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600节(1/2)

他有一手治男人难言之隐的好医术,据说是在部队学的,可是部队为什么学这个,咱也不知道,咱也不好问:

“毕竟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对不对?咱也没有这方面的需要对不对?所以咱不去关心这破逼烂吊的事。”

黄标如是介绍。

老枪名声挺大,以前不准随便做生意,他就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名头私下里接活,主要是县里人来找他。

改革开放后老枪的心思活泛了,他开始走江湖卖药给自己打名声,这一来二去的还真把名气给打响了。

现在他不用出去走江湖了,待在家里也不缺顾客上门。

靠着这一手本事他给家里头起了新房子又买了新船,对渔家人来说这是一辈子最看重的两件大喜事,于是他特意找了跑江湖时候认识的杂耍马戏团来演出。

黄标挺佩服老枪的,说:“他不像我那样小打小闹,只是盖了一座平房子,他厉害、硬气,买了新地基建起了一座二层小楼,独门独院,听他说这在城里叫别野呢。”

王向红忍不住问道:“你们盖新房花多少钱?”

黄标说:“我那个平房子便宜,老枪大哥的二层楼房那是花了八千元左右。”

“他那家伙用的东西好,空心楼板、木材、钢材、水泥、黄沙、石子、砖瓦、水泥桁条等等,屋子里面还铺了叫地板的东西——王支书我可不是瞧不起你们,说实话,你们应该没见过。”

“当然之前我也没见过。”他又补充了一句。

王东峰不服气,说:“我们王老师进过人民大会堂,他还能没见过这个?”

黄标震惊的看向王忆。

王忆震惊的看向王东峰。

别人都是‘我有一个朋友’,你倒好,‘我们王老师’!

黄标不信王东峰的话,他知道年轻人为了面子喜欢吹牛,可是王向红补了一句:“我们生产队要在县里开一座饭店不对,那叫餐厅,然后我们王老师负责装潢。”

“他买了地板想给我们铺上,但我没同意,太铺张浪费了。”

王向红这一说话黄标就没疑问了。

他了解天涯岛老支书的这张嘴巴,绝无空话假话大话,这是老支书用一辈子为人换来的口碑。

王向红还想介绍一下餐厅铺地板的事,然而黄标对这个没兴趣。

他感兴趣的是:“你们生产队还要在县里开饭店?咱们县里还没有个体户饭店呢。”

王东峰纠正说:“不是饭店,是餐厅!不一样的,等你到时候去看看吧,跟咱们的国营饭店不一样,可好了!”

“我肯定去。”黄标痛快的说,“以后咱县里有了个体户饭店那我当然要去,到时候还要请亲戚朋友去。”

“现在我听说市里有的是个体户饭店,佛海县、长海县也都有了个体户饭店,就咱们县里没有,咱们成大落后了,现在你们生产队去办起了饭店,真是够厉害的。”

“改革开放急先锋啊。”

王向红叼着烟袋杆笑了起来。

他们生产队从大落后变成急先锋了。

聊着天他们看到了一座二层小楼,规模不大,上下各有三间屋大小的空间,一共是六间屋子左右。

楼房门口有一根杆子,上面镶嵌了一面木板,写着:老军医诊所。

诊所里头人不多,空空荡荡,门可罗雀。

但男人都明白原因。

大白天的哪有人来这地方看毛病?

老枪这里是白天休息晚上忙,黄标说特别是上半夜,那家伙人来人往跟赶集的一样。

这样方便了王忆他们找老枪说话。

老枪是个瘦高个的老汉,得有六十多岁的样子,头发漆黑、胡须雪白,面色红润、龙行虎步,一身白大褂确实有老神医的派头。

他家楼房一楼成了诊室,进门后看到老枪正在屋子里踱步,左手握着一把紫砂壶、右手背在腰后,而他旁边墙壁上贴着一幅龙飞凤舞的大字:

“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王忆肃然起敬。

牛逼。

老枪看到这么多男人齐刷刷进来一下子来劲了。

大生意上门了?

结果黄标拖拉着瘸腿挤到前面来说:“老枪大哥,我这里有件事要找你要麻烦你。”

老枪沉着的摆摆手说:“不用说,先把脉。”

他的眼睛在众人身上扫过,最终指向王忆:“青年,你先来,看你面色恍白而颧红……”

“滚犊子。”王忆顿时毛了。

这真是个老中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啊。

有没有医德?

哪有当面说出病人隐私的——啊呸呸呸,谁是病人?自己不是病人啊!

你到底行不行啊?他忍不住的怀疑起这个老枪来了,他感觉这就是个老骗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