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08节(1/2)

王忆看到这会没人来找自己,便带上五千八百多枚铜钱回到22年去。

连同木头箱子和铜钱都在!

这六千块钱花得值!

他上次从黄小花大哥手中得到过两千多枚的铜钱,邱大年已经安排人拍好照片了,这次他又带过了五千八百多枚铜钱,又得重新拍照。

袁辉那边正好要休假了,王忆让邱大年联系他,到时候排出照片都给袁辉送过去,让袁辉给鉴定一下里面有没有值钱的好东西。

王忆觉得这里面多多少少肯定能有值钱的铜钱,毕竟合计起来八千多枚呢。

只不过具体有多值钱就不好说了。

他之前刚回过22年,这次回来主要是送铜钱,所以把铜钱交给邱大年后他便开车离开了。

直奔农贸市场而去。

市场里有卖各种机械的,王忆到了门口的时候看到有车在卖砂锅,大大小小的砂锅摆放了一地。

见此他很感兴趣。

秋天和冬天,砂锅是好东西。

82年外岛人家贫困,舍不得炒菜,所以总是炖菜,而砂锅炖菜炖肉可比铁锅好吃多了。

另一个他也准备在大众餐厅推出火锅和砂锅两种菜式。

网上有很多砂锅调料包,王忆准备买来给大众餐厅送过去当一道招牌菜。

本来餐厅要用的砂锅是从百货大楼买,但既然现在撞上了他便买上了二百个。

主要是给队里社员们准备的,一家一户发个砂锅。

批发砂锅便宜,4.5升容量的大砂锅才要八十,王忆掏了一万六,直把那贩子高兴的连连叫‘大哥’。

贩子摊位上还有陶质炭火小炉子,底下放上木炭、酒精就能把砂锅变成火锅,王忆想要,这贩子便送了他十个。

这东西他准备自用,图的是个省事、方便,社员们用不上木炭和固体酒精,所以小炭炉对社员们来说作用不大。

王忆准备冬天给社员们配炉子,到时候一家一个小炉子,把砂锅坐在炉子上烧即可。

不过,生产队马上就要卖糖炒栗子了,有了小炭炉那卖糖炒栗子更简单了。

砂锅付账,他让老板先等着,自己进去买了一台家用小型的多功能磨面机。

价格不贵,两千块,能磨黄豆、磨荞麦、磨玉米、磨小麦、磨高粱,电机功率是四千瓦的,一小时能出料一百公斤,对于生产队而言绰绰有余。

机器个头不大,高度也就一米,最宽处是四十公分、最长处是七十公分,重量是八十公斤,王忆自己就能给搬起来——

主要是今晚上腰力还有大作用,否则他单手就能拎起来。

另外他还想顺便买几台烤地瓜机,结果市场里头没有,说是现在街头巷尾卖烤地瓜的太多,竞争压力太大,小贩们不干这个活了。

这样王忆只能作罢。

他去东哥家里下单买了八台机器,四台九孔机器、两台十一孔机器还有两台十五孔的大机器,正好是一万块钱。

买完用的东西他准备再买点吃的东西。

大概一看。

嘿,有卖老汤泡豆腐干、豆腐皮的。

一锅老汤乌漆嘛黑冒着淡淡的水汽,里面有豆腐干、豆腐皮、鸡蛋这些东西,王忆凑上去闻了闻。

倍儿香!

老板是个老太太,热情的招呼他:“小伙子,买点回去下酒吧,不管是下啤酒还是下白酒,这都是好东西,味道可好了。”

王忆问道:“我要是买你这一锅汤,全买,那得多少钱?”

老太太笑道:“你不是逗我老婆子玩吧?真买啊?”

王忆说道:“你只要卖,我真买!”

老太太听他说的认真,便仔细看他,然后说:“你要是都买的话,卤蛋算你一块二一个,本来都要卖一块五的;豆干的话一斤要你十块,本来都要卖……”

王忆听到这话便笑道:“您误会我意思了,我是要您这一锅卤汤,一锅汤我全买了!”

老太太顿时呆住了:“你这不是逗人玩吗?”

王忆说道:“你开价,我马上给你扫码支付过去!”

老太太迟疑的说道:“你不买卤蛋卤豆干卤豆皮,买这一锅汤干啥?这可是我家祖传的老汤啊!”

王忆笑道:“真是祖传的?那这汤的细菌恐怕严重超标了吧?里面的汤不得变质了?”

老太太说道:“这不可能变质,总共才炖了十天半个月的汤,它怎么能那么快变质?”

王忆问她道:“可你不是祖传的老汤吗?”

老太太说:“对啊,这可是祖传的老汤,一般你买不来——它怎么也值个三头五百的。”

王忆直接扫码:“喏,五百块过去了。”

老太太很吃惊:“不砍价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