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429节(1/2)

“厕所得改建,徐老师说的对,祝老师毕竟上年纪了,旱厕不方便,太危险了,改建成蹲厕。”

现在哪怕是城里也没有多少马桶,都是用陶瓷蹲便器。

王忆准备给教师宿舍也换上蹲便器。

注意卫生嘛。

王向红听了他的话后说道:“那我家厕所也得改一下,小秋是城里的女同志,用咱的旱厕确实不习惯。”

从住宿环境、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做了全面的探讨,装修方案很快出来了。

然后王向红想了想,又说道:“天热了,岛上山大水多草木多,导致蚊虫之类的也多,这样,咱用土法子来对付它们,在门口两边还有窗外都种点薄荷和驱蚊草。”

祝真学听了后点头:“要是能种点薄荷最好,它能改善这个空气环境,有香味。薄荷叶能泡水喝,去火;要是被蚊子虫子咬了,那薄荷叶还能止痒杀毒。”

“我们岛上有驱蚊草,好些人家都种着,等我找人给你们移植一些过来,咱们在院子里弄个小小的花园,不光种草还要种花,这叫愉悦情绪、工作更顺利。”王向红说着自己笑了起来。

徐横听的眉飞色舞。

好家伙,自己这贫民窟马上就要变成小别野了。

第233章 生产队里好福利

王向红的动作还是挺快的。

当天下工他就安排了两个工作,一个宣布大迷糊家里改为教师宿舍;一个是安排社员挖了薄荷和驱蚊草种在院子门窗周边。

王忆这边也给学生们安排了两个工作,一个是捡海藻准备给教师宿舍修屋顶,一个是捡石头给教师宿舍修小路。

学生们听到安排后欢呼了起来——

又可以干活换好吃的了!

到了傍晚,日落西海、炊烟袅袅,百舸归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

晚饭比较简单,还是蒸凤尾鱼干。

中午秋渭水和祝真学都反映凤尾鱼干好吃,王忆也觉得好吃,所以晚上继续吃,吃凤尾鱼干拌饭。

这小鱼干别看不起眼,肚子里的鱼籽可饱满可香了,下饭吃口感好、味道足,哪怕不用别的菜单单是用它来下米饭便让人足够满意。

‘嘎吱嘎吱’的吃着鱼籽,王忆对秋渭水说:“你知道外岛的荧光海吗?”

秋渭水说道:“不知道。”

王忆欣然,这时候徐横冷不丁问了一句:“不能吧?你不是在县里住好几年了吗?我才来了俩月我都知道外岛有荧光海,就是蓝光滩那里……”

祝真学悄悄用脚踢了他一下。

秋渭水则给他一个很有杀气的眼神。

王忆见此顿时明白了,笑道:“你见过荧光海了?我还没有见过呢,等明后天晚上你领我去看看怎么样?”

秋渭水顿时来劲了:“噢,你还没有见过荧光海?很漂亮,海面上呀、沙滩上呀都有蓝莹莹的光,等我领你去看看。”

“你不是不知道吗?”王忆用手肘碰了碰她的手臂。

秋渭水不会撒谎,顿时尴尬的低下头。

祝真学平淡的说道:“小秋老师起初不知道你说的荧光海就是蓝光滩那边能发出蓝色微光的海面,县里头都把它叫夜叉海。”

他补充着解释了一下:“相传每年咱们人过端午节的时候,海底龙宫也过节,叫还阳节,说是那一天天气热、天地之间阳气最强,而海里则阴气最强——这就是阴阳平衡说。”

“海洋每年都会掀起惊涛骇浪吞噬掉许多人的性命,它们化为海里亡魂,要在端午节这天趁着阴气浓闹事。”

“龙王爷为了平息它们的怨气,这一天会杀掉一些海里的夜叉,因为人们之所以会死于海洋的惊涛骇浪,便是夜叉趁着大风浪出来兴风作浪。”

“夜叉皮是蓝色的、血是蓝色的,于是它们被杀后便将海水染成了蓝色,这就是夜叉海的来历。”

秋渭水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王老师,这个传说是真的,不是祝老师编造的。”

王忆说道:“原来是这样。”

祝真学说道:“是的,正是这样。这民间传奇故事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能反映出封建王朝时代的贫苦大众对皇权阶级的讽刺。”

“你看,是谁掀起惊涛骇浪害死了人命,人民大众能不明白吗?海里是谁在掌控着?不是你龙王爷吗?”

“所以责任归根结底还是龙王爷的,哪怕确实是夜叉害人,那夜叉还不是听你龙王爷的?”

“到了还阳节杀夜叉这只是糊弄一下老百姓而已,糊弄过去这一天,以后继续糊弄。”

“但老百姓能怎么办?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稀里糊涂的过日子。”

王忆说道:“这就叫,人民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知道人民知道他们在说谎,人民也知道他们知道人民知道他们在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

秋渭水被这话给说迷糊了。

她掰着手指数了数。

没数明白。

祝真学却听懂了这番话,顿时放下筷子鼓掌:“校长厉害了,你这个话可厉害了。”

王忆说道:“不是我说的。”

“那是谁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