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441节(1/2)

“等等,年总你帮我也弄点纱网,多弄、弄个一百户人家的需求量。”王忆听了他的话突然想到了82年的天涯岛也缺纱网。

以至于教师宿舍都得种薄荷叶、驱蚊草来驱赶蚊虫。

他在网上搜了搜,告诉邱大年说:“找这种老式纱网就行,便宜,不要带图案或者特殊材质的新式纱网。”

“好。”邱大年已经习惯了他那些奇奇怪怪的采购要求,所以压根不多问。

而且他现在沉浸在了创办事业的亢奋中。

后面他又问王忆:“老板,你说等咱饭店收拾好了,营业之前,我能不能,就是把我家里人、亲戚啥的,邀请过来,你明白我意思吧?”

王忆说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邱大年嘿嘿笑。

王忆拍拍他肩膀说道:“你把他们叫过来好了,咱们饭店管吃,记我的账,让墩子这边好好配合你,让你好好赛赛脸。”

墩子一听这话琢磨道:“那我家里人——算了,太远了,路费出不起。”

王忆说道:“这饭店你俩负责,然后你俩给我好好干,感情入股、以咱们的感情来入股,一人10个点的股份,我80。”

邱大年小心翼翼的问:“那亏损了的话……”

“我负责。”王忆在这件事上充当的是人傻钱多的角色。

这饭店本质上是给邱大年和墩子一个实体事业,让他们能够用来应付家里、应付社会关系。

因为两个时空齐头并进的特殊性,王忆的时间注定不够用,他必须得找人来帮忙,而且必须得是心腹!

邱大年老实、墩子憨厚,这两人最合适了。

王忆压根不在乎在他们身上花钱。

毕竟他的钱来的简单。

他现在甚至都没有认真的利用82年去赚钱,如果他缺钱,大可以在82年利用社队企业的身份四处去搜集有价值的收藏品。

再说,他还有一个王炸几个炸弹在时空屋里没动呢!

他把房子钥匙扔给邱大年,说道:“墩子,去弄点啤酒、弄点炭再去超市弄点现成的肉串,后厨有烧烤炉,咱自己整点烧烤。”

“年总,你把卫生收拾一下,收拾个咱们吃饭的地方,今天咱的饭馆有着落了,必须得庆祝。”

“我也忙起来,我给朋友打个电话,让他送点好肉、送点海鲜,咱们燥起来!”

“燥起来!燥起来!”两人兴高采烈的吆喝,纷纷出门而去。

一个买食物,一个买工具。

王忆从里面反锁了门进地下室开门去时空屋,把存在时空屋里的一些鸡蛋、牛羊猪肉全给弄了出来。

厨房里有大冰柜,这都是上家老板留下的,他估计没有别的饭店生意,好些家电家具都给留下了。

所以一个月不到2万的租金真是算合适了。

王忆估摸了一下,如果不是装修有自己人的话,这上下两层楼装修下来就得花个四五十万。

当然装修实际上用料只是好看但不实在,可是要考虑到中央空调和厨房那一套都是不少钱!

他拿出一些肉来抹了盐放在太阳底下化冻,然后等着两人回来。

邱大年先回来的,他说墩子回去拿铺盖卷了,这里有空调,他们三个今晚可以住在这里。

王忆摇摇头:“你们在这里睡吧,我晚上还得办点事——算了,我现在去办吧,晚上在这里睡。”

他打车去了工业园,找新化人图文公司打印了一张名片,用了最差的名片纸打印的,很粗糙。

等他回去墩子已经在店里了,他顺路买了毛豆和花生,又带回了厨具,切了羊肉正在开烤。

邱大年在收拾食材,他们买了挺多东西,一样拿了一点,吃不掉的放入冰柜冰箱:

现在店里还没有通电,这事租房的时候中介已经说明过了,账户没问题,只要给电、气两站打电话开通即可。

收拾完东西邱大年打了电话。

很快,之前暂停的电和气都给通开了,而水管道一直是开放的,这样饭店直接能生活了。

傍晚三人在楼顶上喝啤酒、吃烤串,花生毛豆散了一桌子,让他们满心放松。

有了一座实体店铺感觉是不一样的。

炎黄子孙自古以来都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饭店在手要比一座虚头巴脑的公司更能给人以底气。

王忆直接没回公务员小区,三人各分了个房间开空调睡了一夜。

礼拜天是他和宁一诺相约谈生意的日子。

他很早就回到了82年,然后带着一封信去公社的邮电所找张有信,买了几张邮票贴上又让他给邮票和信封上盖了章。

张有信跟他说:“一旦盖章你这邮票就没用了,就作废了。”

王忆笑道:“对,我就是要作废它。”

张有信连连摇头。

王老师喝假酒了!

弄好信封,王忆收拾东西上天涯二号进行等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