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790节(1/2)

进入秋天已经过半,广袤的外岛海洋正在慢慢步入寂寥空远的深秋。

天高气爽,海风吹的格外坦荡,它带上了四季中最独特的清爽感,吹过海面吹进客船,很有一种潇洒感。

尽管客船船舱前头贴着好几个标语,最大的是‘行船期间请勿打闹’。

但坐船的娃娃们根本不管,他们第一次坐这种机动客船,又兴奋又骄傲,在船上跑来跑去,还跑到外面甲板上去看热闹。

吴成军出来喊:“看好自己的孩子,这船开的快,掉海里去可捞不上来呀!”

家长们便忙活起来,还有些家长骂自家孩子‘调皮鬼、捣蛋鬼’之类的话。

很嘈杂,但王忆听的挺开心。

这就是市井气息吧。

璀璨的阳光洒在海上、洒在船上、洒在甲板孩子的身上,大约是下午的缘故,秋的肃杀还没有体现出来,更多的是金色阳光所带来的温和。

王忆吸了口甜兮兮的椰子汁看向海面,透过阳光能看到青玉色的海水。

福海海广岛多,客船行驶中不时的就要邻近岛屿、停靠码头。

这样王忆不时的就看到一座海岛、一片海上山峦。

山峦起伏、姿态多样,海浪涛涛拍在礁石上是飞起白雪,岛上有渔村,山上有遮天蔽日的绿树。

中秋时节本来天气渐渐开始寒冷起来,特别是康妮台风带来一场大暴雨带来了一腔寒意,但海岛不乏色彩,依然生机盎然。

这是晒秋的好时节了。

晒秋就是秋季晒鱼鲞,此时内陆的农田硕果累累、金秋丰收,外岛也有丰收,也是金黄色的。

内陆的金色是粮食,外岛的金色是鱼鲞。

慢慢的天涯岛出现在他面前,从海上远看,秋天的天涯岛另有风情,四个小组有三个组的屋宇层叠于山峦上,从上往下分布有磅礴之势。

青山斜斜,礁石浪涌,不断有渔船进出于码头,给萧瑟的秋季增添几分喧嚣和生气。

学生们正在海边找小海货,看到王忆下船便高兴的喊:“王老师回来了!”

王忆冲他们挥挥手,学生们围上来问他:“王老师王老师,你和小秋老师的娃娃呢?”

这话直接把王忆雷了个外焦里嫩:“你们说啥呢?我和小秋老师哪有娃娃?”

学生们认真说:“有呀、当然有,你们结婚了,小秋老师就会有娃娃的,队里的大人都这么说。”

王忆无奈的笑道:“那得等小秋老师十月怀胎……”

“对呀,大人也这么说,小秋老师十月怀胎就会生下娃娃。”学生们急忙说。

这话没问题,王忆点头。

然后学生们理所当然的说:“这不是已经十月了吗?”

王忆让他们整的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好说:“老师带回来了你们参加比赛得到第一名的奖状,每一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能分到一张奖状!”

娃娃顿时被扔到了九霄云外。

学生们听到后欢呼起来:“哦,又有奖状喽!”

“我妈说我能再得一张奖状就给我杀鸡炖肉,今晚杀鸡炖肉啦!”

“把王老师抬起来,抬到山上去!”

王状元吆喝一声,学生们胆子很大,真要来抬王忆!

王忆大惊,赶紧把他们撵走,自己拎起背包急忙往山上跑去。

祝真学和祝晚安回县里过节了,孙征南一起被带走,昨晚竟然跟他一样没有回来。

这让他惴惴不安:孙征南下手那么快,难道已经在祝家住下了?

祝真学不在,这样给奖状写名字、写字的工作就要交给杨文蓉了。

因为再没人能写好毛笔字了,也就杨文蓉的硬笔书还不错,这次奖状得用硬笔书来写了。

杨文蓉正好在办公室学习,他便抱着一摞奖状过去了,把来意说明,杨文蓉便拿起钢笔开始奋笔疾书。

王向红冲王忆招招手,也关心了和他一样的问题:“孙老师难道在祝老师家里住下了?这是不是说明他和小祝老师该准备婚礼了?”

王忆说道:“不用这么着急吧?他们还没有订婚呢。”

王向红吸了口烟说:“我估摸着差不多了,你订婚他也订婚,墨斗那里也订婚,还有两家子后生我听他们当家的说也定下对象了,哈哈,咱岛上马上就要喜事连连了!”

过去好几年,岛上一对新人都没有添置,外队的姑娘不愿意嫁进来,只有本队的姑娘走出去。

这事是他心里最大的一根刺!

当族长的,最大念想就是能让家族开枝散叶。

结果现在好了,现在队里的喜事一桩接一桩,光他知道的生产队里就有了四五对新人,还有的他不知道,因为有些人家做事沉稳,孩子没订婚不会简单的把找对象的事传出来。

青年们要结婚,那就得有婚房。

于是王向红美滋滋的抽了口烟,说道:“王老师,现在你是已经订婚了,后面你得准备结婚了,要结婚得有婚房。”

“我想过了,队里要开始盖房子了,先给你盖,要是孙老师也要结婚,就同时给你俩一起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