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871节(1/2)

他又指着王忆说:“这个教师厉害的很嘛,一个民办教师,哈哈,却把自己当成什么也懂的圣人了,把自己当孔老二呢!”

姚当兵心里暗暗叫苦,赶紧上来赔笑脸调和。

王向红这边看的莫名其妙。

他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过知道这伙人跟王忆不对付,他们在侮辱王忆,那这可就不行了!

于是王向红便脸色一沉上去拍了莫昌金胳膊一下子怒道:“同志,你给我把话放尊重一些,别随便侮辱人。俗话说的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啊!”

王向红是全县的名人,看到他发火其他领导干部们有些慌了,便上来一起劝解双方。

苏校长苦笑道:“王队长你看你,就事论事的讲道理,人家侨胞同志并没有侮辱王老师嘛。”

王向红听了这话瞪了他一眼。

什么?

就事论事?讲道理?

狗屁!

这时候肯定是帮亲不帮理啊!

谢查理上来说话了。

他先对莫昌金摆摆手,又对王忆微笑道:“王老师你是误会我了,不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吧?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吧?那我欢迎你去县一中参观我的医学表演。”

姚当兵这边汗流浃背。

他赶紧把王忆拉走,叫苦不迭:“我的个王老师哟,这事怎么闹成这样了?唉,这伙人咱们真惹不起,他是归国华侨又是名医,咱们县里还想攀附他的关系,以后送一些年轻大夫去古巴进修呢,所以……”

“所以我叮嘱你别乱说话,你为什么乱说?”王忆问道。

姚当兵无奈的说:“这事怨我,我酒量还行,但喝多了管不住嘴巴,刚才是谢专家提起了他刚回翁洲时候遭到的一些质疑所引发的趣事。”

“我当时也想说几句话,就不小心把你的事给捅出来了,唉,这事怨我!”

王忆看到他自己揽责而没有一个劲的责备他,这样情绪稍微缓和一些。

他拍拍姚当兵的肩膀说:“行了,你别在这里墨迹了,相信我,这伙人就是骗子——我问你,你观看过谢查理从人眼里取寄生虫,那他是不是拿筷子往嘴里蘸过?”

姚当兵摇头说:“没有,他是蘸一种药水,从国外带回来的药水,说是消毒用的。”

王忆问道:“那这药水你检查过吗?里面有没有东西?”

姚当兵说道:“就是消毒药水,这个昨天下午县医院的大夫去看过,那大夫跟你一样怀疑他来着,怀疑这药水里面藏了虫子,他是借着消毒的时候用筷子头蘸上了虫子。”

听到这里王忆心里一沉。

跟新闻上说的不太一样。

而且这年头也不乏明眼人,县医院的大夫肯定也知道人眼中有寄生虫这个说法的操蛋之处。

但大夫并没有发现问题。

这就有点麻烦了。

此外餐厅的大厅里也有一些麻烦,王向红找熟悉的干部打听清楚怎么回事后选择跟王忆站在一条战线上:

“你们这些人就是骗子,竟然行骗到我们福海来,真是胆大妄为!”

他对王老师充满信心。

王老师不会犯错!

莫昌金便讽刺王向红,王向红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他不怕被人嘲笑讽刺或者挑衅。

他是不许有人嘲笑讽刺挑衅王忆。

这叫护犊子。

而他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嘲笑讽刺,王东美和餐厅的工作人员很在意,他们不顾王忆叮嘱过的‘顾客就是上帝’服务信条,提着炒锅拎着勺子就要闹腾。

这叫守护爱豆。

为生产队无私贡献三十年的王向红是他们仅次于领袖同志外最崇拜的人。

王忆赶忙拦住他们,呵斥他们回去工作。

莫昌金这边有点害怕了。

毕竟一群老爷们、老娘们手持菜刀剔骨尖刀扑出来是个外地人就得尿。

于是他便色厉内荏的喊道:“行,你们不是不信我们专家的医术吗?谢专家,那咱们就在这里给他们露一手,让他们心服口服。”

谢查理皱眉道:“行医不是卖艺,在饭店里能做这种事吗?”

“不过,”他话锋一转,慢慢的挽起了衣袖,“紧急情况下在饭店行医也不是不行。”

他看向王向红说道:“特别是这位老同志年龄不小了,他多年来可没少吃鱼,身体里有寄生虫呀。”

王向红不听骗子瞎白活,说:“那你就给我取出来好了。”

谢查理招招手。

一名护士从打开手提包将里面东西拿出来。

先拿出来的是一张牌子,上面写着:“古巴名医、归国华侨谢查理专家首次赴外岛医治眼病,包取眼内寄生虫。有虫收款,没虫分文不取,欲治眼病者从速,莫失良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