

正在开船的王向红指了指钥匙对徐横说:“待会让徐老师开船领你在海上转转,去吹吹风。”

“兜风,支书城里人管这叫兜风。”王忆笑道。

王向红扶了扶墨镜也笑了起来:“行,那就让徐老师带着石同志去兜风。”

石红心赶忙摆手说:“不用不用,支书、王老师瞧你们说的,那不是白白浪费柴油吗?国家现在不富裕、能源不宽裕,咱们要给国家节省能源哩。”

王向红也不舍得浪费柴油,只是徐横在学校支教,如今涉及到了婚姻大事,他这个支书必须得有所表示。

这样石红心拒绝了他就借坡下驴,说:“石同志真是个会过日子的人,你说的对,国家还不富裕,咱们不能浪费。”

“那么待会让徐老师带你在船上好好转转看看吧,有啥不明白的你问徐老师,徐老师懂的可多了。”

徐横挠挠头:“略懂略懂。”

天涯二号准备进港靠码头,孙征南接管了船舵,王向红出去跟熟人打招呼。

他带上了王忆刚准备的蛤蟆烟叶,等到船停靠立马上码头给人分烟叶。

这让熟人们很诧异:

“王支书你上次不是来了分烟卷吗?这次怎么分烟叶了?”

“难怪人家说越有钱越抠唆,王支书这么大方的人抠唆起来了?”

“抽我的、抽我的,王支书来一支丰收……”

王向红没好气的说:“我是抠唆的人吗?让你们尝尝这烟叶是有原因的,东北来的好烟叶,叫蛤蟆烟,你们尝尝就知道了,又香又有劲!”

“是吗?”几个人来了兴趣。

有人说道:“我没有烟纸,谁给我撕一块,这两年一直抽烟卷……”

“哟哟哟,老赵牛逼起来了。”旁边的人哈哈笑,笑着掏出一张作业本纸准备撕一条烟纸。

王向红从兜里掏出一板烟纸,这是王忆给他的。

他分享道:“用这个,这里有专门的烟纸。”

于是周围的人便说:“就说嘛,王支书还是大方。”

“也是有钱了,去买专用的烟纸了,这烟纸不便宜,在供销社里一板要五毛五,赶得上一斤鸡蛋了。”

“供销社烟纸还没有这个好,你看这烟纸摸起来多滑溜,嘿,好纸呀,这是领导干部用的烟纸吧?”

“你是不是傻,领导干部哪有抽旱烟的?他们都是抽过滤嘴。”

王向红给他们分享烟纸烟丝。

很快有赞叹声响起:“真是有劲啊。”

“嗯,这烟可以,是不是东北的长白烟就是用了这烟叶子?”

“长白我没抽过,抽过金葫芦,那烟不好抽,还比不上经济呢。”

“你净说实话,经济一毛钱一盒。”

“金葫芦我知道,九分钱,在东北都叫它九分损。”

王忆收拾了礼物拎着包上码头。

他自己给老爷子带了礼物、生产队也准备了一份,于是大包小包两手都拎上了。

等他到了大院门口,传达室里冒出个老头的脑袋:“同志,你——呵,你是上次咱见过的小王吧?”

“是小王,不是小王吧。”王忆苦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