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645节(1/2)

他给麻六拿了一件衬衣和一条军裤,说:“换上这衣服,精神。”

王忆说:“对了,这次我从城里买了衬衣和裤子的半成品,等我待会给咱服装队拿过去,然后就可以卖衬衣裤子了。”

他又跟王向红商量:“支书我准备买个冰箱冰柜什么的,否则弄点肉没法保存。”

王向红痛苦的咂咂嘴:“哎呀,你啊、王老师、你啊,你花钱、你花钱如流水,你说你得攒钱呀!”

王忆笑道:“攒钱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买一个冰箱这就是为了我、为了咱队里孩子的生活嘛。”

“再说了,不管买冰箱也好、盖房子也好,这都得花钱,可是这钱并不是花掉了,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依然属于我们!”

王向红听后眨眨眼。

这话有道理,但他就是感觉哪里不对。

杨文蓉换了一身衣服后高高兴兴回来。

白衬衣、蓝裤子,一双黑色系带女士布鞋,这都是秋渭水借给她的。

王忆打量了一下。

姑娘有些瘦弱,肤色不好,发黄发黑,粗糙,这一看就是干多了农活、吹多了风晒多了日头的人。

但她五官不错,挺秀气的,特别是含羞带怯去微笑的时候,有一种让男人怜爱的柔弱美。

这样的姑娘底子好,只要她生活条件提上来,皮肤变白变红润、身材丰腴起来,那可就算是美女了。

王忆暗地里咂咂嘴,他感觉这姑娘水很深,不知道麻六能不能把握得住。

不过他又觉得自己老是喜欢杞人忧天,麻六可是在社会上摸滚打爬长起来的人,人家对人心、对人性的把控可比自己更厉害,这样他便多少放下些心来。

杨文蓉落落大方的跟两人打了招呼,然后问麻六:“六哥家里有柴吗?我烧点水,咱俩洗洗头、洗洗脖子,别给人家衣服沾上灰。”

麻六说:“咱家里烧水不用柴火,咱们有太阳能灶。”

杨文蓉吃惊的问:“噢噢我知道了,就是我刚才出去看到的那个银白色大锅子?那就是太阳能灶?我在书上看到过它们的介绍,还是第一次看到真实的呢。”

麻六打了水领她出去。

不多会两人便提着一壶热水回来了。

杨文蓉要洗脸洗头,于是麻六把一个香皂盒与一个塑料瓶拿出来。

香皂,洗发膏。

都是奶香味的。

有文化的女人没有不讲究的,杨文蓉看到这两样东西那只能用爱不释手来形容。

她拿起奶白色香皂摸了摸又闻了闻,打开洗发膏捏着瓶子嗅了嗅味道,满脸是好奇与欢呼雀跃。

刚进门的杨会问道:“谁在喝奶?我闻见味了。”

杨文蓉急忙给他看香皂和洗发膏,杨会更是第一次看见这种东西,一个劲的问:“这瓶子里的奶怎么这么厚?”

“这是洗头膏。”杨文蓉给他解释,“慧慧家里就有,她用过这个,用的是她父亲去沪都出差时候捎回来的海鸥牌洗头膏。”

杨会咋舌:“她爹是粮管所领导,那条件不一样,咱也能用上海鸥牌的洗头膏了?”

“海鸥牌洗头膏不行,比不上咱这个,咱这都是王老师在羊城的同学给他找车子捎来的外国产品,一次一大桶,那家伙,上面全是洋文。”麻六说道。

杨文蓉小声问他:“很贵吧?”

麻六说:“你一天用这么一瓶,你男人也给你用的起!”

杨会看的啧啧称奇,说:“要不说人还是得念书,我闺女行,一眼看中的这个男人还真行,我这跟着你们开眼了。”

他给王向红上了一支烟,掏出打火机给点燃后又美滋滋的拿在手里转起来。

王向红问他:“你刚才去哪里了?”

杨会说:“去帮你们队里人放鸡放鸭子来着,你们队里人不行,不专业,瞎搞……”

“哎!”王向红陡然看向王忆,“老杨会放鸭子啊!”

王忆点点头:“对,我早就想到这回事了,要是他们一家要留在咱队里,那可以安排老杨帮咱队里去放鸡放鸭子。”

杨会挠挠屁股欣喜的说:“这我行,我真的行,我从十岁就跟着我师父放鸭子,满打满算放三十五年了!”

“鸡我不敢说,鸭子这块它们屁股往哪里翘我就知道它们想放什么屁拉什么屎!”

他不是长龙公社的人,但来长龙公社放鸭子的日子也不少,早就听说过天涯岛现在的变化。

今天来了以后发现名不虚传,早上那一顿面条拌肉酱更是吃得爽,这可是有火腿呢!

王忆直接跟王向红说:“那就聘用杨会同志来专门带头养鸡养鸭子,正好我计划明年在咱们生产队开设一个养殖队,就让杨会同志先行带头熟悉一下相关工作。”

王向红问道:“还要开设养殖队?怎么个计划?”

王忆说:“养鸡养鸭,饲料化、集中化养殖,我今年冬天想办法去买一台烤鸡的炉子和烤鸭的炉子,找点菜谱和配方试着学习做烧鸡、烤鸭。”

“支书你知道,首都人民爱吃烤鸭,挂炉烤鸭那也确实好吃,我想试试咱能不能做出这东西来,到时候给咱大众餐厅多一道菜,也让食品销售队多一样能卖的拳头产品!”

杨会说道:“烤鸭绝对好吃,这个我吃过,我有一会卖鸭子人家就做烤鸭,那皮很酥,都是油,吃起来真香啊。”

王忆说道:“鸭皮、鸭肉还有鸭架,鸭架可以熬汤,鸭肉可以卷饼,鸭皮可以沾糖,等等等等,一只烤鸭可以做出一桌子的菜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