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38节(1/2)

王向红跟着凑上去看,笑道:“大学生毕业就是干部啊,我还是头一次看见呢,你这次可得留存好了,咱尽快给你送到县里档案局去,这次可不能再遗失。”

张有信恍然的问:“哦,王老师的档案之前遗失了,这是后补的?呵,大学生就是好,还可以补档案呢。”

“我跟你说我邻居家的哥也丢了档案,这会跟黑户似的,可麻烦了。”

“平日里什么票证都没有他的事,吃喝拉撒都是问题,这还是小问题,大问题是我那大伯马上要退休了,他没有档案没法接班!”

这样他感兴趣的问:“王老师你怎么补上的?跟我说说,回头我也跟我邻居家说说,帮他们家解决个大麻烦换一顿酒喝!”

王向红说道:“补档案确实是大麻烦,这次王老师能补上也是侥幸。”

“怎么回事呢?是国家出了个新政策给以前动荡时候知识分子、高文化人才们丢失的档案进行后补,王老师是大学生,属于高文化人才,所以才能补上。”

张有信叹气说道:“那我邻居够呛了,我那哥是盲流子,小学都没有念完呢!”

王向红递给他一支烟,说道:“所以人啊,还是得有文化、有知识,现在不都说吗?有学历走遍天下、没学历寸步难行!”

他们简单的聊着天,王忆打开档案袋看向里面的档案资料。

有两个本子,一个是干部档案正本一个是干部档案副本,其中正本上已经填写了资料,副本上还是空的。

除了两本档案还有一些证明,县里治安局证明、市里头治安局的证明,最后是省里头常久也给他开了个证明。

此外是学籍证明,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全有入学证明和结业证明,其中祝真学给他帮了大忙,初中和高中还伪造了毕业证……

再就是大学的毕业证和他的学校介绍信,最下面是一张薄薄的履历表。

履历表内容简单,就是大学毕业返乡当民办教师,可能他的经历和履历都是这一批知识分子和高文化人才中最简单的,所以办理的才这么快,满打满算半个月给办完了!

拿到这本档案王忆真是松了口气。

有根了!

他在天涯岛是肉体上的根,这本档案却是他在82年精神上的根。

有了这本档案那他可以大展手脚来带领社队企业搞发展了,只要带的货物不出问题那他这个人就不会有问题。

因为他有了档案就经得住组织检查!

补上了档案是大事、是好事,张有信便提议:“王老师,你说你有这样的大喜事,是不是咱们得好好喝点庆祝庆祝呀?”

王忆笑道:“该庆祝、是该庆祝,我们生产队都应该庆祝,因为我们队里今年红薯大丰收!”

张有信一听红薯大丰收眼睛一亮:“嘿,还有这个大好事?难怪我一路走过来看到你们祠堂前面堆满了红薯呢!”

“这样,王队长,你们要不要用红薯酿酒?红薯可以酿地瓜烧,我跟你说这个我熟、我会酿!”

第397章 绝望的调音师

一听张有信的话。

王忆大感兴趣:“哈,你还有这技术?可是私酿酒是不是违法啊?”

张有信说道:“咱们自己喝,又不拿去卖,这有什么违法不违法的?”

“不是违法不违法的问题,”王向红摇摇头,“红薯酿酒我也会,多简单的事,煮熟地瓜晒一晒,放上酒曲再用稻谷壳子混泥土密封酒坛子,静置以后去发酵就得了。”

他有些疑惑的看向王忆:“王老师你懂那么多的知识,不会用红薯酿酒?”

这事多简单。

王老师连做收音机都会,竟然不会酿酒?

这让人难以置信。

王忆快速的说道:“用你说的这种方法我也会——但这样的酿酒方法不安全,咱们都知道,这不管红薯还是玉米、高粱酿酒的原理都是将淀粉转化为酒精对吧?”

“但我给你们说,发酵过程中必须有指标来监控,否则不安全,淀粉不光会转化为酒精乙醇还会转化为甲醇,甲醇毒性很强,几克就能致命!”

“国家不许私人酿酒就是因为这回事,自己酿酒太危险了,没法把控品质!”

将理由解释出来,王忆微笑着面对疑惑的两人。

这个理由足够糊弄两人了。

至于淀粉发酵会不会转化为甲醇这个他也不清楚,但他知道有一种致命假酒就是里面含有甲醇。

王向红和张有信哪懂这个?

王忆这番话还真是在情理之中,两人听后便点点头:“确实,自己酿酒得小心,容易酿出问题来。”

“我酿酒没问题,我技术好,对火候把控的也好。”

张有信很自信,但王向红不给他酿酒的机会,就说自己酿酒没有这些纯粮酒好喝也不如纯粮酒实惠。

这点确实。

张有信咂咂嘴说:“主要是自己酿酒自己喝有氛围,你们看这天冷了,等天冷的不能出海的时候,老少爷们凑在一起炒个花生米、炖个肥鸡一起喝自家酿的酒——多滋润!”

王向红乐呵呵的说:“自己酿酒还得需要家伙什,总归不如买点酒合算。”

“那啥,你不是挺忙的?赶紧去忙吧。”

张有信说道:“那你先让我上个茅房,我这次上来送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得上茅房。”

王向红说道:“去我家里上吧——记住,去小厕所,别去大厕所,大厕所边沿的砖头松动了,蹲上去一不小心就会掀翻到厕所里头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