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515节(1/2)

这队里藏龙卧虎啊,都挺不要脸啊。

漏勺也豁出去了,不就是拍马屁吗?谁不会呢!

他说道:“我现在知道了,校长您对我的教诲是生产斗争知识的结晶,这是生产发展之路的源泉,您的理论指导和我的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出成果……”

“我的爷爷哟。”秋渭水赶紧走。

她脸皮薄,听不下去了。

王忆被人夸几句帅还行,这毕竟是事实,漏勺这个真有点过火了,他承受不住:我只是个校长不是首长!

他对漏勺竖起大拇指说:“你、你很有觉悟,不过这些不用说了,你先去准备吧,我跟支书去说点事。”

为了避免打击漏勺的热情,他又补充了一句评价:“你很好,很有精神!”

他溜去找王向红,把自己关于动用祠堂开设制衣铺子的想法说出来。

王向红吃惊的看向他,说:“你们文化人真是一肚子坏水——行啊,这一招我看行,不过咱也得小心,别太过火,这事过火了会出事。”

王忆说道:“对,我也感觉是这样,所以我特意跟你来先提一提,咱们得通通气再进行下一步。”

王向红点点头:“那我有数了,你准备准备吧。”

王忆又问:“支书,我听我首都的同学说,79年咱不是跟美丽奸建交了吗?国外一些洋玩意儿工业品进入了咱国家,有些东西在咱社会上挺少见可国外却很多也很便宜了。”

“比如说石英钟和石英表,这都不贵,我要不要托我同学过海关买一批卖给咱们社员?平日劳动生产中没有表不方便。”

王向红说道:“是,没有钟表不方便,咱队里手表只有三块,文书一块我一块还有祥雄一块。”

王忆知道王东喜有一块表,那是队集体的手表,只是给他用,他以前负责敲钟。

王向红撸起袖子给他看自己的手表,说:“我这块不知道什么牌子的,还是外国表呢,是我在解放战争中缴获的,上缴团支部后因为我立了三等功,团支部奖励给我了。”

“这表当时震荡导致坏掉了,我找人修了但修的不行,时不时就不灵了,你看,今天又不跑了。”

“祥雄是早期在公社政府上班所以需要一块表报时,是花了110块买的梅花牌手表,当时他带上后那叫一个热闹,哈哈,他刚买那三五年,咱周边几个生产队,哪家小伙子结婚不来找他借这块表?”

王忆说道:“现在表没有那么珍贵了,这样我托同学捣鼓点吧,起码让咱们队里的青年都戴上一块,这样也好找对象。”

王向红兴致勃勃的说:“要是能行的话肯定好,但现在表还是挺贵吧?”

他们两个正要讨论,海上一艘船靠近码头,然后‘砰’的一声响。

跟着王忆在阴影里打哈欠的老黄打了个滚跳起来了。

王向红定睛一看,说道:“我怎么好像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了?”

声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响,码头上工的劳力纷纷站起来看热闹。

王忆说:“是哪里的领导领着一群人敲锣打鼓的来了?是不是徐老师和孙老师抓敌特那件事?”

王向红说:“走,去看看——大迷糊,赶紧把孙老师和徐老师喊到码头上去,就说给他们庆功的领导来了!”

他们快步赶到码头。

然后看到了个熟人:是防汛办的石大寿石干事!

然后他们挺纳闷的。

怎么是这帮人来了?

石干事看到王忆后松了口气,笑道:“王老师在呢?哈哈,太好了。”

他回头面对船上敲锣打鼓的队伍握着双拳指挥了一下,然后上次来通知台风消息的黑脸膛袁主任站了起来冲两人摆手。

船上锣鼓喧天就差鞭炮齐鸣。

王忆疑惑的看向王向红,然后看到了他正在疑惑的看着自己。

王向红想了想,问道:“是不是因为你们上次欧文台风天去稳住灯塔的事?”

王忆纳闷:“只能是这事了,可是这事敲锣打鼓干什么?”

这时候有两个身影一前一后从生产队里跑出来。

白衣皮鞋,姿态洒脱。

孙征南和徐横特意换上制服跑过来了!

第267章 全队吃凉皮的那个傍晚

徐横和孙征南迈开长腿全力奔赴到了码头上。

其中孙征南一边跑一边整理领带:

徐横说得对,他是真的骚!

闷骚!

等他们跑到码头上,然后看着停靠船只上的人露出疑惑的表情。

这是什么人?

于是码头上又多了两张疑惑的脸,两个懵逼的人。

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你他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