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733节(1/2)

王忆为了安慰他,特意给他拿了一瓶洋河大曲新天蓝。

这酒也是浓香酒,价格很实惠,是喜欢浓香型酒水的老饕们的口粮酒。

现在生产队里喝酒统一用豆干和豆腐乳做下酒菜。

豆干耐嚼,越嚼越香;豆腐乳咸而有滋味,找根秸秆抹一下就是一口酒。

国家队打赢了比赛,而且是干脆利索的剃了对手一个光头,大家伙都高兴啊,凑上来喝酒的人很多。

王忆拿出一包干酱豆。

这是烤出来的酱豆,买黄豆送给他的一大包,烤的喷香,也是下酒好菜。

于是他就贡献出来。

社员们看到酱豆还以为有异味,结果一把酱豆洒在柜台上,有人拿在嘴里嘎嘣一下子:脆生喷香!

他顿时惊讶的说:“这怎么做的酱豆?酱豆不都有一股子臭脚丫的味道吗?这怎么这么香啊,嗯,真香!”

其他人纷纷捻起一枚送进嘴里。

嘎嘣响,竟然比肉还香!

社员们急忙去抢干烤酱豆,一个酱豆一口酒,这喝起来更带劲。

王忆说道:“这是烤酱豆,用烤炉做出来的,确实特别适合下酒。”

张有信嗜酒如命,一看到好酒佳肴顿时把买不起彩电的沮丧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吃了个酱豆后眉开眼笑,说:“大哥你这里还有酱豆吗?给我准备一包。”

王忆遗憾的说:“还真没有,我是买黄豆的时候顺便买了一包,不过你喜欢的话这里还多,我先弄出一半来,待会你走的时候拿着就行。”

张有信更是眉开眼笑了:“讲义气啊!”

其他社员眼巴巴的问:“王老师,能不能给咱队里也弄点呀?”

王忆说道:“行啊,你们爱吃烤酱豆?那以后我多弄点,这东西便宜。”

这话让社员们很高兴。

便宜又好吃,这东西比肉还要受欢迎!

有的老人便举着酒杯说道:“酱豆就饼子,对味!”

王忆说道:“我买了好些那个黄豆回来,咱们可以自己用黄豆发酵做酱豆,这个我会,等我做一些往外卖,也是便宜东西。”

他买的黄豆确实多,墙角堆积了几十袋子!

不过磨豆腐耗豆子,准备少了还不行呢。

做豆腐的工具齐全了,豆子也拉回来了,这样大灶还真得做豆腐了。

做豆腐不是麻烦事,就是费劲而已。

当天晚上漏勺就泡上了黄豆,一口气泡了一百斤的黄豆。

根据外岛人的经验,卤水点豆腐,一斤黄豆能出三斤豆腐,如果做成嫩豆腐,那点出来的豆腐能多一些,能点出四斤豆腐来。

礼拜二上午,从大清早开始,这磨盘就开始转起来了。

大迷糊推动磨盘在转动。

正好现在大灶里人多了,漏勺像模像样的安排了钟佳和楚绿叶两个姑娘配合大迷糊做豆腐,钟家两姐妹则跟着他淘米择菜。

黄豆加水能磨出豆浆来,漏勺今天早上也煮了一些豆浆。

因为刚开始做他们下手晚,所以这豆浆磨出来的少,漏勺只给老师们煮了一小锅。

秋日的早上,寒风刚起。

这时候一人一碗白花花、热乎乎的豆浆撒上点糖,一口下去幸福感顿时就来了!

学生们眼馋了。

他们多数是常年喝不到豆浆,只有偶尔跟着家里大人去城里,运气好了碰巧了,家里人会给他们买一杯豆浆喝。

这年头豆浆是加糖精的,豆子和糖精不对付,会有一点点淡淡的苦味。

不过糖精便宜而白糖贵,喝豆浆能加糖精也很好了。

看着学生们那个眼巴巴的样子,王忆笑道:“今天中午给你们做鱼香豆腐吃,早上出来的豆浆少,等明天开始多了,那以后早上你们都有豆浆喝!”

正好天冷了,给学生们一人来一碗豆浆,暖胃又有营养。

学生们一听中午就有豆腐吃,立马高兴的手舞足蹈。

回学的闺女大凤儿也特别高兴。

她属于勤工俭学的学生,早上要提前半小时来大灶帮忙给同学打饭,而教师们吃饭早,毕竟要提前去教室备课。

所以王忆会让她跟着教师吃点东西,今天早上她就跟着喝了一碗豆浆。

甜、香、暖,特别好喝!

她现在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上学,上学能吃饱饭、吃上好饭,甚至每天下午放学还能带一点吃的回去接济弟弟妹妹。

这样压根用不着谁来叮嘱她,她自己就知道要好好学习,因为只有好好学习才能继续念书,要是不好好学习家里就不让她念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